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4|回复: 0

全球汽车工业研究之德国篇(上):探索德国汽车产业的辉煌历程与商业启示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139
发表于 2024-11-28 0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选择一个行业作为全球商业研究最典型的案例,最合适的就是汽车行业。它的发展周期足够长,市场规模足够大,参与国家足够多,竞争程度足够高。它还产生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批优秀企业。为了系统总结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给企业界带来的重要启示,土石商业智库专门对美国等全球最重要的八个汽车国家的产业转型过程进行了研究。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中国。详细研究以获得一些重要的见解。本期为读者带来《全球汽车产业研究——德国(上)》。

王健|作者 刘雪慧 |规划石材商业智库|出品

1885年10月的一天,德国曼海姆郊外,一辆冒着烟的“三轮怪物”正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悠闲地行驶。

这辆铁车的司机是一位名叫贝莎·本茨的女士。

伯莎紧张地开着车,时不时回头看看,因为车后面有一位气喘吁吁的绅士。

他就是这个“三轮怪物”的发明者,41岁的卡尔·本茨,贝莎·本茨的丈夫。

由于车上只能坐一个人,而且时不时还要停下来修理,卡尔·本茨实在是累坏了。

然而,卡尔·本茨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辆搭载他研制的单缸四冲程发动机的汽车。

虽然车辆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最终还是顺利完成了测试目标。因为测试证明他的想法完全可行。

当时欧洲很多人都在悄悄研发“汽车”,他们几乎总是在考虑如何在现有的马车上安装动力装置。卡尔·本茨一开始也不例外。

通过多次实验,卡尔·本茨发现,在传统的四轮车厢上安装笨重的发动机,不仅难以发挥发动机的效率,而且车厢的单轴转向架也会使车辆难以控制。

因此,卡尔·本茨设计了一种自成一体的整体车辆结构,其主要部件是水平气缸的发动机和大型水平飞轮。为了更好地控制转向装置,他将车辆设计成三轮车的形状。

这种不寻常的设计遭到了很多同事的嘲笑。

与此同时,在距离曼海姆80公里的康斯塔特,51岁的戈特利布·戴姆勒正在改进他发明的立式汽油发动机,并将其安装在一辆木制两轮车上。上车测试一下。

由此,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摩托车问世。

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复制品)

尽管从未有过任何沟通,但戴姆勒和卡尔·奔驰通过实验发现,汽油是未来发动机高效运转的最佳燃料。

两个德国人能够同时从事新型发动机的研发,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作为工程师熟悉当时流行的蒸汽内燃机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德国拥有完成了当时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必要储备。

1871年,普鲁士在铁血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经过几年的战争终于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德国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后,不仅吞并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还从法国掠夺了50亿金法郎的战争赔款,成为欧洲的“暴发户”。这些资金为德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此期间,许多德国人已经意识到以汽油为动力的燃气发动机将取代蒸汽动力,成为未来的动力来源。

当时,卡尔·本茨刚刚从卡尔斯鲁厄大学毕业。在担任机械工程师几年后,他和朋友   在德国曼海姆共同创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Carl Benz。梅赛德斯-奔驰和奥古斯特·里特球场。

虽然说是公司,但实际上是他们两个人拥有的工作室。他们的业务是开发基于蒸汽内燃机的新型发动机。

1879年新年,耗费数年心血的燃气二冲程发动机终于在工厂里轰鸣,两人欣喜若狂。

但他们不知道戴姆勒的朋友奥托已经发明了四冲程内燃机。这是一种采用四冲程原理工作的燃气发动机。这是内燃机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进步。后来它被命名为“奥托循环发动机”。

奥托四冲程发动机

1883年,卡尔·本茨和奥古斯特·里特因理念分歧分手,与马克斯·罗斯和弗里德里希·威廉·埃斯林格共同创立了奔驰莱茵燃气发动机工厂。

卡尔·本茨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工程师,也是一位精明的商人。他果断地将新开发的二冲程奔驰发动机推向市场,并获得了宝贵的后续研发资金。

这时,戴姆勒在他的朋友奥托开发的四冲程内燃机的基础上开发出了第一台戴姆勒卧式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的转速达到了600转/分,远远超过了同时期发动机120-180转/分的转速极限。这款发动机现在被称为“祖父钟”,成为汽车生产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促使这些德国工程师痴迷于发动机开发的不仅仅是兴趣,还有对财富的渴望。

19世纪之前,欧洲人几乎所有的财富都是在大航海时代的掠夺中获得的。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蒸汽机爆发的巨大能量不断刷新着人类对机器的认识。尤其是蒸汽时代带来的巨大工业变革,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新技术是通往财富的大门。金钥匙”。

1886年1月26日,42岁的卡尔·本茨凭借他的“三轮怪兽”获得了汽车发明专利,并创立了奔驰汽车公司。

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奔驰专利车问世。

同年,52岁的戈特利布·戴姆勒和他的朋友威廉·迈巴赫将新开发的立式发动机安装在四轮马车上,成功发明了第一辆戴姆勒汽车。后来,两人共同创立了戴姆勒股份公司。

迈巴赫和戴姆勒早期都是德国发动机厂的技术人员。当时,迈巴赫在工作中表现出了非凡的绘画天赋,引起了担任技术总监的戴姆勒的注意,两人从此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戴姆勒和迈巴赫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两人对汽车技术理念不同,迈巴赫中途离开了戴姆勒汽车公司,成立了独立实验室,并发明了后来汽车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如皮带传动、“凤凰”发动机和喷雾化油器等设备。

因为1886年,人类历史上先后诞生了两辆真正的汽车,这一年也被称为汽车发明元年。

汽车虽然诞生了,但由于其性能不稳定,人们经常看到司机艰难地推着汽车的场景。显然,相比之下,传统车厢更加可靠。

刚诞生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就是这种情况。经常开着车,发动机发出可怕的轰鸣声,引得路人哈哈大笑,然后突然抛锚。

1888年8月,为了证明丈夫的发明并非无用的“废物”,贝莎·本茨亲自驾驶着第三代奔驰汽车,载着她的两个儿子,从曼海姆驱车100公里到达保德信。福尔茨海姆拜访母亲。

经过200多公里的往返检验,新款奔驰展现出了良好的表现。

卡尔·本茨大喜过望,立即带着他的新发明在同年的慕尼黑博览会上亮相。

当时的报纸是这样描述的——“周六下午,人们惊讶地看到一辆三轮车在街上行走,前面没有马,也没有车轴,车里只有一个人,马车正走在路上。”街上的人都惊呆了。”

在慕尼黑博览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后,奔驰汽车终于一炮而红。

1893年,本茨推出了性能更好的“ Dea”品牌汽车。

虽然这款车采用了奔驰专利的3升发动机,并且首次采用了方向盘设计,但售价却超过4000马克,让普通人买不起,销量也并不理想。

直到卡尔·本茨听取了人们的建议,开发出了简化版的“维克多·德亚”,价格降到了2000马克,才逐渐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随着奔驰的名声大噪,也给戴姆勒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许多技术不达标,戴姆勒和他的团队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1895年,再也忍无可忍的戴姆勒极力邀请“技术专家”迈巴赫回归。迈巴赫也希望自己的发明能够尽快付诸实践,欣然答应。

回到戴姆勒汽车公司后,迈巴赫将自己开发的新型皮带传动技术引入生产,提出该技术必须迅速实施,以量取胜。

戴姆勒自然想要它。他很快将迈巴赫的各种新技术融入到“凤凰”发动机制造中,生产出了第一辆“凤凰”品牌汽车。

不幸的是,这款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让戴姆勒和迈巴赫都不满意,所以只能继续改进。

1900年3月6日,66岁的戈特利布·戴姆勒不幸因病去世。他的两个儿子保罗和阿道夫继承了戴姆勒家族企业。

迈巴赫和保罗·戴姆勒

遗憾的是,戴姆勒和奔驰这两位住得不远、彼此名字都知道的汽车发明家,一生却从未谋面。

这或许是两个技术巨头的某种储备。毕竟,优秀对手的存在是一面镜子、是目标、是鞭策。

此时,56岁的卡尔·本茨正忙着改进“维多利亚”号汽车。通过加长车厢并将座位设计至18个,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公共汽车。

戴姆勒的两个儿子都非常有野心。他们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并发誓要制造最新的汽车。

1901年3月,第一辆35马力的“梅赛德斯”亮相。它是汽车史上第一款低重心、头灯和挡风玻璃的两门五座轻型汽车。

1901年,第一辆梅赛德斯汽车出现



“梅赛德斯”的品牌和研发实际上来自于戴姆勒汽车背后的“资助者”。时任奥地利驻匈牙利总领事、同时也是戴姆勒汽车大股东的匈牙利商人埃米尔·耶利内克提出了建议和支持。

耶利内克本人也是一位狂热的赛车爱好者,对速度有着异常执着的追求。

他买了最新款的奔驰汽车,并以女儿的名字命名为“梅赛德斯”。

当他驾驶这辆奔驰汽车赢得“环尼斯”汽车比赛冠军时,他兴奋地建议戴姆勒今后生产的所有汽车都应该命名为“梅赛德斯”。

埃米尔·耶利内克堪称公司的“金融家之父”,一口气购买了数十辆新车。戴姆勒兄弟没有理由拒绝。

毕竟,如果不是这位疯狂赛车的车迷,愿意花重金定制一辆速度更快的赛车,“奔驰”可能不会这么快上市。

当“梅赛德斯”量产后,他们发现如此闪亮的汽车仍然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标志。这让戴姆勒追求家族荣誉的两个儿子坐不住了,开始了长达数年的争斗。多年的设计工作。

1909年,由于对众多设计的不满,保罗和阿道夫终于从父亲寄给母亲的明信片中获得了灵感。

很久以前,当时只是一名机械工程师的戴姆勒在寄给妻子的明信片上画了一颗三尖星,代表他当时的住所。他在明信片上写道:有一天,这颗吉祥之星将照亮我一生的事业。

兄弟俩最终将三尖星标志注册为商标,从此它就高高矗立在每辆“梅赛德斯”汽车的发动机前。

正当梅赛德斯三尖星冉冉升起时,年迈的卡尔·本茨将新注册的卡尔·本茨父子公司交给了孩子们,而他自己则继续沉浸在他心爱的发明中。

1900年是20世纪初,也是世界汽车历史的开端。

这一年,离开奔驰汽车公司的年轻人,32岁的奥古斯特·霍希,只身跑到莱茵河畔的科隆,创立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

后来,由于对投资者不满意,霍希离开了自己创办的霍希公司,创办了一家名为奥迪的新汽车公司。

奥古斯特·霍希

当时,没有人过多关注这个年轻人的创业经历。

因为无数充满理想的德国年轻人正沿着奥托、戴姆勒、奔驰等先驱者开辟的道路,以雄心和热情投入到这个新时代。

同年,25岁的费迪南德·保时捷带着他的电动汽车亮相巴黎世界工业品博览会,被誉为“电动汽车之父”。

然而,他更出名的是大众汽车的创始人。

保时捷从小就展现出电气工程和机械方面的天赋。 16岁时,他为家人制作了照明设备。

考入维也纳理工学院后,他对汽车制造产生了兴趣。后来,他设计了一种可以安装在汽车车轮上的电动机,以取代当时汽车上普遍使用的链条传动。

1906年,才华横溢的保时捷被戴姆勒聘为总工程师。

很快,他推出了自己设计的第一辆豪华轿车——马嘉。

这个名字也来自一个女孩的名字,她的妹妹名叫梅赛德斯。

没错,还是因为戴姆勒背后的“金融大师”埃米尔·耶利内克。他有两个女儿,他非常疼爱她们,以至于他投资的所有汽车品牌都以她们的女儿的名字命名。

耶利内克可以说是当时戴姆勒的“精英”,因为当时昂贵的汽车远远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只有达官贵人才有机会享用。

为此,他向朋友极力推荐戴姆勒汽车,甚至直接买断了法国和美国的代理权。

埃米尔·耶利内克确实不缺钱。在1920年代,当欧美上流社会感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巨大压力时,他仍然一口气购买了40辆奔驰汽车,使得整个戴姆勒几乎所有的产能都奉献给了他一个人。

但梅赛德斯-奔驰就没那么幸运了。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曾经的繁荣繁荣已不复存在。

没钱的人自然买不起昂贵的汽车。要知道当时的汽车基本都是手工制作,成本高,耗时长。它被认为是顶级奢侈品。

更糟糕的是,美国福特汽车突然崛起,活跃在欧洲市场。

福特汽车的崛起得益于创始人福特在1913年创建的装配线。工作日每10秒就有一辆福特T型车从生产线上下线。

1913年,福特汽车开创了人类工业史上第一条装配线。

1920年,德国汽车年产量仅为2万辆,而美国汽车年产量为39万辆,几乎全部是福特T型车。

这种工业化时代最先进的技术碾压了欧洲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这一点直接体现在价格上。

一辆福特轿车的价格仅为260美元,而同期的奔驰或戴姆勒轿车则至少要1000美元。

如此悬殊的价格,加上产能和性能远不如福特,已经让奔驰和戴姆勒这两家德国车企感受到了危机。

1926年6月,为应对市场危机,为了共同利益,梅赛德斯-奔驰与戴姆勒宣布合并,成立“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

82岁的卡尔·本茨先生亲眼目睹了这一历史时刻。三年后,这位伟大的汽车发明家因病在家中去世。

梅赛德斯-奔驰和戴姆勒刚刚合并不久,80岁的威廉·迈巴赫自然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但他没有时间感叹,他还想在有生之年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此时,迈巴赫带领儿子卡尔开发了配备6缸直列发动机的迈巴赫W5轿车,功率高达120马力。

20年前,由于老友去世引发公司动荡,迈巴赫一气之下离开了戴姆勒。他被排挤了。

中间,迈巴赫曾为著名的齐柏林飞艇设计过发动机。后来,因为无法放弃对汽车的热爱,他和儿子成立了自己的汽车公司,从此创建了汽车领域的高端品牌。

不得不说,“父子上阵”这句话,在德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就得到了充分的贯彻。

梅赛德斯-奔驰和戴姆勒的合并并不突然。两家公司两年前悄然组建了合资公司,开始了设计、销售等方面的“试婚”。

由于前期合作密切,新合并的戴姆勒-奔驰并没有丝毫耽搁。合并当年10月,在柏林车展上推出了共同开发的“梅赛德斯-奔驰”2.0升和3.0升车型。 。

然而,当时德国街头最受欢迎的车辆并不是汽车,而是一辆飘扬着蓝白格子旗的宝马R32摩托车。

原因是,这款排量为500cc的摩托车不仅可以达到每小时近200公里的速度,而且价格还不到汽车的一半。

摩托车能“飞”并不奇怪,因为这家公司最初是制造飞机的。

宝马的创始人是格斯坦·奥托。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创办了BFW(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以制造流线型双翼侦察机而闻名于世。

1917年,由于投资者发生变动,BFW公司进行了重组,并更名为宝马(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宝马公司。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德国被限制制造飞机,宝马被迫转产铁路制动器。但这东西并不赚钱,于是公司就开始研发摩托车的发动机,然后顺便造摩托车。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战争似乎对德国汽车工业产生了莫名的影响。

确实,德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与二战密切相关。

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德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崛起,为各个品牌登场提供了机会,但也给这些车企带来了灾难。

1926年,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成立,一本充满民族主义色彩的书开始在德国流行。

这本书名叫《我的奋斗》,作者是37岁的阿道夫·希特勒。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

他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甚至德国汽车工业的历史。

虽然一生都无法开车,但这并不妨碍希特勒对汽车的热爱。上任不到一个月,他亲自支持柏林车展开幕式,甚至建议他设想的“国民轿车”应该使用风冷发动机。

不仅如此,希特勒还将魏玛共和国时期就计划修建的高速公路提上了日程。

原因是希特勒希望通过在民众中普及汽车来刺激消费,从而缓解全球范围内蔓延的经济萧条。

今年,德国政府赤字高得吓人,失业人数超过600万,几乎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一开始,希特勒无疑看好戴姆勒奔驰这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他曾提出资助50万马克,帮助戴姆勒-奔驰参加世界上最大的赛车比赛“欧洲锦标赛”。



为了对抗汽车巨头戴姆勒-奔驰,新成立的奥迪、霍希、DKW、漫游者四家公司组成了德国汽车联盟。他们还报名参加了“欧锦赛”,也希望能得到这份雪中送炭的帮助。

不过,汽车联盟说是由四家公司组成,但实际上是三家。

老霍希公司在创始人离开后基本停滞不前,没有任何发展。

相反,霍希旗下的奥迪公司成立后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连续三年获得世界最高级别汽车拉力赛冠军;它开发并设计了当时德国技术最先进的豪华轿车Type R - 。

德国第一辆配备6缸发动机的汽车“漫游者”的设计者是费迪南德·保时捷。

此时,保时捷已经离开戴姆勒-奔驰,成立了自己的保时捷汽车工作室,专门开发汽车、飞机和船舶的发动机。

1932年,汽车联盟成立时,奥迪实际上已经与老霍希公司合并了。霍希再次“王者归来”。他看中了以汽车设计闻名的保时捷,并下了很多订单。

由于名气太大,费迪南德·保时捷的名字也传到了希特勒的耳朵里。

关键是保时捷不仅汇聚了一大批发动机精英人才,而且在风冷发动机的研发方面也独具特色。

1933年9月,希特勒将保时捷召集到柏林,讨论民族汽车的发展。保时捷提前画了十几张汽车草图,并得到了希特勒的批准。

这次会面后,保时捷完全获得了希特勒的信任,接受了设计新型民用汽车的任务。

如此密切的关系自然让代表汽车联盟的保时捷很容易游说希特勒改变50万马克拨款的初衷。

最终,希特勒决定将巨额资金一分为二,一份给戴姆勒-奔驰,一份给汽车联盟。

这让原本有胜算的戴姆勒-奔驰非常愤怒,并表示与汽车联盟格格不入。

此时,保时捷接到了最紧迫的任务,代表德国设计一款新型赛车。

1934年,保时捷设计了第一辆保时捷赛车——“银箭”。这是一款流线型赛车,前后重量比为1:1,搭载16缸机械增压发动机。

《银箭》确实不负众望。参加比赛后,已打破8项世界纪录,在田径赛、越野赛、登山赛等赛事中夺得冠军,成为梅赛德斯-奔驰的强劲对手。

甚至“银箭”的形状也决定了后来在国际赛道赛车场上使用的赛车的基本形状。

随着汽车联盟向奔驰施压,奔驰也迎头赶上,客观上加速了整个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希特勒政府通过修建高速公路,大力发展以汽车为代表的工业体系。 1933年至1935年短短三年时间里,实现了10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零失业率。

诱人的汽车前景和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网络,迎来了德国汽车生产的“黄金时代”,使德国成为第一个摆脱经济危机的欧洲国家。

客观地讲,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工业实力雄厚、世界经济复苏等客观因素。

但好不容易吃饱饭的德国人民却将这一成就完全归功于自己的“领导人”,殊不知自己正深陷战争的阴霾之中。

而踌躇满志的希特勒对保时捷的要求绝非一辆赛车那么简单。他渴望看到他梦想中的国民轿车。

在希特勒的全力支持下,保时捷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

1936年,希特勒心急如焚,甚至建造了一座全新的工厂,准备随时开始生产新车。这里就是战后的沃尔夫斯堡,也是今天德国大众汽车的总部。

仅仅政治支持并不能立即转化为生产力,保时捷的新车研发进展并不顺利。当他焦虑的时候,他常常会把自己戴的帽子扔在地上,拼命地跺脚,以缓解心中巨大的压力。

1937年5月,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三个月后,保时捷开发的第一款大众轿车上市。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大众“甲壳虫”轿车。

经过5万公里的严格测试,这款大众轿车的性能依然非常可靠,这让希特勒欣喜若狂。

遗憾的是,第一批生产的200多辆“甲壳虫”还没来得及投入市场就按照希特勒的命令交付给了德军。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希特勒命令所有德国汽车公司转向军用生产,一切都为军队服务。

当巨大的战争机器启动时,所有德国汽车巨头都没有了方向,只能被战争驱使。能造整车就造整车,不能造就直接提供发动机。

例如,奔驰汽车除了被征用为军官用车外,还转型为卡车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发动机甚至用于 BF-109 等战斗机。

奥迪生产的霍希发动机常用于侦察车和军用卡车;宝马被迫中断新开发的房车市场,全力为德国军队生产R71、R75等重型摩托车,助力了德国的“闪电战”;大众汽车的底盘为许多“甲壳虫”汽车上路,开发了多种越野车、侦察车、水陆两用车等军用车辆;自诩为高端设计师的迈巴赫也没有闲着,地面行驶的3号、4号、豹子、虎式、虎王等几乎都是人们熟悉的德国坦克今天配备了迈巴赫开发的发动机。

二战期间,大批德国优秀汽车工程师和技术人才转向飞机、坦克等武器的研制。

至于希特勒的“红人”,保时捷帮助德国军队设计了最著名的“虎”式坦克。

还有一种名为“鼠”的超重型坦克,重188吨,有一门128毫米口径火炮,也是他设计的。由于这种坦克又重又贵,战争期间只生产了两辆。

既然他们已经成为了战争机器中的一员,那么战火也不会放过这些德国车企。

战争后期,德国开始遭遇盟军频繁空袭,以戴姆勒-奔驰为首的几家德国大型汽车公司成为轰炸的主要目标。

到战争结束时,全国80%的奔驰工厂已被炸成废墟。

其他汽车公司被炸得七零八落,早期的根基几乎全部被毁。

1945年10月,战后不久,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在盟军的批准下得以恢复生产。

当时只有戴姆勒-奔驰董事长威廉·哈斯佩尔挺身而出“重建国家”,但苦于人手不足。

没想到,奔驰复工消息传出后不到两周,已有1000多名老员工回归。

但面对工厂的废墟,员工们却束手无策。

谁也没料到,哈斯佩尔冷静地安排人从公司地下将生产所需的全部设备抬了出来,并从另一个矿井里找到了2000多套机械工具,从机床、钻机到扳手,应有尽有。 、螺丝刀一应俱全。

原来,奔驰在遭受第一次轰炸时,就已经考虑失败了。于是,他们悄悄在公司地下建了一个发动机仓库,藏匿了大量工具。

这样的意识和周到的考虑,为下雨天做准备真是令人钦佩。

但是,其他德国汽车公司并不那么幸运。无论是大众,奥迪还是宝马,他们都必须重新开始。

俗话说:祝福是灾难所在的地方,不幸是祝福的所在。纳粹德国授予保时捷至高无上的荣誉,但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在盟军进入德国后,帮助德国人设计武器的费迪南德·保时捷( )无悬念被捕,并在监狱中呆了两年。

1949年,梅赛德斯·奔驰(-Benz)再次转变为平民汽车生产,推出了两辆轿车,即梅赛德斯 - 奔驰170年代和170d,与大众“甲虫”轿车竞争,这些轿车也刚刚康复。

今年,费迪南德·保时捷( )被释放,但是当他回到英国人接管的公众时,他发现每个人都回避了他。

在愤怒中,他带家人去了奥地利,并设计了最新的保时捷汽车。一旦这款具有性能和造型的跑车出现,它就成为了欧洲汽车的新高端产品,并为未来的保时捷车型树立了模式。

1950年,两辆新的梅赛德斯 - 奔驰汽车的产量达到了34,000辆,打破了先前的生产记录。

今年,在为美国生产飞机发动机多年后,宝马终于获得了一些资金,并开始开发新的R51摩托车,但是建造汽车的梦想仍然存在。

目前,“汽车联盟”的成员奥迪在战争期间被肢解,已经在德国不受欢迎。它只能生产一些轻型摩托车和汽车零件。

看着破旧的工厂建筑物和设备,奥迪工人将公司嘲笑为“棚屋公司”。

直到1959年,当戴姆勒·奔驰(-Benz)收购了汽车联盟时,奥迪终于找到了它可以依靠的大树。

整个1950年代和1960年代都是梅赛德斯 - 奔驰的时代。梅赛德斯 - 奔驰凭借着令人陶醉的战略愿景和敏锐的嗅觉,梅赛德斯 - 奔驰坚定地抓住了市场机会,并继续发展和发展,使大众和其他汽车公司处于不利地位。

经历了战争磨难的德国汽车产业是从灰烬中重生的,开始以新的活力发光。

1960年,德国的年度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在10年内增加了5.7倍,平均年增长率为21%。结果,德国超越了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商和出口商。

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世界知名的德国汽车品牌即将成为世界著名的。

- 结尾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8 07:04 , Processed in 0.0889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