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7|回复: 0

掌控生活、面对创伤:工作生活马拉松需更多科学指引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2463
发表于 2024-11-26 01: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总希望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掌控感——为此,我们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希望一切都能有条不紊地稳步进展;我们希望与家人、同事、朋友相处得更好、更有效;我们希望能够不断创造意义并能够克服各种挑战。

而工作和生活就是一场马拉松,需要不断的努力,更需要坚韧。但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盲目的自虐,而是越来越多的科学指导。

《带着裂痕生活》

《带着裂痕生活》

生活中一些真实的创伤是无法轻易用言语表达的——也许是一次意外,也许是遭遇了抢劫或诈骗,又或者是学生时期遭遇过群体孤立或欺凌。许多受害者面对自己经历的创伤后,往往不仅很难向他人求助,甚至很难向家人和朋友说出真相。

“如果你遭遇了创伤事件,绝对不是你的错,也没有必要感到羞耻。”美国心理学家乔治·A·博南诺在其著作《与裂缝共存》中表达了这一观点。他也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临床医生。心理学教授兼失落、创伤和情感实验室主任乔治·A·博南诺( A. )在心理创伤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例如引入“复原力”概念和发展悲伤理论。理论已成为临床心理学家使用的标准范式。

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作者利用事故幸存者、“9·11”幸存者和战争目击者等案例,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框架,不仅可以描述不同创伤的结果,还可以解释这些不同结果是如何产生的。

乔治·A·博南诺用这些案例来阐述他的“灵活思维”观点,即一种能够应对挑战的信念,包括乐观、自信和挑战导向三个要素。此外,作者还强调了创伤的主观认知对潜在创伤严重程度的影响。 “潜在创伤的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某人客观上发生的事情,还取决于该人如何主观地看待威胁,”他指出。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信仰直接影响对创伤的主观感知。因此,个人需要采取灵活性序列,即识别问题和选择策略的一系列步骤。此外,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也会影响应对效果。情绪压抑可能有帮助,但不是万能药;重新评估也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培养灵活思维需要运用适当的调整策略,不断修正来提高结果。个体必须利用一切心理资源来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

“让自己成为你自己”



“让自己成为你自己”

“真正的坚强,是敢于面对脆弱、不完美的自己。允许自己有情绪,犯错误,不要过度悲伤或焦虑,撕掉世俗的标签,也不必努力向外界证明自己。” ”。

当你感到焦虑和困惑时该怎么办?如果你的性格非常敏感怎么办?如何用讨人喜欢的性格来拯救自己?如何面对矛盾,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让自己做自己》也是一本讨论自我治愈力量的书。书中阐述了影响个人成长和人生幸福的几种能力——情感力量、性格力量、原始力量、自我驱动、行动和思考。作者旨在帮助那些长期陷入负面情绪的人,在面对痛苦、焦虑、恐惧、抑郁时如何不消极、不放纵,如何克服内心的障碍。

书中给出了很多实用的指导,比如关于精神内耗的指导。作者写道:“精神内耗意味着你将更多的精力消耗在内心的摩擦上,而不是外在的行动上。”精神疲惫的人,常常会间歇性地憎恨自己,感到自卑、脆弱,常常焦虑不安,对生活缺乏热情。

如何摆脱心理内耗?我们内部需要理性思考。我们首先要区分什么是无用的思考,比如什么是我们自己的过度反省。如果我们看到别人的眼神,我们就会产生很多内心的戏剧。这是过度的反省。二是停止机构。当我们识别出内心无用的想法后,把它写下来,告诉自己这是内耗,停下来,不要想太多。对外,我们可以选择行动。例如,如果您害怕失去工作,我们可以提交更多简历来了解您当前的市场水平。如果没有,那就快速提高你的职场技能并取得成果。而不是专注于你内心的焦虑。

《识人指南》

《识人指南》

关系是智慧和方法。



职场上有各种各样的面孔。如果你先寻求帮助,为什么要尽快与他们“断绝关系”呢?那些热衷于贩卖痛苦的人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总喜欢贬低别人的PUA? 《识人指南》聚焦职场,引导读者探索与性格复杂的人相处的技巧,并找出那些最值得合作和信任的盟友和伙伴。

《识人指南》对职场中的各种人进行了分类,比如正常人、喜欢套路的人、不正常的人、复杂的人、友善的人、有道德强迫症的人、看起来很尴尬的人、信誓旦旦的人等。忠诚的人、冷漠的人、为你冒险的人、喜欢贬低别人的人……并提出与他们相处的方法。

比如,爱讲道理的人,不一定是稳重的人。对于伪君子,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被他们抓住,从道德上谴责我们;对于那些想通过讲真话来保护自己的人,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上他们的“贼船”。如果他们是简单的人,我们就需要和睦相处;如果我们想通过大原则来控制别人,就提醒自己不要被他们驯服并保持独立。

《寻找意义》

《寻找意义》

《追寻意义》是李泽厚晚年回忆自己的生活、思念亲人、珍惜朋友、谈论人物、阐释思想的一部作品。表达了李泽厚对生命、社会、世界、人类、未来的一些关怀和探索。也展现了李泽厚自然率真的性格和顽强的探索精神。

全书分为“往事回忆”、“杂记”、“思念”、“序跋”四个系列,内容广泛,形式各异。共收录文章72篇,除两篇为20世纪90年代后李泽厚所著外。周汝昌在一篇文章中认为:“读李泽厚的文章是一种享受,让我心存感激。同时,还有一种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享受,那就是‘诚’字。语言中的真挚情感是大学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仁人君子的美德。什么是“诚”,就是真诚,“虚”就是没有真知灼见的人。没有一颗善待他人的心,语言表达中也没有那么可贵的“真诚”之美。

“什么是哲学?”李泽厚回答道:“简单来说,我认为这是‘命运’的研究:人类的命运、中国的命运、个人的命运。”这本散文集中收录的文章正是他们所记录和讨论的内容。与人的存在或本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的命运与诗歌纠缠在一起,正是在探索“命运”的路上,实现了“寻求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0 03:56 , Processed in 0.0971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