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人机交互等技术发展 智能辅具改变残障者生活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124
发表于 2024-11-25 07: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夏时报(微博)记者王晓辉北京报道

随着人机交互、仿生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辅助器具正在给残疾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呈现出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作为最重要的展区之一,服务机器人智能技术专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最新技术应用的盛宴。

展厅内,来自杭州的20岁男孩郑博文正在演示和练习移动平台式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 2017年,郑博文因从五楼坠落导致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他已经有两三年没有站起来走路了。两个月前,他来到北京,每天进行四个小时的康复锻炼。原本已经缩小到只有手臂粗细的大腿,正在慢慢缩小。肌肉慢慢长大,双腿的周长已经超过了碗的大小。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能感觉到双腿发麻、发热,同时我明显感觉到我的心肺功能增强了,呼吸也不像以前那么费力了。”郑博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锻炼完之后,还要工作、赚钱。

据记者了解,郑博文佩戴的机器人来自专业从事高端医疗康复机器人行业的大爱机器人。

对此,大爱机器人市场部、医疗部总监文磊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展示了“艾动”、“艾康”、“艾嘉”四款产品。 》和《艾童》,郑博文都戴着。艾康系列,该产品依托步态检测分析系统和动态足底压力检测分析系统,为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提供多关节、多自由度、多角度的主被动康复训练。 - 速度模式加速恢复。 。

辅助器具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

康复是残疾人生活的重建,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重中之重。

据记者了解,辅助技术的发展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有 10 亿人需要辅助技术,其中只有 10% 的人能够获得。中国约有8500万残疾人、2.6亿老年人和大量伤病员。是康复辅助器具需求量最大、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多年来,党和政府致力于推动康复辅具产业健康发展。除了加强国际交流外,他们还积极谋划推动我国辅助器具产业发展。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康复辅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我国康复辅具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政策的颁布实施,为我国辅助器具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同时,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康复辅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预计2020年我国康复辅具产业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门类齐全、产品丰富的产业格局。

我国辅助技术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并延伸至边远地区,辅助器具生产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康复辅具行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

“我们这次推出的四款产品,其中两款是针对康复诊疗的,一款是适合成人康复的,一款是针对儿童诊疗的。另外两款产品专注于家庭步行辅助和家庭护理。康复。这四款产品基本上已经应用于从预防治疗到诊疗到家庭康复、生活等各个场景,并已形成体系。”文磊告诉记者,郑博文佩戴的外骨骼机器人就是其中之一。 。

据记者了解,与传统康复设备相比,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贴合度更好,舒适度也更高。同时,传统的康复设备无法实现这种仿生运动。

“为了实现机器人的仿生运动,我们收集了数百人的动作和行为,然后通过计算建立了四到五个基本步态。同时,这种步态可以扩展到更多的行走形式。用来满足患者的需求,传统设备的算法或者智能水平很难达到这个标准。”文磊表示,此外,传统康复设备更注重关节运动,不太注重本体感觉和感觉。步行。运动的整体性。现在的外骨骼机器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训练装置,而是纯粹还原人体的运动过程。它是一种能力训练的装置,或者是一种功能重建的装置。

不仅是外骨骼机器人,记者了解到,很多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比如由各种零部件制成的仿生手、与眼睛交流的眼动仪等,都是由国内企业贴上标签的。

在文磊看来,目前,我国的智能辅助器具无论是结构设计、材料、电池还是传感器控制系统,都不逊色于国外标准。 “其实现在大家的竞争点就在于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系统、人工智能等跨应用方面”

康复器械走进家庭将是大势所趋

随着我国康复辅具产业健康发展,智能康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然而,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康复器械有着巨大的刚性需求。其中,与目前康复辅具需求仍以机构为主的局面相比,家庭市场仍是康复服务的短板,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机会。



“从医疗到家庭使用,这是辅助器具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小型辅助器具市场是一块大蛋糕。其中,家庭康复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文磊表示,Daai现在也将上市。在一些产品体系中,进行多元化发展,以康复为主,同时增加小型化辅助器具,如多关节康复运动辅助器具,又如针对特定人群的康复锻炼等细化产品的延伸。某个手指。 。

据记者了解,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人群的致残风险逐渐增加,致残期限延长。同时,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2亿慢性病患者,其中超过1000万需要康复。每年因交通、工伤事故致残的残疾人数量已增至100万以上,其中大部分需要康复治疗。需求,与此相反,目前医院康复资源覆盖面较小,导致约80%的康复需求人群没有得到康复治疗。

然而,康复辅助器具进入家庭并不容易。

仅以郑博文佩戴的外骨骼机器人为例,这款外骨骼机器人的重量约为100公斤。从调试到佩戴仅需3至5分钟。康复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过,根据功能定位不同,这款外骨骼机器人最便宜的设备售价超过30万元,最多的则高达170万元以上。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只能从远处看到。

“智能康复辅具价格高确实是目前的一个难题,但是家庭康复是大势所趋,比如我们的产品大部分都是中高价位的设备,为此我们也探索辅助器具租赁是一条路,就是把我们的产品以更优惠的价格出租给患者,让患者在家就能进行康复训练。”文磊以郑博文佩戴的外骨骼机器人为例。租金价格为12000元。

据记者了解,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在许多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通过租赁,功能障碍人士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享受高端、适用的康复辅具产品和服务。然而,在我国,康复器材租赁服务市场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市场。尽管政府已经开始鼓励并积极推动这一市场的发展,也有一些机构和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但目前还没有针对租赁市场发展的具体文件。很少。

同时,此类企业的运营成本也相对较高。租赁后期辅助器具的维护、运输、清洁等也需要专业人才和流程系统来支持。公司服务体系的顺利运转需要庞大的资金链来维持。

由此看来,康复器材租赁服务行业作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在康复行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康复设备租赁服务市场距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6 03:12 , Processed in 0.0672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