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配套活动常设展 近300项成果亮相 亦庄企业参展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124
发表于 2024-11-25 06: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5日至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举行。作为2024年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配套活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常设展览将同时展出。本届常设展设有中关村十年、前沿信息技术展区、高端制造业展区、创新药物及高端医疗器械展区等多个展区,展示近300项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多家企业组团参展,展示了多项世界首创、国际首创等新技术新产品。

△吴江/摄

医学创新成果群揭牌

“该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化+自动化,帮助医生突破关键手术技术瓶颈,是一项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开创了人工智能辅助神经介入手术治疗的先河,填补了国际空白。”在常设展人民生命健康——创新“医药与数字医疗”版块的“迎新”版块,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秦岚专注用AI重构脑血管疾病诊疗关键环节的“小巨人”公司,推动企业独立研发“颅内动脉瘤手术智能解决方案”由公司。该项目的核心AI软件“UKnow®颅内动脉瘤手术规划软件”是国内首个获得“AI+治疗”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书的产品。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被评为最高“国际领先”水平,被列入北京市首套(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和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目录。

△李玉峰/摄

》该设备是清科生物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核酸合成仪12P-M,可合成DNA、RNA、探针、修饰引物,用于核酸药物筛选。该设备有28个单体瓶位(其中4个位点)备用瓶位)和9个辅助试剂瓶位,可高效支撑药物合成、细胞基因治疗等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可满足90%以上核酸用户的需求。 ”在北京庆科生物科技。在中科科技有限公司展位上,合成应用工程师崔淑琴介绍。

△李玉峰/摄

展会现场,还出现了一大批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领域的医疗创新“群”,比如北京快舒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无针给药技术,可以实现无针给药。 0.3秒完成递送过程,中国细胞工程有限公司可用于血友病控制和注射用预防性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北京永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扩增活化淋巴细胞注射液、北京兆研药品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药品质量研究检测服务平台、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复方银杏叶等药品。

各类机器人“较量”

一侧,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SRT)带来的智能互动机器人茶艺展示平台,收到操作指令后,像人手一样灵活的蓝色爪子轻轻抓住茶壶盖,然后稳稳地握住茶壶盖。拿起茶杯、装水、洗杯、泡茶、倒茶,整套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另一方面,北京大爱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外骨骼机器人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科学步态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提高主动运动能力。

△吴江/摄



△李玉峰/摄

展会现场,来自北京亦庄的各类机器人在一场“花招大赛”中展示了自己的绝活。

“凭借在DSA(减影血管造影)和AI影像平台方面的深厚积累,微脉医疗成功打造了以介入手术机器人为‘手’、DSA为‘眼’、AI为‘手眼’​​影像平台作为‘大脑’的协同解决方案为高端医疗设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北京维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田伟介绍了新一代空间DSA和介入手术机器人。

△吴江/摄

北京昌木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骨科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完整解决方案。该产品采用AI+骨科手术模拟软件,实现高难度手术的三维可视化、安全性、微创性、精准化,填补了骨科治疗领域人工智能三维手术模拟的技术空白。北京博清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无轨引导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可在燃油储罐、大型船舶、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室外场地进行全位置自动焊接,并实现了多位置焊接。 “上天下海”等场景。焊接工作。

智能网联汽车备受关注

“你看,这里有一辆小米车。”展会现场,来自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明星”,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截至4月24日,小米SU7已交付5781台。每一辆交付的小米SU7都诞生于位于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工厂。达产后,小米汽车工厂每小时可生产40辆小米SU7,每76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

△吴江/摄

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第六代塞纳无人驾驶汽车。该车基于自主研发的“虚拟驾驶员”技术,在出行领域推出安全、先进的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集成系统并投入商用。依靠多传感器融合感知、交互式规划和控制算法、高精度地图定位和多重冗余设计的硬件系统,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在复杂的城市工况和恶劣天气下自由行驶。

△吴江/摄

北京新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新驰全场景人机交互智能座舱。 “我们的智能座舱搭载了新驰座舱驾驶集成芯片和中央网关高性能芯片,为智能汽车注入‘大脑’中央计算灵魂。”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新驰的“一核十屏”芯片支持AI大规模模型运算,可实现电子后视镜、娱乐系统、人机交互等优秀座舱体验,以及360度全景、自动泊车、智能驾驶等功能。芯驰汽车级芯片已实现量产近450万片,应用于40余款主流车型。

△李玉峰/摄



多款“亦庄箭”车型亮相

力剑系列运载火箭、朱雀系列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双曲线系列运载火箭……在商业航天领域,它们来自北京中科航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航天”)、蓝艾睿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九洲云箭(北京)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东方空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其他公司的首次亮相令人震惊。

△吴江/摄

△吴江/摄

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参与的“利剑一号”固体运载火箭连续三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将总载荷3.5吨的37颗卫星准确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其中,耀二号火箭“一箭26星”成功发射,打破了我国当时一箭多星的纪录。 “利剑二号是正在研制的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8吨,计划于2025年首飞,计划搭载低成本货运飞船运载火箭火箭第一级和助推器回收正在进行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

大批“亦庄芯”集体展出

全球首款公开上市的云TPU处理器、国内首款大规模商用的云TPU处理器、业界首款荣获“十大硬核技术”奖的服务器级RISC-V处理器……在科技展厅有限公司,全场景产品矩阵展现公司核心实力。据报道,计算能源即将于2024年下半年发布集推理和训练能力于一体的云端大算力处理器,单处理器算力将超过(INT8),并基于其打造训练推理卡将达到行业水平。主流、国内领先水平,全面助力云化大语言模型快速商用。

△李玉峰/摄

北京国科天讯科技有限公司的光纤通信协议芯片、北京中科国光量子技术有限公司的量子随机数芯片/量子编解码芯片……大量“亦庄芯”均在展会现场展出。北京硕科中科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东方晶源微电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亿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北方华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整合电路领域展出 开发了集成电路工艺装备、全自主可控系列离子注入机、集成电路良率提升及优化解决方案等。华亿博(北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在电路领域量子技术展示了离子阱量子计算机模型。

△李玉峰/摄

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其他配套活动上,大量亦庄技术也惊艳亮相。例如,在2024年(第五届)中关村硬科技嘉年华上,博雅工程(北京)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雅工程”)展出的龙鱼型仿生机器人,游动起来如同一条真正的鱼。时而漂浮,时而潜水,让人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作为国内领先的海洋装备企业,博雅公道还展示了海况适应性强的高性能轻型水下机器人、可靠墙作业的中型履带式巡检机器人、各类手持式水下推进器等创新产品。 。

(部分图片由公司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6 04:27 , Processed in 0.1743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