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探索宇宙中的高级文明:光谱异常恒星与外星文明的联系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303
发表于 2024-11-24 02: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生存的地球就像一粒尘埃一样渺小,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在宇宙中不会是孤独的。我们甚至可以合理猜测,宇宙中可能存在比人类更早、拥有更先进技术的高级文明。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个猜测,但根据现有的恒星观测数据,至少有三个迹象表明,比人类先进得多的高级文明可能真的存在。

1、光谱异常的恒星

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萨根曾推测,如果宇宙中确实存在外星文明,那么他们大概率会像我们人类一样希望在宇宙中寻找其他智慧文明。如果他们找不到它们,他们可能会在附近的恒星上放置大量本来不应该存在于恒星上的物质,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其他智慧文明的注意,然后与它们取得联系。

有趣的是,在距离我们355光年的半人马座方向,有一颗名为“”的恒星。从光谱分析可以得出,这颗恒星含有可检测到的锕系元素,而这些物质不应该自然存在于恒星上,为什么呢?

原因有二:1.锕系元素是稀有重元素。它们不能通过恒星内部的核聚变产生。它们只在超新星爆炸、中子星碰撞等高能事件中产生,因此它们在宇宙中的丰度极低; 2、锕系元素是放射性元素,其中许多元素的半衰期相对较短。

因此,从理论上讲,锕系元素在构成恒星的物质中所占的比例应该是极其稀有的,不可能反映到光谱中进而被我们探测到。那么“”的锕系元素是从哪里来的呢?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先进文明向这颗恒星扔进了大量的锕系元素,并通过这种方式宣告了它在宇宙中的存在。

2. 恒星被巨大物体遮挡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来看,人类科技水平越高,能源消耗就越大。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相比之下,太阳系其他所有天体的质量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一个合理的猜想是,如果未来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可能会直接利用太阳作为能源,提取大量的能源。来自那里的能量。



这种推测也适用于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智慧文明。或许我们可以认为,宇宙中那些先进文明已经在这么做了。那么他们如何从恒星中提取大量能量呢?对此,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曾推测,先进文明可能会在恒星附近建造巨型能量收集装置。

早在2009年,就有人注意到,在距我们约1480光年的天鹅座方向,一颗名为“KIC”的恒星会在短时间内显着变暗,然后恢复正常。随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继续对其进行观测。观测结果显示,“KIC”的亮度确实会在不同时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大下降达到22%。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科学家们又陆续发现了21颗与“KIC”类似的恒星。其中15颗被称为“慢变星”。它们的亮度变化频率和幅度与KIC类似,而其他6颗被称为“慢变星”。它们被称为“快速变化的恒星”,它们的亮度变化更加频繁和剧烈。尤其是在距离我们约460光年的天蝎座方向,有一颗名为“EPIC”的恒星,该恒星的亮度在短短78天内多次急剧下降,最大的降幅达到65%左右。

由于这种亮度的变化很难从自然现象的角度来解释,因此有人推测这些恒星附近可能存在高级文明建造的巨型结构,它们的亮度只有在它们的遮挡下才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3.神秘消失的星星

在水瓶座方向,距离我们约7500万光年,曾经存在一颗名为“PHL 293B LM1”的恒星。它位于一个名为“PHL 293B”的矮星系中,质量约为太阳。它是一颗罕见的高光度蓝色变星,亮度高达太阳的250万倍。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7500万光年的距离直接观测到它。

观测数据显示,“PHL 293B LM1”在2001年至2011年期间一直存在。然而,在那之后,这颗恒星突然消失了。需要了解的是,“PHL 293B LM1”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这是关于“瓦斯科”观测项目的。该项目于2017年启动,其研究内容可以简单描述为:不同时期的天文观测。比较数据,看看是否能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2019年,《瓦斯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100多颗恒星神秘消失。从那时起,随着研究的继续,此类神秘失踪恒星的数量不断增加。迄今为止,神秘失踪的恒星数量已达798颗。

从理论上讲,无论什么样的恒星,都不可能突然消失,因为当恒星核心反应区的“燃料”耗尽后,低质量恒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渐“熄灭” 。中等质量的恒星会膨胀成红巨星,而大质量的恒星往往会发生强大的超新星爆炸,其峰值亮度可与银河系大小的星系相媲美。

那么如何解释这些神秘消失的恒星呢?从自然现象的角度来看,有两种可能:1、过去的观测水平比较低,有可能是超新星爆炸、中子星碰撞、伽马射线等高能事件的光学余辉宇宙中的爆发被错误地标记为恒星。 ; 2、一些大质量恒星(如“PHL 293B LM1”)可能会演化为“失败的超新星”,即不经历超新星爆炸阶段,直接塌缩成黑洞。

但问题是,这两种可能发生的概率很低,但神秘消失的恒星数量却有数百颗。这显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所以这样的解释很难令人信服。

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这些神秘消失的恒星可能与先进文明有关。比人类先进得多的先进文明可能会建造出足以包裹整个恒星的巨型能量收集装置。他们甚至可能以某种方式收集大量能量。将构成恒星的物质提取出来,然后在短时间内“打包带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4 14:09 , Processed in 0.0611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