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2|回复: 0

南大生活指南:仙林四年的声光色味碎片,新生必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325
发表于 2024-11-22 01: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完录取结果,你是否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中秋之夜,我坐在文学院白墙黑瓦的院子里赏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感受到了古今交融的回响……网友“云启连”用非常灵性的文笔记录了自己在南大仙林校区的四年本科生活。人生的“有限记忆”,成为新生们向往不已的《南大生活指南》。万字的《仙林生活片段》也激发了无数南大校友的怀念之情:那些岁月的记忆总是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网友感慨写下《南大生活指南》

这篇题为《仙林四年声、光、色、味的一些片段》的微信帖子长达一万字。涵盖了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学习、生活的全部“吃、穿、住、行”。就像一本《南京大学生活指南》。作者“云七恋”的文笔干净又充满灵气,无数的细节让很多读过仙林的网友会心一笑。例如,在考试周期间,在图书馆度过的日子是不可避免的。 “量子力学考试前,我在图书馆外语区复习了整整七天。窗边摆着一张大圆桌,上面摊开着很多参考书。敞开心扉,洋溢着幸福。毕业后拍张照片,再来这里散步。阳光依然温柔地照耀着,书本按照原来的顺序摆放着。书架上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对于味道,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评价:“我的室友是江西人,总觉得食堂没味道。”外卖,我保证它不辣。经受了几次诱惑,我还是忍不住点了一份微辣的,辣得我都哭了。”

还有大学校园里永远无法回避的“校园猫”。 “南大有很多猫,它们经常上数学课,‘睡觉几何’学得很好。冬天,它们蜷缩成同样大小、表面积最小的球形。夏天,它们舒展开来靠得很近。”到了二维平面。”还有南京的秋天的余香。 “云栖莲”注意到,南大仙林校区的植物生长周期经过精心设计,全年都有花期。 “四食堂侧门有一棵栀子树,初夏时节,路边飘着淡淡的清香。初春时节,有桃樱桃杏李,晚冬梅花,晚冬山茶花。”雪花飘落了,雪堆里露出了鲜红的花朵。”还有他对桂花的喜爱。描写得仙林里的深秋格外甜美:“帕乌斯托夫斯基说,有些花草树木的香味是一个环,只有环外才能闻到。桂花走几步就香了。”远去,但拿起闻一闻,就觉察不到了。 傍晚站在食堂门口等人,空气甜甜的,灯光暖黄的,漫天都是。与日落。

生活细节引发校友集体回忆“那些年”



《仙林四年的一些声音、灯光、色彩和片段》不仅成为即将入读南大的2020级新生畅想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南大生活指南”,也让许多校友毕业了集体怀念校园生活。尤其是文中对学生活动的描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台大气质”:“2018年世界杯期间,九个食堂安装了投影仪和彩电,打造了观看场地。天花板上悬挂着各队的旗帜,饮料服务窗口延长至凌晨,宿舍也解除了门禁,整夜允许学生进出,食堂外的马路上座位满了的时候都站着走。一大早就可以判断学校里的情况,即使是世界级的高手,只要转发点赞,就可以直接获得学校举办的十佳歌手比赛的门票。迷人的音乐剧、交响乐团的校庆音乐会都是常年热门名单,九十点准时售票,到了午饭时间就已经排起了上千人的队伍。的人。正门蜿蜒,直通基础实验室的底层。放眼望去,平坦的灰色建筑一端倾斜,躺在平坦的大理石广场上。进去就像竞相登上一艘装满人类文明宝藏的末日方舟。”

“七年过去了,村姑茂才还在这里。” “也就是说,仙林和鼓楼的所有邮箱我都用过了。” ”没想到居然有人提起‘何不尖叫着慢慢走’这句话,十三级高级老师泪流满面“纵横”。这篇文章的评论区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群人的聚集地。屏幕对面,有人流泪,有人赋诗,有人陷入回忆,更多人向作者表达感谢:“谢谢你的文章,让我这个老校友看到了仙林。 ”。

作者是台大天文学院毕业生,40天写出一篇万字文章。

近日,记者联系上“云启莲”。他就是南洋理工大学天文学院2016级学生刘丰源。他今年刚刚从南洋理工大学本科毕业。他告诉记者,因为毕业典礼的感动,他决定写下自己在仙林生活的记忆片段。 6月22日,刘丰源出席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的毕业典礼。 “我拍照、领取证书、参加仪式、收拾行李。朋友们一如往常有说有笑,我并没有感到悲伤。”然而,第二天他醒来的时候,中午,我从床上坐起来,发现舍友们都已经放学了。房间里只有四堵墙和三张空桌子。空虚,“世界寂静无声,我独自一人,坐在宇宙的中心。” 7月2日,还在校园的刘丰源在电脑上新建的空白文档中“拾起了”大学生活的第一个记忆“片段”。 ,40天过去了,我已经积累了一万字的文章和一篮子的回忆,但我却已经走过了万里之外。



“我很高兴我写的东西能给每个人带来意义。”刘丰源说:“看到很多年前毕业的南大人回忆起当年的事情,感觉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也许几年后我的记录会保持不变。出色地。然后我看到同行们添加了很多其他的作品,那些我不知道的角落也变得完整了。”

“南大的外表很朴素,精神上却很梦幻、理想、浪漫、人文。”刘丰源评价了母校的气质。他说,他的写作风格受到了《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影响。他写作的动力是阅读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的作品:“我非常喜欢有人文素养的科学家。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有很好的写作能力,比如爱因斯坦、海南森博、罗素、伽莫夫,他们让我觉得写作是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实习生张子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天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3 00:02 , Processed in 0.0638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