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8|回复: 0

爸爸为女儿搭建迷你演播厅: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633
发表于 2024-11-20 1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付勤

父母原创

近日,一段“爸爸为女儿完成作业搭建迷你工作室”的视频登上微博热搜。

江苏省南京市一所小学布置了新闻主播作业。为了帮助女儿完成作业,吴先生在公司临时搭建了一个迷你“工作室”。

吴老师说,他觉得这个作业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他花了一个多小时搭建这个“工作室”。

他希望自己能以身作则,教育女儿认真对待一切。

父亲认真的样子是女儿心中最美的画面,为女儿树立了最好的榜样。视频中,女儿练习播音非常认真。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首要原则是尊重以身作则的原则。

父母以身作则,

这是最好的教育

最近,知乎热榜上有一个话题:我儿子沉迷游戏。和他讨论的时候,他说吸烟有害健康,但你还是抽烟。你应该如何教育你的孩子?

一位老师的回答得到了高度评​​价。让我们看看其他父亲是怎么做的。

初二,孩子语文和理科科目差距巨大。如果爸爸问这个老师该怎么办?老师说你应该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和他们一起学习。

爸爸立即采取了行动。他以前周末也会加班,后来放弃了周末加班,和儿子一起在学校旁边的自习室学习。

父亲读建筑工程师的教科书,儿子读经典。一年后,儿子的语文成绩有了进步,父亲也通过了二级建筑考试。然后,儿子继续学习理科,如愿考上了重点高中。爸爸也考了建筑一年级。

这位父亲不是工程人员,与建筑无关。原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外快。

另外,周末爸爸还在自习室工作。周末每天80元,他会用周末赚的160元请孩子们吃烧烤。这样的父亲,孩子怎能不爱呢?

这位老师的结论是,当你想让孩子学习的时候,如果孩子没有动力,那就自己去做,这比什么都好。



托尔斯泰曾说过:“所有的教育,或者说百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归根结底都在于榜样和父母自身的正确与完善。”

2009年,我用电脑写了整整一年的日记,没有一天错过。我五岁的儿子经常躺在我旁边看我写日记。他很羡慕。

有一天,他说:“妈妈,我也想写一本日记,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你一样写日记呢?”

我灵机一动,建议儿子写日记,我帮他记在电脑上。那天晚上,我们开始写他让我保留的婴儿日记。

坚持了一年,儿子写了大约130篇日记,我打印了好几册。

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说:“父母的言行是无声的老师,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榜样,发挥着强大而微妙的作用。”

孩子问题,

常常成为父母的难题

一位知名教授曾说过:“孩子的问题往往都是大人造成的,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心理,都必然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所以有时候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大人的问题。这是我们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的。 ”

2月22日深夜,杭州一名8岁男孩声音哽咽地报警:“他说很快就会回来,这是谎言。”父亲受朋友邀请去打麻将,孩子一个人在家很害怕。

父亲再也没有回来,民警无奈,只好将男孩带回派出所。凌晨1点30分,父亲赶到派出所接孩子。

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怎么可能全心全意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最近看到一段31岁巨婴在家被啃咬的视频,妈妈举起手就打了宝宝一巴掌。

父母称,31岁的儿子没有工作,一直待在家里。他喜欢喝酒、发疯,还经常打人。殴打使他的母亲不敢回家,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父母认为儿子很叛逆,“不是人”。结果,在采访视频中,这位母亲一边抱怨儿子喜欢打人,一边还给了儿子一个大巴掌,让儿子措手不及。

这么大的儿子,在外人面前随心所欲地打自己的脸,他显然已经习惯了,丝毫不顾及孩子的尊严。

父母讨厌孩子对他们施暴,却从未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施暴。儿子家暴的原因也不难理解。有父母的榜样,孩子怎么能不学习呢?

父母种下什么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功。然而,父母自己并不读书、学习,而是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学习。父母没有动力,却在尽力当鸡。

父母整天看电视剧、刷手机玩得很开心,却讨厌孩子玩手机、玩游戏。父母只想做佛,却教导孩子不要平躺。

父母在行为上为孩子树立负面榜样,但在言语上要求孩子积极发展。这不是矛盾吗?

言语和行动的教导不仅仅是说教。

言教不如身教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家人的尊重,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关注,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最好的教育不是父母的说教,而是以身作则。

1、示范引导,家长先尽力

杨澜曾说过:“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如果你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管理情绪的能力,孩子就会模仿你。”

孩子生来就会模仿,而父母就是最适合他们模仿的人。就像我写日记一样,本来只是我自己的行为。没想到竟然引起了儿子写日记的兴趣。

父母爱读书,大多数孩子也爱读书。父母热爱运动,孩子一般不会待在家里。父母整天吵闹,孩子无法安心学习。

钟南山院士曾说过:“我对弱者的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心,都源于我母亲的言行。”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优秀,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2.抓住机会,和孩子一起做

儿子看到我写日记,于是我就萌生了写日记的想法。我顺势而为,抓住了这个机会,然后和他一起写日记。

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到好奇时,就是教育的最佳时机。

当孩子不断提出问题却忽视他们时,许多父母觉得很烦人。当孩子不再问问题的时候,他就来认真地教他。这种错位、异频的教育显然效果不佳。

当孩子充满好奇心或愿意接受教育时,及时抓住机会并加以引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你能和你的孩子一起做,那就更好了。

孔子曰:“欲教子,必先正己”。身教胜于言教!

结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14:10 , Processed in 0.0689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