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1|回复: 0

百鸟朝凤唢呐表演视频热传,吹奏者刘雯雯惊艳出圈,背后故事令人惊叹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627
发表于 2024-11-17 16: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一段40秒的《百鸟朝凤》唢呐演奏视频在网络疯传,演奏者刘雯雯也变得“惊艳”。

“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每天都听唢呐。我出生后,他们就为我选择了唢呐,我没有任何决定权。”

刘雯雯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的一个唢呐世家。唢呐传承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她的父母都是济宁市歌舞团的成员。母亲刘红梅是唢呐歌剧院第十二代传承人,父亲刘保斌是晓童唢呐第七代传承人。

山东唢呐大师任同祥是刘文文父母的老师。刘雯雯三四岁时,任同祥来到她家,对她的父母说:“我的孩子该学唢呐了。”她的父母也有这个意图,但刘雯雯喜欢绘画和舞蹈,而不是唢呐。任同祥笑了笑,没说话,从随身携带的旧包里拿出一把唢呐,对刘文文说:“这个给你。”

接下来的四五天时间,在任同祥的指导下,刘文文居然学会了弹两首完整的小曲。父母又惊又喜,决定让女儿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唢呐演奏家。

“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每天都听唢呐。我出生后,他们就为我选择了唢呐,我没有任何决定权。”刘雯雯说,在她的印象中,父母对她非常严格,很少表现出任何善意。什么时候。

刘雯雯性格安静,喜欢温柔美好的事物。她从心底里不喜欢唢呐,它外表土气,声音洪亮。但在父母的安排下,她不得不开始了与唢呐密不可分的生活。

为了不打扰邻居休息,刘雯雯每天早上4点30分就被妈妈拉起来,脸也不洗,就匆匆赶到儿童游乐场去训练。

在儿童游乐场练到7点30分,刘雯雯被送回家,洗漱、吃早饭,就去上学了。这样的日子无论风雨无阻。虽然很辛苦,但也帮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夏天,刘雯雯在儿童游乐场练习时,看着蚊子纷纷叮咬自己的身体,但妈妈却不断催促她:“别停下来,继续吹。”那一刻,刘雯雯的心无比的破碎,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母的亲生孩子。

唢呐的簧片是用芦苇做成的,吹一会儿就湿了。有一天,刘雯雯趁父母不在家,偷偷跑出去玩了一会,没有训练。当她的父母回来后,用手摸了摸芦苇,发现芦苇没有湿,就知道她偷懒了,立即教训了她。

为了训练刘雯雯,每次有演出,她的父母都会带着她一起去。小时候,刘雯雯经常紧张,一上台脑子就一片空白,什么也弹不出来,这让父母下不了台。她的父亲很生气,多次拿起旁边的棍子向她打招呼。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刘雯雯每次和父母一起表演时,都会检查身边是否有棍子,生怕再次挨打。

刘雯雯在唢呐音乐会上



看到她终于对唢呐产生了兴趣,妈妈坚持每周带她从山东到上海学一次唢呐。

刘雯雯上小学时,有一年儿童节,老师让她吹唢呐。她让父母一起表演,却被同学嘲笑:“你们家是专门搞婚礼和婚礼的吧?”

确实,在那个时代,唢呐更常用于婚丧嫁娶。一些富贵人家大力演奏,可以无限放大欢乐或悲伤的气氛。

在民间,唢呐一直是由男性传给女性的。除了母亲之外,刘雯雯还没有见过女人吹唢呐,她也认定这不是女孩子能做的事。

那次之后,刘雯雯更加讨厌这种土气十足的乐器,也不愿意告诉别人她会吹唢呐。即使被追问,她也只是说自己是学音乐的。

高二那年,刘雯雯变得叛逆,向父母明确表示自己不想再吹唢呐了。父母不同意,母亲干脆放弃了工作,向学校提出,女儿考音乐学院的准备工作必须由父母监督。在母亲的努力下,关闭的学校终于给了他们喘息的时间,并腾出一间杂物间供他们居住——母亲也开始陪伴她上学。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文文听到了“中国现代唢呐第一人”刘英的作品《正月十五雪灯》。当她看到唢呐能吹出如此美妙的曲子时,她就爱上了唢呐,并开始演奏。柳莺成为了偶像。

妈妈带着刘雯雯去上海看望刘英。听完刘雯雯的表演后,刘英给予了她极大的认可。这对于刘雯雯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从此,妈妈坚持每周一次带刘雯雯从山东来上海跟刘英学习。

那些年的“办班”并不轻松。为了省钱,母女俩坐的是绿皮车的硬座。母亲在座位下铺了报纸,晚上让女儿睡在座位下。半夜到达上海火车站时,他们在候车厅铺开报纸休息。等到天亮才赶去刘英家上课。

努力工作得到回报。 2008年,刘雯雯考入上海音乐学院。 2017年,刘雯雯有机会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出《百鸟朝凤》。演出前,她创意十足,决定将母亲的家剧加入到自己版本的《百鸟朝凤》中。卡西用乐器来模拟人声、动物声音或其他声音。那年是鸡年,妈妈告诉她:“你可以加上公鸡的叫声,大公鸡怎么叫?抬起头来,杜鹃……”妈妈的帮助让刘增了很多。雯雯的表演,她听到了公鸡的啼鸣。听到母鸡下蛋的声音,观众们哈哈大笑,爆发出阵阵掌声。

随后,刘雯雯将这段表演的40秒视频发布到网上,立即让网友惊叹不已。



2017年,刘雯雯受邀与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在悉尼歌剧院演出

感谢父母:如果没有他们的坚持和严格,就没有她的今天

在那场演出中,刘雯雯发现唢呐与乐团合作毫无障碍,这让她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为传统唢呐注入新鲜血液,赋予它新的活力。

“我喜欢听周杰伦、林俊杰的歌曲,也喜欢摇滚乐,如果把唢呐和这些音乐混合起来,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刘雯雯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肯定,并鼓励女儿大胆创新。由此,刘雯雯创作了唢呐钢琴协奏曲《敦煌魂》、唢呐波萨诺瓦风格《鸟儿留意凤凰》、唢呐爵士风格《昼夜》和唢呐协奏曲《麒麟颂》, ETC。

凭借这些传统又时尚的唢呐曲目,刘雯雯不仅在全国各地演出,还走向世界各地,如墨尔本艺术中心、华盛顿肯尼迪中心以及欧洲一些顶级国际舞台。

有一次,刘雯雯在国外演出前排练时,蓝眼睛的巴松管手和金发卷发的双簧管手对她的乐器感到好奇:“你手里的这个东西怎么声音这么大?声音不大,还能发出各种声音。”鸟儿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刘文文自豪地向他们介绍:“这叫唢呐,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乐器。”

2018年,获得唢呐硕士学位的刘雯雯选择留校任教。吹唢呐对肺活量和体能要求极高。放眼全国唢呐行业,女选手中只有十分之一是女性,而刘雯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20年,她决定攻读唢呐博士学位。近几十年来,由于唢呐难度大,几乎没有人通过唢呐博士学位。考试要求您弹奏 60 分钟。大多数人如果演奏一段音乐5分钟左右就会脸红、感觉脖子粗。为了参加考试,刘雯雯每天练习12个小时,终于顺利通过了考试。

目前,刘雯雯在上海音乐学院唢呐专业一边教学一边攻读博士学位。通常,她要么表演,要么上课,要么接受训练。

没有了小时候的“儿童游乐场”,妈妈问刘雯雯,她是如何做到在家训练而不打扰别人的。她神秘地说:“我打开衣柜,对着衣服吹气,衣服的吸音效果真好,尤其是那些穿衣服的。”

刘雯雯的衣柜里有很多裙子,每次表演她都坚持穿裙子。她曾对妈妈说:“说到唢呐,人们就会想到穿着大花袄、扎着辫子的演奏者形象。我想给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穿着优雅的西式礼服,我想让大家知道唢呐是一种华丽、优雅、具有多种可能性的乐器。”

父母对女儿目前的成绩感到既高兴又惊讶。她的女儿不仅如他们所愿成为了家族第十三代唢呐传人,而且也成为了唢呐界当之无愧的顶尖人物。刘雯雯更加感谢她的父母。小时候的她并不理解父母对唢呐的痴迷和追求。现在想来,如果不是父母的坚持和严格,她也不会有今天。

如今,刘雯雯已在20多个国家演出200余场。无论舞台有多大,她都自信优雅。有人问她这个秘密,她半开玩笑地说:“我不能害怕,不然爸爸的棍子会把我打倒的。”

(原文发表于女性生活杂志《现代家长》2023年第6期“跃上龙门”专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13:49 , Processed in 0.0633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