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季羡林我爱天下一切狗:失去母亲的孩子与狗,令人细品伤怀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075
发表于 2024-11-15 20: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昏时分,我独自从村子里走回家。屋里放着母亲的棺材,门口躺着一只失去主人的狗,它含泪地看着我这个失去慈母的孩子。眼睛,无力地摇晃着,嗅嗅我的脚,看来浩瀚的宇宙里就只剩下我和这只狗了。”这是季羡林先生所著《我爱世界上所有的狗》中的一个片段,字里行间令人心酸。

季羡林六岁时,被舅舅收为养子,离开了母亲。虽然叔叔婶婶对他很好,吃的也比和妈妈在一起时吃得更好,但他很小就离开了慈爱的妈妈,从此情感上缺乏妈妈温暖的怀抱,我们很难体会到。理解。直到成年,他只去看望过母亲三次。直到她去世之前,她唯一的伴侣就是那只老狗。当时季羡林与老狗告别时,老狗摇着尾巴舔着他的脚,他瞬间泪流满面。他想继续出国留学,但由于客观现实,他无法带走这只与母亲保持情感纽带的狗,所以他只能告别。从此,他深深地爱护着世界上所有的狗。他也预料到,母亲留下的老狗最终会流浪街头,孤独终老……他想用一生去弥补无法陪伴母亲的缺憾,却做不到。准备好了。他渐渐变得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直到成为北大唯一的终身教授,但他的理解却更加宽广:只有爱,无论悲欢离合、贫富、亲情、朋友、动物、植物,都只能通过爱来表达。慈悲的爱和真诚的关怀才能治愈我们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爱天下众生,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主题。

当我翻开《我爱世界上所有的狗》这本书时,我发现这本书的编者很用心,精选了季羡林先生从1934年到2003年的42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季老对狗给予了深深的爱。花草树木,猫狗鸟兔,还有他身边平凡的生活,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机。无论多么宏大、多么耀眼,无论身边有多么琐碎的事情,纪老位都是真心热爱一切。他博学古今,却喜欢在闲暇之余用平静、真诚的散文来贴近生活精神,触及生活本质,缩短与大众沟通的距离。他无愧于“德学兼备之人”之称。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只有爱才能化解一切,悲欢离合,让他从容诠释自己热爱花草、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生活态度。

书中42篇文章,依我愚见可分为六类。首先是季羡林的童年生活;二是他在德国的求学生活;三是回忆过去,一切都能恢复正常。四是对一切众生的慈爱。五是一花一世界,万物有灵;第六是季羡林晚年的孤独。从《一花一世界一树一浮生》《悲喜皆是生命》《人间有真爱》等文章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季羡林先生的悲悯心灵。他说:“世界终究是温暖的,生活终究是可爱的,生活终究是美好的。”他的话语总是春风化雨,不紧不慢。 “前面是哪里?老人看到的是坟墓,小女孩看到的是野百合……”“我真的觉得大自然很可爱,生命很可爱,人类很可爱,一切有生命的和未出生的事物都特别可爱,祖国特别可爱,宇宙中没有什么是不可爱的……”

作为语言学家、文学家、中国学者、历史学家,季羡林先生对“一花一世界”有着更为透彻和凝练的理解。他凭借毕生的见识和对宽容、博爱的人生情怀的理解,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四海为家”。用爱动物、爱植物、爱生命、爱一切的心态来治愈母爱的缺失和对母亲的遗憾,其实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爱世界上所有的狗狗,我爱花草,我爱生活,我爱这个世界。季老的人生信条恐怕还不止这些。 “天地万物的诞生,总是赋予动物、植物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以极其惊人的生存力量,以及极其惊人的扩张和传播的力量。这股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根本无法抵抗。”

(作者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2 11:19 , Processed in 0.0672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