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9|回复: 0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滇黔桂交界地带的老、少、边、山、穷、库县份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692
发表于 2024-11-15 15: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隆林县

隆林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桂三省交界处。东与田林县接壤,南与西林县接壤,北濒南盘江。与贵州省兴义、安龙、册亨等县市隔江相望。总面积3543平方公里,全县辖21个乡(镇)179个行政村(街道)26个村民小组,人口36.4万人。隆林是一个“老、年轻、边、山、穷、穷”的县。 199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革命老区;隆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9.41%,是广西唯一的县。百色市两个民族自治县之一,百色市12个县(区)中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石山密布。占总面积34.92%,其中山地面积占65.08%;是广西28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这是一个电站库区。 “九五”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二期水电站、和平板水电站正在隆林开工建设。其中,电站被淹没影响5个镇32个行政村206个村民小组30101人,淹没面积达84201.82亩。隆林自然资源丰富。有句话说:南盘江滚滚资源取之不尽,金钟山无穷宝藏待人来。隆林水资源极其丰富。南盘江与红水河相连,就有被誉为隆林经济“命脉”的冷水河。隆林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有锑、金、煤、水晶、石灰石、辉绿岩等。

全县森林面积广阔,牧草丰富。有黑山羊、牛等优良畜种,还有油茶、油桐、烤烟、蜂蜜、烤姜、大麦、灵芝等,均为传统出口产品。其中以隆林山羊在岭南地区最受欢迎。烤烟是广西最好的优质烟叶,可与“云烟”媲美。隆林桐油是全国著名的免检出口产品。土山面积369万亩,农民人均11.2亩。可发展畜牧业的草原面积214.48万亩;现有森林面积0.2公顷,木材蓄积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3.6%;有植物资源593种,仅国家、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就有112种,被誉为“土特产仓库”、“天然药材仓库”;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其中锑矿储量6.3万吨;除国家重点开发水能资源南盘江外,境内中小企业现已开发2.68万千瓦,尚有14.97万千瓦电能可开发利用。隆林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丰富多彩,旅游资源潜力巨大。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有高头清泉、幽林碧水;有的林木林立,洞天通天,奇峰怪石,别具一格。滚滚的南盘江,如龙岩喷雨的冷水河,浅滩险峻,瀑布众多。据初步统计,隆林现有著名景点25处。新增两个文化景点,可开发景区数量达到37个。天生桥水电站一级高坝建成后,出现了水域面积167平方公里的巨大人工湖,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旅游发展潜力。



天生桥旅游风景区包括金钟山原始森林、大横堡自然保护区、天生桥水电站、雷公滩、“天生桥”、巴来洞、同福洞、柳荫洞等景点;还有科场自然保护区、哲爱旅游风景区、德峨自然保护区等。隆林又被誉为“活的少数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博物馆”。苗、彝、仡佬、壮等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保存完好,吸引了无数游客。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隆林壮族的织锦、苗族的蜡染以及各少数民族的十字绣、刺绣、纺织等工艺品堪称民族手工艺品的精品,具有巨大的旅游和商业开发价值。隆林的民族风情可谓丰富多彩。苗族的“跳婆节”是苗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 “跳坡节”这天,远近村寨的男女老幼都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来到坡场,开展各种活动。这样的游戏和竞技活动,此时其他族群也纷纷涌来观看热闹;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这天,彝族村民要杀鸡杀鹅,祭祀动物。到了晚上,人们举着火把,围着房屋和田野转圈。整个晚上大家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抹脸”是彝族青年男女交友或待客的独特习惯。他们不小心把锅烟和墨水涂到了对方的脸上,然后互相追逐嬉戏;仡佬族的“新吃节”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夏收前后,田里的粮食成熟时,仡佬族都会举行独特而独特的品尝新事物的活动;还有壮族的“三三”歌会和壮戏;而山区汉族的婚礼习俗也各具特色。

经济建设 近年来,隆林民族自治县依托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实施县域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果喜人。 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比上年增长52%。财政收入36867万元,同比增长6.61%;全县共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77个,完成投资3.8亿元。初步形成了一条以电为主的道路,包括水电、矿电、硅电等。隆林特色产业发展道路是铝电结合、煤电结合。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广西著名的有色矿产之乡,全国锑矿主产区之一,我国“西电东送”重要基地。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平坂水电站就建在这里。该县围绕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确定了“以煤兴电、以电兴工业、以工业兴县”的产业发展战略。随着自治区“十一五”重点项目——年产50万吨电解铝厂和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火电厂落户县城,隆林以此为契机以此为契机,出台《关于实施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的通知》、《招商引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招商优惠政策和招商奖励措施,实行“一站式”、“保姆式” ”、“按时结算”制度,努力营造亲商、亲商、安商的氛围。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全面推进全县工业化进程。

去年以来,该县开工建设隆林电解铝厂保障供电、那达河流域水电站等66个项目,总投资30.23亿元;已储备隆林热电厂等119个项目,投资超过100亿元。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以有色金属冶炼、能源为主的东部工业经济区域带,规划建设面积约1500亩的工业集中区。产业集中区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场地平整,并确认两家企业入园。二期工程已完成征地227亩,拉仁桥头能源产业基地规划用地面积800亩。年产4.5万吨铝棒加工项目已完成工程量95%。铝厂二期后续2.8万吨电解槽安装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3月底投产;天生桥水泥厂企业重组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执行。仅去年1月至11月底,全县金属冶炼行业上缴增值税就达2074万元,同比增长107.4%。引进广东亨达利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隆林铝制品(铝棒)生产线等17个项目,总投资5.45亿元。旅游资源:隆林民族自治县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淳朴独特的民族风情,被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此外,隆林县北邻马岭河峡谷、贵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果树瀑布;西至昆明世博园区、云南石林风景区;并向东延伸至百色、桂东南地区主要景区,形成云贵桂旅游产业。 “金三角”中心地带旅游、民族风情开发潜力巨大。



隆林有很多旅游景点。其中,自然景点有:雪莲洞、天湖(万峰湖)、自治区级金钟山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大横堡自然保护区等;民族风情旅游点有:磨窝、大树角、张家寨、龙洞大寨、那尾洞沟、马厂坝等。龙林已初步形成规模的旅游接待设施。县内有三星级旅游饭店1家,大小宾馆、饭店、招待​​所等约30家,床位约2000张。旅游工艺品有:民族服饰、蜡染、刺绣、芦苇、口弦、五彩香包、绣花手袋等。当地小吃有:黑粽子、羊肉汤、辣椒骨头、五彩糯米、枕糕等隆林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民族风情节日。其中,各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有五个:春节、元宵节、“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十四日”。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有: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火把节”、仡佬族的“尝新节”、壮族的“香根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正月初八)、“三月三日”或“佩格节”、“四月八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冬至节”、“灶王节”。其中,影响最大、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是苗族的“跳顶节”、彝族的“火把节”和仡佬族的“尝新节”。 。这三个节日每年都会庆祝。节日举办时,吸引了众多区内外及海外人士前来观光旅游。 2006年,科教文卫教育整体水平继续提高。全力打好“普及实用”攻坚战。

在保证正常投资的基础上,一次性投资618万元用于“普遍实施”建设。 2006年10月,“普遍推行”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再次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列为“幼儿发展”(ECD)(2006-2010)项目县。投资399.12万元,实施“世行贷款项目”9个。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进展。目前,苗族“跳顶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编写完毕,提交自治区专家审查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县原苗族传统节日“跳坡节”为背景的大型苗族原生态歌舞诗《跳坡·苗山风》剧本已获市委宣传部批准。隆林县成绩最好的男女队在全市首届比赛团体比赛中双双获得冠军,并代表百色参加第十一届全区比赛;在全市首届“山鸡杯”跆拳道比赛中,隆林县获得7枚3金3银1铜的成绩,获得男子团体总成绩第一名、女子团体总成绩第二名。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乡(镇)有线电视网成功脱离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台,15个乡(镇)网络服务站全部挂牌正式运营;开展区县级市有线电视整体数字化试点工作。完成40个社区数字化转型,感动用户5000余人。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全力做好农村卫生各项工作,搞好新一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加强各类传染病、地方病监测和控制。逐步扭转妇幼卫生工作被动局面。不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卫生执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行为,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利益。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大力开展食品卫生活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优质服务深入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问题加剧,全县各项人口与计划生育任务认真落实完全的。全县出生人口6345人,计划生育率为70.32%。以下地名相当于隆林县的面积: 云南省 普洱市 江城县 吉林市 四平市 梨树县 辽宁省 本溪市 桓仁满族自治县 云南省 楚雄州 禄丰县 江西鹰潭市 广东省 湛江市 雷州市 陕西省安康市 旬阳县 陕西省旬阳县延安市宝塔区 吉林省松原市 迁安县 广西钦州 灵山县 新疆昌吉州 吉木萨尔县 老台乡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兴和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5 06:09 , Processed in 0.06144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