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0

亏损的央企没那么多,子公司亏不代表集团亏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070
发表于 2024-11-13 22: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国有企业亏损的情况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多,很多人陷入了错误的观念。比如,我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两桶油”连年亏损。事实并非如此。可能会出现某个季度、某年某半年的阶段性损失,但全年可能会损失“两桶油”。从来没有损失过一分钱。

中国石化近五年利润最低的是2020年,利润为332亿元。其他年份利润均在500亿元以上。

中石油也是如此,近五年年利润最低为190亿元。

其次,央企子公司的亏损并不意味着央企集团的亏损。

我们有时会听说某个地方的央企出现了亏损,这是很正常的。国有企业规模庞大,旗下有数百甚至数千家子公司,业务范围非常广泛。一些企业在某些地区遭受损失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腾讯应该是中国最赚钱的公司,但该集团也有子公司亏损。那些从事新兴业务、处于投资期的子公司正在亏损,但这并不意味着腾讯整体正在亏损。就好像你买了10只股票,一年后其中2只赔钱,8只赚钱。如果别人只关注两只亏损的股票,他们会认为你的股票交易水平不是很好。这是部分概括。这取决于具体情况。整体是否盈利。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央企的亏损上。集团子公司出现亏损并不意味着整个集团的合并利润表为负值。事实上,大多数国有企业集团从未亏损过。



三是部分央企盈利能力不高,低于同行业其他企业。

确实,部分央企盈利能力不强,甚至低于同行,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央企经营能力出现问题。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不同。后者的唯一目标就是赚钱。是否履行社会责任完全取决于老板的自觉性。前者有义务履行社会责任。

以快递行业为例。您的城市可能位于第一线、第二线或第三线。您不必担心没有快递公司愿意送货。但对于生活在困难农村和山区的人们来说却并非如此。民营快递企业不愿意往这些地方拓展业务,因为赔钱,但中国邮政等央企必须往这些地方拓展。在只有人的地方,无论成本和损失有多大,他们都必须提供送货服务。

央企承接了更多不盈利甚至亏损的业务。即使他们不想这样做,他们也必须这样做。他们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去做。对于私营企业没有强制要求。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电力、铁路等央企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四是部分行业整体亏损,央企无法独善其身。

近年来受创最严重的行业包括航空业,2020年至2022年连续亏损,华航、东航、南航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损失严重。

以国航为例,2020年亏损144亿元,2021年亏损166亿元,2022年亏损38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700亿元。



但航空公司的亏损不能归咎于央企。整个行业都在亏损,外国航空公司甚至破产了。

疫情严重影响了人员流动。难怪航空公司不会因为无人飞行而亏损。央企规模大、固定资产大、员工多,损失显然会更加严重。因此,三大航空公司中,国航也是损失最为惨重的。

全球疫情稳定后,航空公司盈利能力将恢复正常,不会亏损。

最后,央企利润率下降不一定是坏事。我认为造福于民是好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和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就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8 04:31 , Processed in 0.0619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