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中国需要1000枚核弹头”的观点?
中国维持多少核弹头数量合适?开发过程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我认为,在当前国际背景下,中国的核武器需要适当增加,但更重要的是技术质量必须更快提升。
01 核弹头建造应考虑四个因素
中国应该发展多少枚核弹头?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目睹了冷战时期美苏核军备竞赛对国家发展和世界安全产生深远影响后,中国领导人多年来在发展核武器方面确立了“少而精”的原则,并且一直保持着非常内敛的态度。
例如,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发展原子弹等战略武器。他说:“我听说原子弹就这么大一个东西,如果你没有那个东西,人们会说你不算数。好吧,我们发展一些原子弹、氢弹、洲际弹我认为十年内完全有可能。”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当晚,新华社向全世界广播了毛泽东亲自批示的《新闻公报》。
公报重申了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中国进行必要的、有限的核试验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出于防御目的,最终目标是消除核武器”。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因此,中国是否应该进一步增加核弹头数量,首先必须考虑几个因素。
首先,从数量上看,目前全球有9个核国家,其中美国和俄罗斯均拥有6000多枚核弹头,占所有核弹的90%以上。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更是疯狂。他们曾经研制了数万枚各种核弹头,但现在基本上已经回落到每天部署1500枚左右。仍有4,000至5,000个储备。
目前,世界上公开披露的弹头中可用的弹头不到10%,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六个核大国拥有约1000枚。美国智库原子科学家协会评估认为,中国拥有不到300枚核弹头。不及法国,排名第四。可见,我国拥有的核武器数量与美俄两个核大国并不是一个数量级。
其次,从国际环境来看,美俄现有的核武器协议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于2010年签署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该条约限制签署国将部署多达1,550枚核弹头和700架已部署的导弹和轰炸机,并计划对双方遵守合同的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2021年到期,但美国希望制定新的裁军合同,将中国包括在内。不过,中俄双方均不认同这一立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多次表示,美方的说法根本不属实。中国现有的核弹头数量无法与美国相比,也不可能进入谈判进程。
目前,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在以《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和《中程核力量条约》为借口,突破这两个条约的限制,再次大力发展自己的战略核武器,包括中程核武器。 -远程导弹和战术核武器。
第三,从开发和使用原则来看,我们的立场基本上是“先不使用,只要数量足够”。不首先使用,说明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发动第二次核反击。毕竟,中国核弹头防御技术的突破和运载工具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只要数量足够,就说明我们不想陷入核军备竞赛。生产核弹和运载工具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而和平时期部署和维护核武器的安全则更加昂贵。而且核燃料不断衰变,处理和储存都非常麻烦。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事故。
资料显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于1998年进行专题出版了700页的专着《原子审计:1940年以来美国核武器的成本和后果》,向我们解释了核武器的实际运行成本。核武器。
从1940年到1996年的近50年间,按1996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美国在核武器上的花费为5.48万亿美元。如果加上1996年后的3200亿核废料后处理费用,总费用将超过5.8万亿美元。数万亿。而5.8万亿是什么概念?占美国过去50年军费总额的29%。
从成本分配来看,制造核弹头只是一小部分。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这份报告,核弹头制造仅占7%(约4090亿美元,具体弹头开发、测试和制造);核弹头部署占大头,占57%(主要是各种车辆、导弹、轰炸机、潜艇及其配套的空军机场、潜艇基地、导弹发射井等,部队训练和战备)。
其次,防御对手核打击占16.1%(防御核力量攻击,如核基地防空、反恐、战略潜艇自卫等);预警通信指挥控制占14.3%(末日掩体、各级指挥所、加密光缆、战略卫星等)。
其中,核弹拆除占0.5%,核废料处理占6.3%,受害者治疗占0.04%,核安全占0.05%,国会监管费用占0.02%。
可见,制造核弹头和核弹头日常维护的成本是非常小的。更多的钱花在车辆(轰炸机、导弹、核潜艇等)、通信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行、支持和人员编制上。 。
再看苏联解体,由于哈萨克斯坦地处苏联腹地,苏联在哈萨克斯坦部署了大量战略火箭军和战略轰炸机基地,很多核弹头和核武器都留在哈萨克斯坦。因此,当苏联解体时,哈萨克斯坦拥有104枚“撒旦”SS-18洲际弹道导弹和1400枚核弹头。
按照当时的世界核武器国家排名,哈萨克斯坦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之后的世界第四个核国家。但纳扎尔巴耶夫是明智的,他知道自己的国家无法维持,所以他把他们交给了毁灭者。前苏联的很多核潜艇都提前退役,无法处置。只能当废铁卖掉,没有人关心。我们必须避免这种情况。
第四,当前中美竞争的背景提醒我们,必须加强核威慑,才有足够的信心。但数量发展也要坚持适度原则。从大国地位、核弹实力和数量两方面来看,我国有必要一定程度地增加核弹头。
毕竟,现在的导弹预警和拦截能力与几十年前相差甚远。光有核弹头实际上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投送和投送工具(即战略核潜艇和洲际导弹)。但对手预警和拦截能力的提高,要求我们考虑增加一定数量的核弹和运载工具,以维持这种动态平衡,确保有效的核威慑。
02 发展核电应优先考虑什么?
中国拥有多少核弹头来确保国家安全并阻止对手攻击中国?
这可能是中国网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西方媒体和智库也经常对中国核武器的“质量和数量”做出各种猜测。
例如,2014年11月,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表示,“未来15年,中国很可能拥有超过100枚可以打击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有西方学者声称,中国需要部署(高度戒备)600艘核弹头航母,才能在安全问题上安心。
之所以有各种猜测,主要原因是美俄两国的核弹头数量远远领先于其他核国家,空间太大。据美国智库评估,美国和俄罗斯的核弹头数量各约为6000枚,而英国、法国和中国的核弹数量在200至300枚之间。
美国国防情报局(DIA)最新评估报告认为,中国的核弹头数量可能在未来10年内翻一番,从估计的250枚以上增加到约500枚或600枚。
《简氏防务周刊》的分析人士更广泛地说:“中国的核武器技术越来越先进,追求精细而不是数量。”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只有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具有实战价值的核武器。
如果仅用飞机从敌人头上投下原子弹,安全系数较低,核武器的实战价值不大。 1964年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后,西方国家嘲笑我国“有弹无枪”,因为导弹是原子弹的“枪”。只有中远程导弹才能发射核弹头,核武器才有实战价值。
这把“枪”的水平决定了你的核弹能否真正威慑敌人。特别是美国目前正在建设新一代太空预警卫星系统,可以更快地获取和处理信息。与此同时,美国的反导拦截能力也越来越强大。这都要求我们在研制更多的“子弹”时,要大幅度提高“枪”的能力和使用技巧。
2017年,美国著名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发表研究报告称,中国军方正在研制的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将与新型核威慑力量形成海空“三位一体”核威慑支柱。 096战略核潜艇。一旦两者在几年内服役,将使中国成为具有远程核威慑力的军事强国。
例如,尽管过去10年中国在海军和空军的力量投射方面取得了显着进步,但外界注意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研制出了J-10B/C和J-10B/C等多功能战斗机。歼15、歼16,甚至还研制成功了新一代的歼10B/C。 20、歼31隐形战斗机和运20运输机,但总体来说只能算是防御力量。
因为目前战斗机的发展仍以防御为主,只有少部分是攻击型或多用途型号。与其他军事强国相比,解放军空军仍缺乏远距离投送兵力的能力。特别是战略空运、空中加油机和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等需要改进。
报道认为,到2020年代中期,这种新型轰炸机将研制完成并有望正式投入服役。届时,中国将真正拥有战略空军,并将其作为三位一体核威慑的一部分,挑战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 。
另外,最重要的是,随着美国发展低当量核武器,降低核武器在战场上的使用门槛,以及越来越多的高超音速武器投入现役,我们必须提高技术水平。尽快提高核武器质量,从另一个角度保证了有效的核威慑。
核武器出现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对核武器的战略定位都指向一个观点——威慑。更多国家通过掌握核武器而成为军事强国,这无形中让原子弹、氢弹的主要任务成为了战略核威慑的代名词。
但这种“核武器只是放置在洞穴中的战略威慑力量”的观点正在被打破。这是目前最紧急的事情。
美国正在田纳西号战略核潜艇上部署的低当量核弹头,是未来可能投入实战的核武器。爆炸当量约为5000吨TNT,杀伤范围受到控制。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并跟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