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历史的天空:一部描绘近半个世纪革命历史的小说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075
发表于 2024-11-13 02: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说《历史的天空》内容:《历史的天空》是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一本书,作者是徐桂香。主要讲述了以梁大牙、陈墨涵为代表的一代人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文革到新时代的人生历程。它忠实地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半个世纪。复杂多变、跌宕起伏的革命历史,造就了一批批人物生动、人物可敬、感人至深的平凡英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小说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简介:《历史的天空》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讲述了以梁必达、陈墨涵为代表的约30名青年男女在20世纪30年代投身革命的故事。逃离日军追击后,几个逃亡的年轻人在对未来的选择上分道扬镳。寻找八路军的人遇见了国民党,投国民党的人遇见了八路军。阴差阳错,成了命运的必然安排。从此,他们认识了未来的战友和敌人,进而走向了战争和政治。从此,他们有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还有错综复杂的人间恩怨——昨天相依为命,明天反目成仇;他们并肩站在战场前。战斗中,幕后隐藏着陷阱;同情的人在利益面前落井下石,水火不容的人在逆境中互相争斗……作品以抗战为主要背景,描绘了人物形象。梁必达、陈墨涵、朱玉刀等抗日战士的形象,展现出气势磅礴的画面。一幅英雄的民族战争图画。农村青年梁必达等人逃离日军,在凹凸山投奔国民党。他们误闯八路军根据地。一位乡村英雄成长为足智多谋的指挥官,最终成为高级将领。

兰桥埠镇被日军占领。战乱中逃亡的四位年轻人:梁大牙、朱一刀想投奔国民党,却误入八路军阵营;陈墨涵和韩秋云想要找到八路军,却被国民党强行招募。命运的结合,让他们开始了坎坷的人生:梁大牙因为勇于拼搏而屡立战功,却也因为鲁莽英雄的性格而屡次违纪;陈墨涵被分配到第79军,该军并非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军队目睹国难,但军中派系林立,互相攻击、迫害。在慷慨与悲剧中,他们成为了7、9军的继承者,最终率部起义……他们的结局将会如何?四个性格不同的年轻人将会有怎样不同的命运? 作品赏析一方面算起来,自1991年徐桂香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后,我们已经建立了二十多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 20年来,军事文学经历了快速沉浮,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大戏。其中,徐桂香频频亮相,奉献了许多精彩表演。我一直是这部剧的忠实观众,一直为之击掌喝彩,也留下了很多掌声或者嘘声。今天,我有机会为《徐桂香军旅集锦》写序。我做一下回顾和联系,把徐桂香放到“朱语境”里。姑且称之为“徐桂香旧话新说”吧。 什么是“孤岛”?我所说的是新世纪以来军事文学总体形势中的一个突出现象。这也是其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军事文学的一大特点。新时代以来,无论是80年代初的“两代作家三条战线”,还是90年代初的“农民军歌”,普遍呈现“群体冲锋”的方式,人数众多,声势巨大。 ,即使不是一种思潮,也成为了一种现象,引起了文坛的关注。

然而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商业语境强化和政治语境弱化”的双重夹击,军事文学也迅速边缘化。当时,寡不敌众、经常群战的军旅作家大军也纷纷散去,或人员分散,或丧失斗志。只有少数执着、坚忍的人,在“横流商海”中展现出英雄本色,他们就像是汹涌商海中的“孤岛”。 ,站稳脚跟,成为大家的形象。比如通过小说成名的徐桂香,通过非虚构文学成名的王树增,还有朱秀海、刘建伟等。 什么是“坦克”?这是我十多年前评价刘建伟的一个比喻:突破重围的文学推土机。如果把中短篇小说作家比作小巴和汽车,那么小说作家则更像是推土机。 ,它不是靠灵活和优雅来取悦,而是靠力量和气势来取胜。据此,徐桂香是一个正面攻击战争文学的重型坦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徐桂香陆续上映了《海拔》、《明日战争》、《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开》、《高地》、《间谍连》、《四面八方》、 《马上》《世界》等8部小说。除了前两部之外,基本上都是直接面对战争的大片。时间涵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几个重大历史阶段,塑造了从基层官兵到中高级指挥员的一大批敌我友军还有战术专家、思想政治工作者、特种兵、医务人员等。 《八月桂花遍地开》中聪明矜持的沈轩辕、追求“不战而胜”终极目标的高瞻远瞩、执着的战术专家陈秋石等人物,已经进入当代战争文学人物画廊。展现了21世纪作家战争文学探索的进步。文学视野不断拓展,对战争的理解日益加深,写作技巧逐渐提高。



《历史的天空》与刘建伟的《英雄年代》(非军事题材)共同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精彩的同时又感人至深。徐、刘与获此殊荣的老一辈军旅作家魏巍、刘白宇之间,年龄有40年的“断裂”!徐、刘的获奖或许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年部队作家已经走向成熟,尤其是徐桂香,已经成为战争文学小说创作领域的一大标志性人物。这款正面突击重型坦克占据了战争文学的“高地”。 借助毛奖和电视的双翼,《历史的天空》几乎家喻户晓,成为徐桂香的标志性作品。我在这里简单说几句。作为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委,我受评委会委托,为《历史的天空》写下这样的评论:“在各种历史事件的背后,《历史的天空》展现了历史的必然性,纵向、横向地展现了历史的必然性。”曲折地演绎了梁必达从莽夫到高级将领的人格与精神史,通过个体生命诠释历史的重要性,用真实的细节和片段来诠释。和深刻的军事生活经历来填充和修复想象中的历史,使历史中的战争和英雄更加真实、丰富和发人深省,从而用生动有力的人物和人格的光辉照亮广阔而深刻的历史。作品气势雄浑,充满战争文学的阳刚气概,故事跌宕起伏,蕴含着巧妙的战争艺术和军事智慧。 “这20年来,我可以说是见证了徐桂香一步步的蜕变和涅槃。

当然,全面分析和评价他的创作并不是这篇简短序言的任务。这里我想起了26年前提出的“找到汇合点”的主张。今天,面对徐桂香在战争文学上的成就,我想借用这个​​命题但突破它的定义,仅以《历史的天空》为例来说明徐桂香在战争文学上的成就。如何“找到”成功的“结合点”。 首先是个人特征、气质、阅历、经历与创作主题的衔接。徐桂香是一名真正从部队里走出来的军人。他当过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他爬上楼梯,两次进入南疆战场。他经历了战争的磨练(这次他要和大量的士兵作战)。去采访的作家后来划清了界限,后来又在出版社参与编辑写作。在《百战星辰》系列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大量关于梁必达原型人物的原始资料。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徐桂香成为《历史的天空》的最佳人选。然而,事实是事情远不止于此。他那段农村的生活经历,甚至他一向良好的“自我意识”,我觉得他幽默、大大咧咧、粗犷的性格与梁必达的性格是一致的。我大胆地做出判断,梁必达这个人物的一半是基于他的性格。原型,另一半来自徐桂香本人或他自己的想象,另外,徐桂香对军事和战争战略战术的研究,对单兵动作和班、排、连战术的熟悉。以及军人难忘的人生经历等等,在小说中都清晰可见作者的性格就是作品的风格,这句话用在徐桂香的《历史的天空》里,简直是再贴切不过了。 。



二是思想和经验的汇聚。小说离不开思想,优秀的作品也离不开思想。任何一部杰作,都必须有作者在哲学层面上的独特思考。但问题是,为了表达思想而表达思想,如果思想掩盖了人物,人物成为思想的奴隶,那么小说就必然会因为过于形象而失败。其实,把主题放在第一位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就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关键要看你的主题是否来自生活经历,是否基于小说的叙事过程中的生活经历。 《历史的天空》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梁必达这个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而这部小说显然给作家灌输了一种独特的新英雄观或者说新历史观。徐桂香的成功恰恰在于他没有或者无法驾驭梁必达这个人物。这个人物是靠自己“活”的,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精神,脱离了作者的设计和控制。因此,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是跟随人物而不是引导人物。要达到这种境界,作者必须有足够的经验。基于这个前提,无论人物如何“碰撞”,都不会脱离基于经验的主题,只会让主题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 。另外,《八月桂花遍地开》中的沉轩辕、《人间正传》中的陈秋实都可以这样看。 这又是作品的艺术性和可读性的交集。虽然读得好并不一定意味着写得好,但读起来难肯定不是一部作品的优点。更何况,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如果可读性不强,在今天的看图时代,它的读者可能会大打折扣。

徐桂香的长处是讲故事。他始终关注战争与政治的多重纠葛和激烈碰撞中人物的复杂处境和传奇经历。人物性格得到发展,贯穿始终的基本元素始终不变。命运有起有落,故事充满曲折,往往出乎意料,但又总在情理之中。它们盘根错节,剥茧、草蛇、灰纹,令人着迷。再加上粗犷有力的语言,酣畅淋漓、铿锵有力,也增强了阅读的乐趣。一旦你打开这本书,你就会爱不释手。这不可能一蹴而就。显然,我们可以看到徐桂香对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深刻浸染,使得这种一度被视为传统保守的叙事形式日益显现出历史积淀的巨大渗透力和生命力。 最后,如果要我对徐桂香的战争文学创作提出建议,我还是会说那句老话:写慢点。 15年来,徐桂香保持着平均每两年一部小说的写作速度。就质量和速度的综合指标而言,他无疑是当前军事作家中的冠军。他本人曾在一次谈话中为自己辩护:有可能每十年写一部小说吗?潜台词似乎是:我一年又快又好地拍一部电影有什么问题吗?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写作非常感兴趣。速度和创造力都相当令人满意。事实上,很难说写得快就意味着写得不好,还是写得慢就意味着写得好。这个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一般来说,很容易出现“胡萝卜太快不洗泥”的情况。至少对徐桂香来说,多看、多思考、少写,走得越来越慢,才有可能脱离已经很明显既定的故事结构模式和人物关系模式;可以使小说的语言更加精炼、丰富、饱满、和谐。变得更加空灵。等等。如今,多一少一对徐桂香来说意义不大。作为当代军事文学的领军人物或榜样,他应该有自我要求和责任精神。总之,希望徐桂香放慢脚步,增加难度,减少产量,提高质量。他不仅要立即打造斧头谋生,还要努力锻造莫邪这个传于后世的大将。 【历史天空小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2 11:40 , Processed in 0.0631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