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回复: 0

盐:生活滋味的代表,民族国家发展的关键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075
发表于 2024-11-12 21: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云:“开门前要做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一个“盐”字,代表着生活的味道。就像从古至今,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盐一样。如果没有盐,再好的美味也会瞬间变得索然无味。

说起盐焗鸡,广东的一道著名美食,它采用客家的烹饪方法,使用食用盐,最大限度地发挥鸡肉的风味。对于习惯吃泡菜的韩国来说,腌制大量的泡菜不仅可以给本身增添蔬菜,而且可以长期保存,这离不开盐的贡献。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盐关系到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发展。比如,国家一直对盐业实行垄断,许多地方的居民因盐而聚集,成为人口密集的名城。

例如四川自贡,清代时因产盐,人口达50万至60万。积私盐的人们发家致富,成为富商。

扬州以淮扬菜闻名,是中国古代海盐储量最多的地区。全国各地历来都有种植淮盐。康干盛世时,有“天下盐税一半在盐,天下盐税一半在淮”的说法。

可见,扬州出名,不仅是因为三月的烟花,也不是因为风靡全国的淮扬菜,而是因为盐。

盐是用来洗水果的,盐是用来杀菌消毒的。就连老话说:“我吃的盐比你走的盐还多”。可见盐的重要性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 。

那么盐在人类日常生活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为什么人类要吃盐呢?野生动物不需要吃盐吗?

动物真的不吃盐吗?

首先我们普及一个常见的误解。有些人认为动物不吃盐。这是否意味着所有有皮毛的哺乳动物都将盐视为毒药?

然而,你想的只是,其实动物是需要吃盐的,只不过动物不像人类那么缺盐,而且它们长期吃高盐食物。

就像人类缺水就会口渴一样,动物没有盐也会陷入绝境。

很早以前有一个科普节目,讲的是一位年长但经验丰富的放牧老爷爷,他放牧了很多头牛。爷爷养的牛不仅肉质鲜美、口感好,而且可以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自由走动、在山里吃草。甚至没有出现牛“离家出走”后失踪的情况。

主要的控制秘密就是老者手中的盐。起初,牛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回家吃盐。随着时间的推移,牛回家后学会了要盐,因为它们需要补充体内的微量元素。他们甚至记得回家。道,这就是爷爷能放牛而不失牛的原因。

野生动物如何获取盐

当然,除此之外,野生动物也必须消耗盐。猴子经常抓挠同伴的头发,然后把它们塞进嘴里。你认为猴子会互相帮助抓虱子吗?他们不是那么团结和友好。通常他们会在朋友的头发上寻找盐粒。同伴头发中的盐颗粒对于猴子来说只是钠的补充。

当然,猴子吃盐的方式在动物界被认为是干净卫生的。至于其他野生动物,则凭着自己的本事,学会了各种吃盐的技巧。接下来我就科普一下野生动物吃盐的几种方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而且相当美味。

先说口味不太重的吧。为了吃盐,动物会吃土。



当然,不是我们网上买的“吃土”,而是实实在在的吃土。由于地壳本身就是矿物成分,很多土壤都会含有一定量的盐分。比如,牛羊吃草的时候,如果没有人给它们喂盐,它们就会自发地“吃土”。

在热带雨林里,有一种蓝色金刚鹦鹉,它也是吃土的能手。尤其是在繁殖季节养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挖一些土给孩子吃,这样才能补充营养,茁壮成长。

另一种是吃动物尸体。

肉食哺乳动物在野外吃盐的最好方法就是吃它们的头发、喝它们的血。血肉中的盐分含量足以让野生动物补充微量元素,尤其是宰杀后趁热吃,对老虎和狮子来说岂不是太好了?

而我们常见的美丽却柔弱的花蝴蝶也会站在动物的尸体上“吃东西”。谁让热带雨林降雨充沛,把盐分全部冲走?所以蝴蝶会不择手段地获取盐。

最后一种味道很重,这也是野生动物在没有盐的情况下在野外生存的最后手段——吃便便。

其实,从动物界的角度来看,像人类这样不吃粪便的动物是很奇怪的。对于动物来说,粪便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在天灾横行、天不遂人愿的时代,动物常常缺乏食物。饿死不划算,就吃屎吧。

顺便说一下,粪便中会吸收一点盐。二次消化经济、环保、健康,性价比很高。

事实上,在野外,哺乳动物不需要太多盐来维持生命体征。由于很多动物的汗腺并不发达,它们代谢盐的方式不是通过身体毛孔出汗,而是通过肾脏合理代谢。如果大量食用盐,会导致肾脏损伤。

那么话又说回来,家养的猫狗是不能喂咸味食物的,那么它们是如何获取盐的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家养的猫狗平时都会吃猫粮和狗粮,猫粮和狗粮中都添加了一定量的盐,以保证毛孩子的营养和健康。

当然,也会有特殊时期。如果猫狗缺盐,铲屎官请注意,它们会舔你的。

没错,就是舔铲屎官。如果有一天你醒来,感觉脸上或身体的某个部位皮肤紧绷,那不言而喻,这不是你的猫或狗对你的特殊照顾,但很可能是因为缺盐!

人类是最重视盐的生物

与动物相比,人类对盐的喜爱胜过一切。从古代人们对盐的重视就可以看出,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人类吃盐的历史非常悠久。如果我们要关注人们食用盐的时代和时期,我们就需要通过考古学来研究人类的史前文明。

据谢氏考古研究,大约在几十万年前,人类在进化成今天的人类之前,在还是毛猿人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吃盐的意识。例如,生活在海边的猿类是最先体验到盐的美味和好处的人。

据说这是因为海边的火山爆发,烤好的动物被冲到了海边。



烤, 海边.

这两个关键词让人类祖先立刻意识到,煮熟的动物味道确实很鲜美,而且动物蘸了海水还有点咸味,是美味加分版。从此,生活在海边的猿猴们认识到动物应该煮熟并腌制食用。

在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中,最早对精盐的研究可以在罗马尼亚找到,那里的盐井旁边建有一座历史遗迹建筑。那座建筑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代盐厂。

早在公元前6050年,在新石器时代,当器具还不发达,一切都非常原始时,人们不仅学会了烘烤粘土,还用陶器盛装盐泉水,煮沸制成食盐。

所以我国对盐的重视甚至可以追溯到神话中的夏朝。当时,吃盐已经是人们的正常生活,但由于铁和盐不易获得,盐一直是国家垄断,长期作为财政税收而存在。

历史上充满了因盐而公然宣战的例子。

1158年,巴戈利亚公爵在萨克森与外界争夺盐税权。巴戈里亚公爵烧毁了主教曾经检查过的桥梁,并在自己的检查站建造了一座新桥,迫使原来的盐路改为自己的盐路。

当然,巴戈里亚公爵的这一举动也促进了一座新城市——慕尼黑的诞生。

英国历史上,一个名叫利物浦的小港口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的重要进出口城市,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是食用盐的转售地。作为食用盐的聚集地,这里商贾云集,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贸易的发展。

人类最早进行的制盐工作

最古老的方法是从含盐量较高的干涸河床或湖底刮取咸水晶块。由于生活在海边的人们看不到海水干涸的那一天,他们依靠自然蒸发和阳光从海水中留下盐分。这是最早的制盐方法。

直到我国后世,人们才学会通过打井提取地下卤水来制取井盐,做出来的盐就是井盐。井盐的制作过程最为复杂,最能体现中国古代人的指挥能力。这需要非常锋利的工具来挖掘,然后将盐井挖到卤水层,然后钻穿竹子中的所有节,并将竹节安装在阀门上以吸水。最后用牛拉磨石将卤水提炼出来,精制成洁白的盐。

可见,人类对食用盐的喜爱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还非常重视。

人类为什么需要吃盐?

炒菜时不放盐会影响食物的风味。这只是因素之一。盐吃得太少的人确实会引起非常大的问题,比如呕吐、心跳加快等症状,甚至疾病。

人体内的水分约占整个人体的60%-70%。人体内的水一部分分布在血管中,形成流动的血液,另一部分则分布在身体组织和细胞之间。它们所谓的剩余组织液大部分会保留在细胞内部,以维持细胞的生存和平衡。

细胞、身体组织和血液相互交换,将一个部分转化为另一部分。当然,它们的转变并不是说只要改变就可以转移。就像在学校转专业一样,他们也需要媒介和机会。对于人体来说,这个机会就是盐。

可见,盐的存在,充当了人体内各种液体相互转化的介质。用专业术语来说,咸味盐的存在是用来调节人体水分平衡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2 11:47 , Processed in 0.0622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