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0

核心用户与普通用户的区别及获取方法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884
发表于 2024-11-12 17: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沙龙精选产品菜鸟汇()

1.什么是核心用户?

在谈论种子用户或核心用户的获取之前,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他们与普通用户的区别:核心用户是指能够“发芽”、有潜力长成参天大树的用户。参照引爆点的个性规律,对产品产生积极影响的用户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专家:你可以将其视为愿意为产品分享内容的种子。一个典型的特点是,他们往往不是被动地获取信息,而是主动收集一手、二手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比较,然后毫不犹豫地分享到产品上,让更多的人使用。的人知道。就像我和脉脉的关系一样,自去年11月以来,我在脉脉专栏发表了49篇文章,获得了3314个点赞。

2)联系人:这些是可以传播产品的种子用户。他们可能不擅长创作内容,但他们认识很多人,而且他们能联系到的人绝对不限于某一几个领域,而应该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生活方式、甚至不同的人。国籍。一些特殊职业是人脉分布密集的领域,如互联网运营、微商、记者、律师等职业。

按照这个定义,我想分享一个我在腾讯某沙龙听到的关于“我有饭”的冷启动案例。该产品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关一静是知名投行的公关总监,认识各个平台的人。记者朋友们,所以我利用这些免费的媒体资源,经常邀请各个门户、杂志、报纸的记者吃饭。记者唯一要做的就是饭后发微信朋友圈,说这是和“我有饭”产品组聚餐!利用人爱表现好东西的人性,这种充分利用人脉的操作方法是不是很巧妙呢?

3)销售员:人脉帮助你让更多的人了解产品,而销售员就是说服更多人使用产品的人。推销员普遍具有积极乐观的性格。他们非常热衷于深入探索新事物。他们说话的时候脸上总是带着幸福的表情。他们对自己讲述的观点非常有信心,并将这种信心带到观众面前,善于与观众“互动”等。在推销员的影响和说服下,消费者会对所收到的信息印象更加深刻,并感到更加可信并愿意接受它。

本着务实分享的原则,小贤这里再讲一个案例。 2015年12月,他不仅负责管理天天果园的橙先生礼盒营销活动,还启用了业务员。例如,我的朋友小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推销员。他主动在自己的微信编辑学习社区发出邀请码,并亲自教大家如何兑换码。然后,平时冷漠的他就会主动关心你是否接受暗号。礼盒到了。因为我和他的朋友很多,所以12月的某些日子我的朋友圈基本上都被天天果园淹没了。

(天天果园橙先生项目)

以上是根据个体角色的规则来定义核心用户。不同的产品阶段对于这三类核心用户有不同的需求。运营部门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核心用户获取和保留策略。

早期产品的前期运营需要的是一个专家,一波愿意分享、互动的“无聊”用户。马化腾在香港大学公开演讲时透露,一开始没有人用QQ聊天。为了留住用户,就得跟他聊天。有时他还得换头像,假装成女孩,才能让社区显得热闹。产品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的销售人员和人脉。这些人通常可以通过意见领袖中介平台找到钱。当然,也可能有人被你的优质产品所吸引,免费帮你宣传。

(学会根据实际产品阶段选择核心用户)

接下来我会结合我在小红书和百度贴吧的运营经验,加上我看到的一些好的、可以实施的方法,谈谈如何获取核心用户。如果有老同事看到了,大家都会笑。 。

2. 如何获取核心/种子用户

我会把我在这篇文章中看到的童鞋分为两类,一类是男款,一类是女款。当然,这种分类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但现在最适合这个主题和情况的分类应该是成熟的产品。运营和新产品运营。

对于成熟产品和新产品的定义,业界并没有一个标准,我大概就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吧。用户数低于10万的产品称为新产品。它们的功能和用户都比较单一,属于创意测试阶段。销量超过10万的产品无论从功能还是用户结构上都属于成熟产品。在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开发了扩展功能,并拥有一定的用户基础。

新产品核心用户获取

与成熟产品相比,新产品想要快速获取核心用户。在促销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产品定位。只有这样,运营商才能知道从哪里获取核心用户,如何吸引核心用户。

(新产品精准定位)

初创产品的定位越精准越好。一句话,就是用什么功能来满足什么用户、什么场景的需求。小红书首版香港购物指南定位于为都市女性提供香港最新的商品折扣信息、商场及用户体验信息。母婴社区的产品定位是“用视频指导妈妈如何让宝宝吃得更健康”。短短一句话不仅明确了推广过程中可以用来外部获取用户的卖点,也明确了我们目标用户的属性。

①年龄:23​​-40岁

②性别:女

③收入:中上阶层

④兴趣爱好:育儿

⑤身份:母亲

⑥其他:宝宝相关饮食话题

⑦常用论坛:宝宝树、辣妈帮、妈妈帮、摇篮网、崔玉涛、凯叔

(要获取更多用户属性信息,可以对目标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和研究)

好了,搞清楚种子用户是什么样子之后,新产品运营就可以开始用下面的方法来获取了。这是我在冷启动时使用的。有些结果很好,有些结果一般。我建议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它们。尝试一下。

1)创始团队

考验熟悉策略、考验性格的时候到了。既然创始人敢做这个产品,那么他在这个产品所服务的领域里肯定会表现出色,至少会有一定的用户积累。经验分享平台“大嘎说”创始人何志忠先生在互联网行业从业十余年。他拥有成功的产品,达到了大明星的水平。因此,他能邀请到产品的核心用户基本都是互联网公司的总监级别。多于。

作为普通运营,通常可以参加核心用户聚集的各种活动,多和他们出去聚会,在需要的时候使用这种熟悉策略。只要你的产品不让人觉得廉价,发到微信发个群,说明一下你的产品特点和服务,说一些煽情的话,连普通朋友都会支持。

2)社区平台

社区产品使用内容来生成用户之间的在线互动。当你去这样的产品找人的时候,你可以通过一个用户发来的内容来判断他是否值得你花时间去挖人。知名跨境购物社区冷启动 我和小编经常去一些社区寻找用户。小编经常去55bbs、等女性社区,我则更多去豆瓣、新浪微博、QQ群等社交和社区功能。兼具两者的产品。

(QQ群挖掘用户截图)

这个方法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做好的人却不多。我平时活跃于互联网从业者社区,所以经常收到新产品的邀请。比如,我在知乎上收到很多私信,我截获了其中两条邀请。我忽略了第一个,但我回复了第二个并免费与他们分享。从文字中就可以看出具体的区别。

某招聘网站的邀请函清楚地说明了新产品的功能和服务、我需要做什么以及大致的操作流程。它告诉核心用户,如果你来到我们的平台,你可以享受免费的招聘职位推荐福利。最后别忘了在最后提一下赞扬用户的专业精神和对合作的期望。

(知识分享平台邀请)



(来自招聘网站的邀请)

3)物质激励

当明确需要核心用户为新产品做出哪些贡献时,利用物质激励也是获取用户的好方法。新产品冷启动时,可以找一些专家或者兼职人员来做任务,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提供物质奖励。 2013年,某知名跨境购物社区在内容制作上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虽然效果不是很持久,但还是解决了冷启动阶段内容不足的问题。当时我也用同样的方法从社区招募评论志愿者,营造活跃的社区氛围。

4)组织合作

如今,社区越来越流行,许多有着相似兴趣的人开始组成团体。无论是在社交网络上还是线下聚会,他们在聊天后都会选择“嘿,我们加入一个群组吧”。在邀请核心用户的时候,如果能通过一个典型的种子用户找到他的组织,并获得他们的支持,相信整体的获客效果会事半功倍。

(PPT组织善于集体加入)

行业内导师的发展速度相当不错。已完成成都、武汉、宁波等一二线城市的覆盖。依托国科的声誉和经营童鞋的精细化服务,批量引进了众多高素质专家。 。

这里有一个案例,方法类似但效果一般。百度知道,专家在2014年也批量介绍了我们的PPT团队,但当时操作比较粗糙,没有做这样有竞争力的服务后续。后来我们PPT组我连问题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才输了。

成熟产品新项目用户获取

随着产品的不断迭代,功能也会越来越多。为成熟产品创造新功能,为初创公司创造新产品,都是利用某种功能的特定服务来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但在成熟产品中添加新功能的运营优势在于,已经有大量免费且相关度高的用户等着你去挖掘和获取。因此,除了利用新产品精耕细作的方式,还可以利用新产品精耕细作的方式来获取核心用户。下面两个选项。

1)成熟产品的招募

场内渠道为显着位置发布招聘文案、成熟产品的推送、弹窗渠道,场外渠道为产品相关的EDM和新媒体渠道。运营要做的就是申请很多职位,写好项目的介绍,核心用户需要做什么以及能得到的好处,最后打包招聘页面。

(贴吧内容达人招募)

2)用户推荐

成熟产品招募的核心用户不一定是最好的。有时候优质的核心用户往往来自于用户推荐,因为他们在产品里呆的时间比较长,比操作更了解整个产品。谁掌握的信息最多、最具吸引力?力量。就像我通过阅读贴吧内容来招募志愿者一样,用户经常在贴吧上针对某个类别进行交流。他们最清楚谁是这个方向内容的真正掌握者。他们推荐的核心用户质量更好,动力更足。甚至更高,包括我现在成立的社区运研俱乐部,后来推荐的会员效率都很高。

对于需要开通用户推荐入口或者策划核心用户推荐活动的运营来说,果客的专家推荐相当不错,可以作为参考。

(行业专家邀请)

3)数据挖掘

随着产品用户数量的增长和功能的成熟,技术将逐渐开始投资于用户的底层数据架构。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发帖数、评论数、分享数、点赞数、文章数等)进行操作,发现产品的核心用户。但这是纯粹的技术方法,不会给出深入的解释。

以下为核心用户获取情况总结。对于运营来说,有两个事实是不能直接面对的:

首先,真正的核心用户大部分不是你邀请的,而是被优质产品吸引的。小红书运营初期邀请的用户浪潮在产品推广后出现了分化。相反,是被各种渠道的内容和产品调性吸引而坚持分享内容的核心用户。其中,有数位神灵。级别用户真正带动整个社区的UGC;

其次,时间和任务是检验用户是否核心用户的最佳衡量标准。我当时在贴吧招募的志愿者在我离职后仍然保持着联系。我称他们为“肥皂队”,没有一点节操意识,他们总是蠢蠢欲动。我的新产品的核心用户。

3、核心用户运营策略

核心用户的运营需要从大板块跳到小板块进行用户运营。核心用户运营的本质仍然是用户运营,其实际策略不会改变。

“用户运营是为了实现某种运营目的而与用户最相关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可以做出可执行的策略组合。”

根据我自己的实践对“用户操作”的定义可能有点绕。我会有意识地解释定义中的三个关键要素。

1)运营目的:引入新产品、留住新产品、促进活跃度、转化消费。

2)用户思维。在考虑实现某种商业目的的具体运营策略时,会优先考虑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吸引新用户的目的,用户运营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渠道运营的广告。相反,我们正在思考如何利用产品的现有用户来吸引新用户。比如类似于前段时间火爆朋友圈的用户增长工具。本质是通过老用户拉新用户的运营策略。

3)策略组合。在用户的思维下实现某种操作目的有多种策略。我们以新招聘为例。除了战略性的新招聘活动之外,其实还可以通过高质量的用户在线访谈或者KOL的微课程来进行。引入新用户。

为了方便大家通过用户运营实现业务目标,给出了根据实现某个运营目的所需的用户数量和用户参与时间长短的解决方案决策模型,帮助大家在正确的时间。战略。

(用户操作决策模型)

结合这个用户运营决策模型,我收集了行业内常见的用户运营策略。可以通过模型中的用户量和参与时间两个维度来确定适合当前产品的用户操作方式。

1)社会策略

也叫用户集中运营,是将用户引入微信群、QQ群以及产品自带的IM群聊工具进行针对性管理的一种手段。适合需要用户数量较少,但必须长期参与并能够快速与用户沟通的运营​​目标。早期社区负责内容生产的核心用户可以使用社区管理。他们数量不多,但需要为社区持续输出内容。有时为了时效性,他们需要能够快速传递出与产品一致的热点话题。给他们。

2)推动策略

有些运营目的的实现并不需要用户花费时间和深度参与,只需要用户意识到即可,比如优质内容推送、功能优化通知、平台公告、消息提醒等。作为消息推送用户运营者,您需要了解消息推送渠道的基本属性。

推送渠道分为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内部渠道包括推送、弹窗、通知中心等。外部渠道包括邮件、短信、邮件、新媒体等。运营需要根据消息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选择不同的渠道。对于产品服务器迁移或升级等重要且非常紧急的消息,需要使用推送、短信甚至全渠道同时推送信息,这样就需要提前做好数据备份。或者可以尽快告知业务运营用户。

3)活动策略



当运营目的是为了让用户产出更多内容或者参与品牌传播时,通常运营会选择策划活动、提供增值服务折扣以及交换实用礼物,然后制作弹窗和首页活动核心用户的展示和定位。推送需要尽可能多的用户参与这个时间段的活动。

下面以百科校园核心用户的操作为例。他们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大学用户完成高级用户布置的各种任务,比如“30天内完成100万张动物条目的图片”的要求。这是一个需要大量大学用户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任务。于是这个时候,百科用户运营就萌生了策划一场关于保护动物的公益活动的想法,通过有奖和线下公益活动来动员大学用户的贡献。

(百科校园“你好地球”活动)

4)产品策略

这是一个例子。点赞是用户之间成本最低的互动方式。无论喜欢哪一款产品,这种互动对于提高分享用户的积极性以及产品的互动率都非常关键。创业13年的小红书一直希望通过增加用户点赞数来提高内容分享者的积极性。当然,也是为了让整个社区的交互数据变得更好。当时我们策划了一个社区PK活动,增加点赞数或者内容点赞量。虽然效果不错,但是活动一停止数据就急剧下降。感觉如果不进行活动,效果就会停止。

规划活动是一种方法。其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放大点赞按钮或者在产品层面给予它更好的定位。早期,小红书在新版本的显着位置展示了点赞按钮,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整体点赞数。随着新用户的增加,点赞数迅速翻倍。

(用户运营产品策略)

最有效的用户操作是移动产品,但你不能因为想移动产品就移动产品。前提是你想要达到的运营目的需要大量的用户持续去做。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两届会议的需要,让用户对代表提案进行投票,这并不是一项需要社区用户长期参与的运营活动。为了节省开发成本,可以用H5页面来实现。

这里再举一个我经历过的移动产品用户操作的例子。当时贴吧看贴吧就是为了提高新用户的留存率而创建的。项目开始前,前辈们总结了一个用户留存的规律:进入特定酒吧的用户留存率要高于未加入酒吧的用户。也许也是基于这个规则,当时领导力测评项目的一个绩效数据就是阅读帖子并进入内容登陆栏的用户比例。

一开始,转化率数据惨淡。除了贴吧本身的新用户留存率较低之外,还有一个功能性的原因,就是贴吧的入口放在了文章的底部。想想阅读文章吧。其中有多少能让你坚守到底?

因此,在后续的功能优化中,我们对产品做了一些改动,将落地吧的入口放在了顶部,削弱了笔者的推荐。由于该项目对于留住新用户做出了很大贡献,看帖现已成为贴吧客户端的首页。更厉害的是贴吧里的源码帖子是直接推荐的,相当于用户自己去贴吧看内容。

4、核心用户留存方式

作为能为平台生产内容、带来品牌和用户的核心用户,他们自然更加注重留存工作所需的精细耕耘。知乎上的刘璐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曾经在一个网站做过种子用户,我说一下我的经历。我进入那个网站的时候是通过豆瓣进去的,后来成为种子用户后,我在2008年给他们做了一个小调查。 ,40%的用户来自豆瓣,所以你知道,如果你想找到种子用户,你就得去你的目标用户喜欢玩的网站。

第一天我在上面发布了三篇内容,第二天其中两篇就上了首页。我写了12篇文案,其中2篇被选中在网站首页展示。进入网站2个月后,我和他们的经营者见了面,聊天,吃饭,看展览,还送纪念品。嗯,还有老板们写给我的话。三个月后,他们把我的介绍放在网站首页,并在那里呆了一个月。

我每次发布内容,网站的运营者和编辑都会过来点赞。它让我感到完全陷入了混乱。后来我继续生产内容,每月3篇,直到2010年。完全怀着无限喜悦的心。

现在你已经掌握了,使用你可以使用的一切资源在你的心中留下种子,让他们从你的网站得到赞美和朋友。与他们深入沟通,不敷衍、不做作。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增长期和衰退期。 2010年以后,我基本不再制作内容,但此时,网站已经有500万注册用户。 2008年底我报名的时候,只有1万人。回顾历史,能像我们这样照顾老用户的心,实属难得。所以你知道,种子用户一直在为你做良好的口碑传播。如果你不相信,就看看吧。这个网站的名字叫虾米。 ”

作为很多平台的coder,我在脉脉、馒头商学院、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平台也享受着和刘路老师类似的待遇。作为谢意,他们还需要提高自己的声誉。我们计划重点以麦麦和馒头商学院为例,谈谈如何留住核心用户。

1)内容推荐

每次我在公众号上写完文章,我都会把它移到麦麦,然后习惯性地将链接给麦麦内容管理员,他也很默契地推荐我在网站上的内容。现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我已经更新了52篇文章,阅读量超过50万,点赞近3000。更重要的是,每天都有很多互联网人加我,包括我现在交流比较多的人。搜狐汽车前总编辑李浩认为,菜鸟汇产品公众号的很多订阅者来自脉脉。

(麦麦推荐我的内容)

2)多对一操作

核心用户是产品的深度玩家,对内容和活动、新产品功能和问题的反馈需求更大,需要运营和深度服务。现在当我在微信上搜索“脉脉”这个词时,会出现5个人,包括内容、KOL、活动、新媒体运营,帮助我更多地享受这个产品。如果你需要和麦麦合作,我可以帮你转达。我愿意与您分享我的一些多对一操作护理。

3)情感关怀

可能是因为我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在脉脉写文章了,所以还没有收到他们老总的信,不过过年的时候确实收到了他们寄来的笔记本。在情感关怀方面,不得不赞一下馒头商学院。联合创始人在隆冬的时候去了上海,送了我一本文艺日历和一支钢笔,让我看起来很有文化。

(馒头商学院给码字王的新年礼物)

4)马甲互动

马甲又称水军。它们的产品价值有两个层次。首先,新产品可以利用它们来营造活跃的产品氛围。其次,它们可以用来与核心用户进行交互,即为核心用户创建内容。刘璐老师感觉自己每次发布内容都会得到运营者、编辑、用户的掌声。 (马甲的操作文章可以在公众号“产品菜鸟汇”回复关键字“马甲”阅读)我目前还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不如在评论区给我好评,让我感受一下?

5)线下体验日

如今,大产品更喜欢在周年纪念日组织核心用户一起庆祝生日。作为小公司,可以策划线下产品体验沙龙。小红书在2013年底做了一件线下的事,当时用户数量还不是很多。产品体验活动主要邀请一些内容专家分享他们的香港购物经验,让真实用户提供产品优化建议。虽然场地是一家普通的咖啡店,但是整个活动的气氛还是相当不错的,有热饮和小甜品。 ,每位前来的用户都获得了定制口罩。

6)个人品牌推荐

在产品的显着位置暴露核心用户的个人信息,帮助他获得更多的关注者,比如新浪微博大V的推荐,每个人都是产品的专栏作家,都是行业专家推荐的。当然,合格的产品可以有基于核心用户的内容栏目。知乎世人,以及我们在贴吧策划的15年大牌党访谈,都是对贴吧核心用户的深度访谈,并且免费给他们最好的。网站上的推荐位置。

(贴吧核心用户专访专栏-大牌聚会)

7) 标志/证书

自从飞行员执照、导演名片、结婚证……在我们的朋友圈流行起来后,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喜欢炫耀。利用这种心理为核心用户创造稀缺性,让他们感觉更有价值。如果有技术支持,可以为核心用户制作特殊奖牌。在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童鞋们也可以为核心用户设计一些荣誉证书,以肯定他们对社区的贡献。

(百科全书发给百科全书校园大使的任命信)

以上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总结为“获取产品核心用户的7个技巧。学会使用4种类型的操作策略和7种保留方法,以允许核心用户为产品做出更大的贡献。”经验共享,共同的增长,更多的核心用户获取和操作策略,欢迎更多实用的操作来补充和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5 14:52 , Processed in 0.1375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