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中原农谷建设:河南牢记嘱托,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新担当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813
发表于 2024-11-10 18: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原农谷”建设,让河南再次走在时代前列!

河南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河南粮食生产。 2014年5月,他在河南考察时告诫,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粮食生产的优势和王牌; 2019年3月,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时,河南代表团要求河南稳定粮食供应。2021年5月,在考察南水北调中线首长时在河南南阳项目考察时,他指出夏粮丰收,全年经济有底,强调要坚持农业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从培育好种子。

河南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大国”粮食生产放在心上、放在肩上、放在工作上。

近日,河南省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建设规划,围绕国家种业和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实施创新驱动和优势再造战略,打造“中原农谷” ”共享要素、协同创新、具有独特的品牌优势。打造千亿级种业和粮食产业集群。

如何打造“中原农谷”?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王凯为组长的“中原农谷”建设领导小组。 “中原农谷”以国家农业创新高地建设为引领,以郑州与新疆一体化发展为引领,实施“一核三区”发展战略,打造种业创新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促进农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重塑要素集聚的创新环境。

未来的“中原农谷”会是什么样子? “中原农谷”如何助力现代农业省建设? 4月23日,记者采访了河南农业大学校长解小雷、副校长康向涛、郭天才教授等7位农业种业专家。

专家坚信,河南将成为种业强省和一流的粮食科技创新高地。中国的饭碗一定能装更多的河南粮!

4月18日,在荥阳市优质小麦种子示范田,农技人员正在进行麦田管理工作,为今年夏季小麦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杨正华 摄)

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中原农谷”建设贡献力量

解小雷(“中原农谷”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

《中原农谷》建设规划提出,打造“四大中心、两大示范区”,打造国家农业创新高地。 “中原农谷”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解小雷表示:“这对河南农业大学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解小雷介绍,河南农业大学长期以来扎根中原沃土,致力于强农振兴农业。为社会培养了30万余名高级农业人才,产出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建成了一批国家级、国际级研发平台,与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共存、共振。振兴。特别是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决肩负粮食安全重任”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历史机遇,高位谋划发展,聚焦创新源泉,抢占先机。主战场,布局郑州、许昌、信阳、海南等科研基地,着力融入“中原农谷”建设,先后在新乡市原阳县建设河南农业大学。计划“现代农业科技研究实验基地”、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实验示范基地建设目前进展顺利。

“两个基地的建设和运营将与我校共同牵头的省神农种业实验室和龙湖现代免疫学实验室建设有机结合,与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 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教育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国工程玉米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内外多个科研机构的运作研发平台有机融合,形成“学科-学院-平台-基地-人才-团队-项目-成果-服务”多要素集聚耦合、良性互动、系统成长的创新生态和办学形态,有利于与中原农谷众多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深入合作、协同创新,必将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重要平台支撑。”解小雷说。

解小雷表示,河南农业大学将更好发挥在现代生物技术、分子育种、“种畜、种苗、菌种”研发等方面的优势,为我省建设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我省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技中心。战略科技力量队伍发挥引领作用。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河南农业大学有基础、有能力建设好、运营好两个基地,打造河南农业大学品牌”。建设‘中原农谷’,为中原大地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中原农谷”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促进畜禽种业发展

康祥涛(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专家、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养殖业是农业经济中最活跃的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畜禽产品消费国,也是畜产品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动物种业位于畜牧业产业链的顶端,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发展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养殖业的实力。据估计,动物物种对水产养殖产品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0%。

据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专家、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康祥涛介绍,河南农业大学家禽团队对本地鸡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进行研究,保存了23种鸡种质资源。地方特色鸡种质资源及引进品种5个。专注于鸡育种和制种技术,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1项,在鸡优良地方性状发现、种质资源创新、保护利用技术体系创建、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优势。品种。

在肉鸡养殖领域,河南农业大学家禽科研团队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全国领先,研发出三高绿脚黄鸡3号、豫粉1号产蛋鸡2个国家审定新品种母鸡,都是农业农村部推荐的。 。

康祥涛说,“当前,畜禽种业科技创新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原农谷’以国家农业创新高地建设为引领,立足新发展阶段,瞄准世界前沿,围绕国家种业重大战略保障需求,实施创新驱动和优势重塑战略,整合创新资源,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企业,为推动畜禽种业发展,建立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种业更高水平的技术自立、自力更生,为河南建设现代种业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种子是农业的“筹码”。中国的饭碗里一定可以多装些河南的粮食

郭天才(河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国家以农业为基础,农业以种植业为基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有生命的、不可替代的特种农业生产资料,是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内在因素,是各项先进农业技术的核心载体。”河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才表示,种子对于农业增产发挥着巨大作用。无论是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还是未来农业,都离不开种子。种业已成为世界农业竞争的制高点和战略重点。 。

郭天才认为,河南是农业、粮食生产大省,也是育种、繁殖、用种大省,但还不是种业强省。省政府近日印发了“中原农谷”建设规划。 “这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农业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实施新发展理念,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聚焦国家种业和粮食安全重大科技需求,实施驱动创新、再造优势重大举措。”

“可以预见,‘中原农谷’的建设运营必将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农业科技自力更生提供有力支撑,为河南加快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现代农业省”。郭天才说,习近平总书记向河南提出“要肩负起粮食安全的重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一定会有新成就、有新贡献”,“粮食生产是优势,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王牌”。殷切的指示和殷切的期望将落到实处。 “中国的饭碗一定能装更多的河南粮,中国的粮也一定能装更多的粮。”更多中国‘芯’将被使用,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将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我们有信心建成第一个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出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小麦新品种。

王道文(河南农业大学教务副校长、农学院院长)

河南是粮油作物生产大省,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供应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河南省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等粮油作物育种技术发展迅速,较为先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培育了众多优良品种,保证了种源自主可控。

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农学院院长王道文表示,河南小麦品种已经历8至9次更新,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品种普遍具有较好的高产稳产性状。但河南省粮油产业建设仍需加强,特别是规模化经营程度和市场占有率有待提高。河南粮油作物育种技术也有必要结合基因组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科学等新技术,向更加精准、便捷、高效的方向发展。应尽快建立智能化分子育种体系,促进种业跨越式发展和发展。为粮油作物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更好的品种支撑。

建设“中原农谷”是推动河南省尽快发展成为世界级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的必要举措。河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是“中原农谷”建设的主力军之一。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河南农业大学将独立或参与“中原农谷”多个功能模块建设,特别是牵头建立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国际领先的小麦科技创新高地。 。 “在国家、省政府和同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信心建成首个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产出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极具应用价值的小麦新品种。为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河南高水平现代化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解决种业瓶颈问题由常规育种强省向生物育种强省转变

唐继华(河南农业大学教务副校长、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6.5亿亩,杂交种子利用率达98%以上。因此,国内外大型种子公司的主营业务基本包括玉米杂交种子的研发和运营。近年来,隆平高科、登海集团等国内大型种业公司不断加大在玉米种业的主业。他们在玉米主产区部署了研发中心、检测站和销售团队,国内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地位。

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唐继华表示,与国内大型玉米种子企业相比,我省大部分玉米种子企业规模较小,研发投入和科研创新不足。生物育种技术能力薄弱、运用较少,导致新品种选育效率低下,大部分品种市场竞争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玉米种子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原农谷》建设规划明确提出,着力建设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世界一流的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平台,全力打造神农种业实验室,打造引领生物育种创新的新高地。种业发展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航母”集群;并提出到2025年种业产业化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打造小麦、玉米等优势作物产业技术创新高地,培育全国十强种业企业之一。 ,为河南种业发展制定政策、提供思路、指明方向。

唐继华认为,“‘中原农谷’建设将有效提升我省在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原始创新能力,解决核心种质创制、关键基因发现等问题。高效育种技术建立。”解决产业瓶颈问题,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调动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和人才。人才和技术向企业转移,将推动河南从常规育种强省向生物育种强省转变,培育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为实现种业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确保种源自主可控,全面提升我省种业国际竞争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注入新动能”。

及早谋划,大力推动融入“中原农谷”整体发展

尹桂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河南省是农业和粮食生产大省。 2021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16158.5万亩,总产量1308.8亿公斤。面积和产量均约占全国的1/10,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536.04万亩,总产量760。5.6亿公斤,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玉米种植面积5780万亩,总产量410.36亿公斤,居全国第四位;花生种植面积1892.7万亩,产量118.9亿公斤,居全国第一位。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对全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挥了核心而重要的支撑作用。多年来,我省一直是全国育种、繁育、制种、利用的重要省份。”种子供应。”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殷贵红表示,“十三五”以来,河南小麦、玉米、花生产量全国领先。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统计,全国推广小麦前10名品种中河南占4个,玉米推广前10名品种中河南占3个。花生推广区前10名品种中,河南占5个。但目前我省育种创新与全国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种苗基地建设水平不高。

尹桂红介绍,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实验示范基地一期建设项目已启动。为提高小麦科技创新能力和基础条件,河南农业大学自筹资金完成了新乡平原示范区3000亩田间试验用地的长期租赁。 100亩建设用地及相关审批手续。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五化”标准,建成农田方沟相连的高标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示范基地。该基地预计将于2022年7月开始建设。

尹桂红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河南农业大学以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平原示范区实验示范基地和国家“2011计划”现代农业科学和科技研究基地作为两大抓手,及早启动计划,大力推进,充分发挥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种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转化等方面的优势。科技成果。以建设“中原农谷”国家农业创新高地为引领,合力打造“四大中心、两大示范区”。

加强原创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金种子”

尹冬梅(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总产量居世界第一。花生作为主要油料作物,产量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50.5%,面积占全国油料播种面积的35.9%。花生消费主要用于榨油和消费,分别占总产量的51.6%和38.7%。河南省花生产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花生生产区,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三分之一。同时,花生经济效益高,产值和亩产效益均居全国主要农作物之首。

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殷冬梅表示,国家多次提出“建设科技强国、增强科技实力”的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础。”在“中原农谷”建设中,花生产业发展重点关注限制花生产业发展的关键育种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重点研究花生理想株型的分子调控机制分子设计育种花生新品种的优良花生种质资源。创造技术等工作。特别是结合基因编辑技术、花生基因工程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技术的“花生高效分子育种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优良花生新种质,为突破性品种培育做好技术和种质储备;聚合高产、优质等优良性状基因,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花生新品种,不断为产业提供“金种子”。

振兴种业,人才是关键。尹冬梅建议,“增强河南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的实力和地位,培养富有家国情怀、‘三农’情怀、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的现代种业优秀人才。”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让农业大学成为振兴民族种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宝库。 (记者 尹新宇 王晶 郭旭茹 通讯员 周鸿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20:06 , Processed in 0.0589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