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四川牢记总书记指示,全面发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004
发表于 2024-11-9 23: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月2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10万亩高标准农田核心区,“90后”农业职业经理人王灵丽正在指挥工人操作无人机喷施肥料。麦田。去年春天,王灵丽管理的小麦亩产超过400公斤,为周边地区最高。

不久前,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石一村公布了该村2023年成绩单:全年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收入6.7万元,再创新高。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开局之年。今年,四川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时的重要指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建设农业强省放在突出位置。定位,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加快建设宜居乡村、工业乡村、美丽乡村,持续推进农业全面升级、乡村振兴进展,以及农民全面发展。

“米袋”系紧,“天府粮仓”更饱满

“全省粮食产量达到718.8亿公斤,创26年来新高。” 1月22日,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去年粮食产量成绩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们热烈讨论:续 高增长是如何实现的?

洪范八政,食为第一。新时代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应作为重中之重,实施“压责任、建好田”相结合,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责任压——关键是用好考核“指挥棒”。去年年初,省层面下达了播种面积9500万亩、全年粮食产量715亿公斤等全年产量“硬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党政粮食安全同责同责考核。随后,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签署“任务书”,承诺年底前全额缴清账款。

省领导率先垂范。去年4月以来,省委书记王晓辉围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专题调研。一个月来,王晓辉深入成都、资阳等地实地了解粮食生产等工作中存在的矛盾症结,研究研判解决办法。

建设好农田就是保护和利用好生产粮食的土地。早在新时代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之初,四川就把建设“天府沃土”作为重点,全力拓展面积、提高质量、管理用途。去年,四川率先将耕地保有量纳入党政同责考核内容,采取“休假”、“退耕”、“流转”等方式开垦扩大耕地面积。废弃土地;一是四川全面启动“天府沃土”建设质量提升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加快。

数据呈现效果:去年,全省采取灌区、市县整合的方式建设高标准农田425万亩,实现了废弃土地的动态“清仓”。

肥沃的土地需要更多的食物。去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省级立法,并拟制定用途负面清单,再次明确“好地必须种粮”的利用导向。



与此同时,好种子、好机会、好方法、好系统也正在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去年9月,全国首个省级综合种质资源库——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天府种业万安实验室加速筹备;全省5.8万名农技人员常驻种粮第一线,构建了覆盖全省的农技服务体系;探索推广“以粮为主、经济协调”的轮作或间作模式,有望让粮农的“钱袋子”养起来。省级首次将种粮大户补贴分为丘陵山区和平原地区两类实施,更加精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压力传导、“五件好事”融合,支撑2023年四川粮食增产新动力。

搭建平台挖掘“土特产”“四川品牌”助力农业大省开拓新前景

“这不是问题。” 1月31日上午,面对客商的紧急订单,四川润兆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一一接受。自从“雅安鱼子酱”随着《农业调查》走红网络以来,李军每天都在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面对订单量的大幅增加,李军信心十足。

信心来自于公司所在地雅安天全县冷水峪现代农业园区。去年,该公园生产了世界12%的鱼子酱。

冷水鱼在园区“游”,创造出重塑世界版图的产业,这是四川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的缩影。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围绕“土特产”文章,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做大做强做优“四川品牌”特色产业,提高初级加工水平产区精深加工,拓展农业各项功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强化龙头、补充链条、发展业态、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行业的快速发展完全依赖于承载带。四川以聚集项目、资源、资金等农业产业发展要素为重点,以产业集群、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小镇为平台,推进农业现代化。去年,正式启动“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强化考核激励。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例,省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对新认定的省星级园区进行奖励补贴。去年,全省新建国家级、省级农业园区95个,产业集群21个,工业镇66个。在此基础上,我省布局建设30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1500多个现代农业园区。

2023年,以产业集群、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强镇为载体,四川将持续加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同构。四川“土特产”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产业融合发展动力更强。

去年,全省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200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产值连续三年超过1000亿元。除川茶外,川猪肉、川粮油、川菜、川牛羊等四川品牌产值已全面突破千亿元大关。随着国家层面三年“竹代塑”行动的启动,四川竹子产值距千亿元仅一步之遥。去年,全省油菜籽、生猪等15种农产品产量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去年前三季度,全省乡村旅游产值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增速创近年来新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蜀乡更加宜居、产业、和谐



1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红利活动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太平乡场镇举行。全乡6个村的村民现场领取分红70万余元。

去年,仁和区以启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和入围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为契机,在太平乡6个试点行政村共同成立集体经济投资公司,统一经营村集体资产,实现“资产多元化”。更大程度地振兴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类似的改革赋能,将加速四川2023年乡村振兴。在守住防止大规模返贫底线的基础上,全省全面振兴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推动乡村振兴。蜀乡振兴新步伐——

防止返贫制度更加完善。去年,我省建立了县村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对全省脱贫户进行常态化监测帮扶。围绕增加脱贫户收入和帮扶欠发达地区,去年中央联动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达到61.55%,带动34.7万户脱贫户年均增收约2200元。贫困。去年,四川重点针对全省发展基础最薄弱、内生动力最弱、历史债务最大的39个欠发达县,开展综合扶持,全力促进农业增收。

更多农村“头雁”正在聚集。去年,我们重点培育农村“头雁”,重点培育农民合作社主席、家庭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社会服务机构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等六类人员。市县各级和大农户。 1000 件。

农村更加宜居、宜业、和谐。 2023年,省委、省政府将学习运用“百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宜居乡村、产业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加快创建四川现代化打造功能齐全、设施齐全、特色丰富的村庄,开展1000个示范村培育工作。同期,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1%,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分别达到98%和65.6%。

乡村风俗文明更加和谐。去年,四川省首届和美乡村篮球赛(村BA)和第三届“和美乡村健康跑”示范活动相继举行,并启动了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征集工作。省政府正式公布四川省传统村落名录,同时明确了1165个入围古村落的保护责任和发展红线。

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既有表象,又有内涵,巴蜀乡村在乡村振兴中展现出更多“非常好看”的面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5 19:41 , Processed in 0.0913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