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0

正月十六送年习俗:1 要吃,2 要过,做 3 事,寓意新的一年顺心顺意人安康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586
发表于 2024-9-25 21: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月十六,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新年还没有结束呢!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还弥漫着浓浓的“过年”氛围。按照老传统,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十,元宵节、元宵节都是“过年”的一部分。过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过完年基本上就进入尾声了。不过按照传统习俗,有的人家还是要在正月初十之后过年,正六才是结束!

正月十六是民间“送年”的日子,所谓“送年”就是把祖先请回来拜年之后,在正月十六这天,要恭敬地“送他们回去”。关于正月十六送年的习俗,民间有“一要吃饭,二要庆贺,三要办事”的说法,老传统有其特殊性,寓意新的一年顺利、健康!

首先,吃

正月十六吃什么?我国很多地方,正月十六有吃“罗邓面”的习俗,所谓“罗邓面”,就是手擀面。为什么正月十六要吃面呢?

这主要和两个方面有关:首先,在很多地方,正月十六是“送年”的日子,送完年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彻底结束了,因此,在这一天,家里的长辈们会用吃面条的方式,告诉家里的晚辈,新年已经结束了,要专心学习、工作了!其次,在很多农村,有“点上饺子,放下面条,再拜年”的传统。“二十”这个说法,就是说,正月十三点上灯笼的时候,人们要吃饺子,正月十六熄灯笼的时候,人们要吃面条。

第二,

庆祝“旅游治疗百病日”

在民间文化中,正月十六是“除百病”的日子,所谓“除百病”即“祛除一切疾病”或“除尽一切疾病”。人们会早早出门走动,相信这样会在新的一年里把身体里的所有疾病都赶走,寓意健康长寿!

其实,“走病”是元宵节的古老习俗,有的地方是在正月十五、十六日举行,有的人甚至在正月十五晚上就出去“走病”,参加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沿墙而行,或过桥而行,或行至郊外,目的是驱除病魔、消灾避难。

度过“浪费日”

正月十六,旧时又称“濯饽日”,所谓“濯饽日”又称“濯饽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记载:《传灯录》云:‘耗磨之日,为正月十六日。俗以正月十五日饮食甚多,以十六日为耗磨之日。令僧人斋戒,亦是人之妄想。’原意是为防人贪乐失心,故设此。现今人于耗磨之日饮酒、杀人、作乐,皆不适宜。此日最好不谈事,以守道教戒律。’这段话的大意是,正月十五日人饮食甚多,故正月十六日需“消耗”或“耗”一点,以免沉溺于节日的欢乐与饮食。因此古人认为,这天要“不言物语,谨守道教戒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月十六的“蒿酉日”渐渐演变成人们饮酒作乐的“狂欢日”,已经离“蒿酉日”的本义相去甚远了!

做三件事

走在桥上,摸摸钉子

正月十六这天,民间有“走桥摸钉”的习俗。所谓“走桥摸钉”是“走百病”的衍生习俗,结伴出行,必过桥。过桥时,还有“摸城门钉”的习俗,相信这样可以驱除病魔灾祸,保佑一家人健康长寿!

舞旗花

正月十六这天,民间还有舞旗舞花的习俗,这种习俗在靠近河道的地方更为盛行,正月十六这天,人们会把家里的稻草和芦苇扎成一根长长的竹竿,然后把竹竿插进河堤,到了晚上,芦苇就被点亮了,人们开始拿着燃烧的火把沿着河边奔跑,远远望去,就像是舞龙的场面,十分壮观!人们相信,通过舞旗舞花,可以驱走瘟疫和灾难,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调情

正月十六这天,民间还有一项很有意思的习俗,就是“骂人”。骂人可不是随便的侮辱,而是有自己的规矩的。姑娘们会敲锣打鼓地挨家挨户“挑衅骂人”。每到一户人家,她们就站在门口,使劲地敲锣打鼓,直到这户人家烦透了,出来骂人,她们才会笑呵呵地去下一家人家。据说这样可以把新年里所有的霉运都骂走,带来好运!当然,这只是人们为了有个好的开始而制定的习俗,并不是真正的侮辱。

正月十六这天,人们辞别新年,老传统很有讲究,记得要“吃1、庆2、做3件事”,也就是吃落灯笼面、庆访百病日和消磨时光日、走桥摸水。这三件事是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寓意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做到: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3 08:40 , Processed in 0.06166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