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0

初中作文水平的体现与提升:刷新认知,摆脱困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586
发表于 2024-9-25 17: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中作文水平体现在哪里?

固有的模糊认知需要更新

我的一个朋友因为工作内容调整,需要写很多短视频文案,内容没有压力,对她来说也是熟悉的工作经历,但她总觉得自己的文案缺乏文采,对写作没有信心,苦恼之余,她一次次后悔初中时没有好好学写文案。

我对此有两点感受。

一是她在校期间是个很用功的学生,不是不愿意学作文,而是学不到什么,只能背一些好词好句来应对考试。毕业之后,那些好词好句她都忘了,作文能力好像也丢掉了。多年过去了,母校的作文教学还是老样子,一点进步都没有。就算时光可以倒流,她再回中学学习,她的作文也不会好多少!所以这件事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另外我觉得她对写作有一个误解,这个误解存在于很多成年人的头脑中,就是:写作就像骑自行车,一旦掌握了,就变成了一种物理记忆,一种本能,不用花脑力去构思,就可以直接写出来,而且很容易写出很棒的文章。

其实写作能力更像做菜,一部分是刀工、翻锅等基本功,另一部分是经验和策略,根据手头的材料和想要的效果,每次都要想好怎么做,想好方案。

第二种能力是烹饪出美味佳肴的关键。

然而,在对写作的认识上,现在的人普遍重视第一部分能力,而第二部分能力几乎被忽视。如果你写不出一篇好作文,你常常会把责任推到第一部分能力上。但即使你在第一部分能力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作文很可能还是写不好。这是初中作文学习中非常常见的情况。

其实,对于每天使用文字表达的中学生来说,大部分写作第一部分都还不错,重点应该放在培养第二部分。如果在中学阶段,我们每一篇作文都能想出好的策略,那么毕业之后,即便遇到新的文案类型,比如前文提到的短视频文案,我们也会根据这种文案类型的特点做好规划,慢慢积累短视频文案写作经验,而不是错误地把原因归咎于文字表达技巧。一旦这样归因,原本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就变得麻烦了。

原理讲完了,大家看看这篇优秀的小学作文,想想看,如果把它变成初中作文,你会有什么策略呢?

注意:

把学好作文的希望寄托在大量阅读上不是指导,而是指导的无能。

“考试”老师

自从妈妈给我请了这名家教后,我从心底里就对她不满,总想找她毛病赶她走。但我用尽了各种办法,都不管用。有一天,我正在苦思冥想,突然看到手里的数学辅导书。哈,我懂了,答案是“远在天边,却就在眼前”。

今天下午是她第四次教我,我很激动。上课的时候,我一直打断老师讲课,说有几个问题我听不懂。但她一直说要等我们做完练习再说。我心想:你觉得你能蒙混过关吗?我告诉你,你能蒙混过关,但你做不到。

扫清了练习中的障碍后,我又让老师帮我解答那些“看不懂”的难题,她爽快地答应了。大鱼就要上钩了!我暗自得意,我们数学老师以前教过这些题目,我都已经看懂了。第一、第二、第三题都教得很快。这时,我感觉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她脸上却挂着笑容。最后一道题好像难倒了她。她默默地握着笔,在那里写了很久。有时她画画,有时她用笔敲着脑袋。我一边走,一边哼着小曲。突然她跳起来,喊道:“这道题先做……然后……最后……”



看来我的计划失败了。

我先说一下这篇文章的优点。

这篇优秀的小学生作文除了文字流畅、生动之外,一些文笔和叙事处理也值得称赞。

首先,每一段的开头明显是花了一番心思去写的,而且确实写得很有节奏。

然后,叙事在剧情最关键的时刻戛然而止,并且对这个关键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凸显效果。

这两个都是很有意义的优点,在小学生作文写作中非常有效,也是很多对作文有兴趣的小学生可以想到和关注的点。

这篇小学生作文的主要特点是叙述比较外化,注重情节的精彩性。

作文中虽然也写了“我”的心理、老师面对难题时的态度,但其目的是为了完成一个生动的叙事,而不是着重于传达思想情感,所以叙事整体上还是外化的,这是小学叙事性作文的典型特征。

但初中记叙文却出现一种倾向,写得比较内敛,更注重作者内心的感受,外在的情节是否精彩并不重要。

这种小学作文中扣人心弦的情节,在初中生眼中已经失去了它的刺激性,但由于初中作文更强调内心的思想和感受,所以这样的情节在初中作文中也是可以写的。

我们来看看这篇作文的主题,它表达了对一位老师的感谢。

这个话题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都可以写,区别在于写作效果,小学作文注重生动性,初中作文注重深度,高中作文注重深刻性。

重点来了,这个材料在初中作文里该怎么写才能既深刻又美观呢?

或者说,我们能拿出什么策略,把这篇小学作文改写成初中作文呢?

我的建议是重点关注以下两点:

一是注重从内心去写作。



你不妨把这些事情写在你的回忆里。写回忆就是写你的内心。

还记得我反复讲过的“概述+详述”吗?概述是梳理一段人生,也是写内心的想法,前半部分的详述可以处理成概述。

另外就是注重描写人物形象。

这是一篇关于人物的作文,因此应该赋予人物一个形象,否则人们往往会感到效果不真实。

写形象,并不是写肖像,而是写与人物相关的、能使人产生情感的、具有感染力的画面。

对人物的欣赏,要表现在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中,当情感附加在画面上时,叙事效果会大大增强。如果你能将初中优秀作文与小学优秀作文进行对比,就会发现这也是初中优秀作文的一个特点,在小学优秀作文中是很少见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写出一个具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如何有效地实现这种“感染力”?

可以参考两种方法:

一是注重作风强的环境建设。

将人物形象置于具有强烈风格特征的环境中,如在风中、在雨中、在窗外等,会形成具有感染力的画面。

如果情节中没有这些特殊的环境元素,那么就写一下光线和空气,并使用一些情绪化的形容词,如温暖、炎热、安静等等。光线和空气将为你的叙事提供强烈的风格环境。

另一件事,就是写“细微之处”。

关注细节对于表达珍惜之情非常有帮助。

原因或许源于这样的人生经历:我们越珍惜、越欣赏的人和事,就越会细致地观察它们、记住它们。

虽然,事实上,我们对细节的描写很多时候都是基于想象而写成的,但我们想要的只是构图中的“珍惜”效果,而不用去考虑现实中是否真的观察到了这些细节。

如果你需要写作方面的帮助

可微信咨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3 08:45 , Processed in 0.06150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