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1|回复: 0

海燕艺术手法赏析:勇敢的精灵与不朽的形象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649
发表于 2024-9-25 14: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欣赏

勇敢精灵的不朽形象

——《海燕》艺术手法赏析

这是一首兼具散文描写特点和诗表现特点的散文诗,刻画了勇敢的海鸥的英勇战斗姿态,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们的不朽形象和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让我们来学习全文是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文章主题的。

1. 使用符号通过物体传达意义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象征的概念,象征是一种用具体的、容易联想到的具体形象来表达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法,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一定的抽象意义。就本文而言,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虽然俄国革命运动不断兴起,但是沙皇的反动统治还比较强盛,人民没有言论自由,因此作者就用这种方法来反抗统治阶级。



文本中出现的一切都具有象征意义,整个文本的象征意义只在形象中隐含而不表露。海鸥象征坚强无畏、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大海和巨浪象征革命高潮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太阳象征光明的未来;狂风、乌云、雷电象征丑陋软弱的沙皇反动势力;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各类害怕革命破坏自己舒适圈的伪革命者和非革命者。同时,这些象征意义随着形象的发展而逐渐深化。其中,海鸥形象逐渐完整,并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愈加生动突出;乌云和狂风则是最后的垂死挣扎。作品就这样动态地呈现出了20世纪初俄国局势的发展趋势,而海上闪电熄灭的场景则强烈地预示了反动势力的最终结局——毁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也由此显露出来。

2. 对比与对比,强有力的形象

为了表现海燕的勇敢和对风暴的渴望,文章以风暴前夕的海面变化为陪衬,详细描写了风暴来临前、风暴来临之际、风暴即将来临的三次海面景象,写出了当时斗争的恶劣环境,衬托出了海燕的勇敢。海燕的形象与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翔、恐惧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海燕的勇敢乐观。此外,风、云、雷、闪电共同来袭,凸显出海燕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令人感到英雄壮举、激动人心、催人奋进。

3. 优美的语言增强动力

散文诗独具特色,因为它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句子不分行,不押韵,但简练生动,优美动听。文中描写了海鸥的声音——从“叫”到“笑”;形状——“黑色的闪电”;“飞翔”、“刺穿”、“扫掠”等一系列动作,刻画了海鸥的速度、敏捷,以及它“直冲乌云”的矫健和勇敢。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使形象更加生动。全诗语言充满激情,扣人心弦,特别是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既是对革命风暴的期盼和呼唤,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战斗号召。

当时的形势决定了这样一篇充满战斗激情的文章很难在报纸上发表。正是文章中贯穿的象征手法,加上当时审查者的疏忽,导致《海鸥》一文最终刊登在了1901年4月号的圣彼得堡《生活》杂志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生活》杂志被停刊了。



春调革命宣言

——《海鸥》赏析

高尔基的《海鸥》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它犹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革命的宣言。在作品中,高尔基以高昂的浪漫主义激情和气势磅礴的艺术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中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客观景象,深刻地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形势,暗示革命风暴即将来临,沙皇专制制度必然崩溃,革命事业必然胜利。作品对“海鸥”——这位不怕暴力、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给予了最真挚、最热烈的赞颂。

《海鸥》的基本艺术手法是以景抒情,以景抒怀。正如高尔基所说:“用象征的形式,可以方便简洁地表达出你想说的话”,“你可以把很多思想内容注入象征之中”。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选择,赋予作品中的自然景观不同的象征意义,并运用隐喻、拟人、对比等艺术手段,使象征的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自然和谐。读者眼中虽然满眼都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但透过纸的背面,看到的分明是一幅革命与反革命的战斗图景。作品中的乌云、狂风、雷电,象征着沙皇专制,代表着黑暗的反动势力。 “茫茫大海上,风聚乌云”、“乌云越来越黑,越来越低,压在海面”、“像一团蓝色的火焰,在深不见底的海上燃烧”,这些文字分明描述了暴风雨来临前的自然气象变化,影射了黑暗势力的勾结,对革命运动的残酷镇压和最后的垂死挣扎。革命形势高涨,敌人的镇压愈加猖獗,但历史潮流不可逆转,革命风暴来临之日,就是反动派灭亡之日。同时,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目光短浅的资产阶级社会阶级和各类投机分子。面对暴风雨的来临,海鸥“胆战心惊”,“呻吟不已”,竭力逃窜,“躲进大海深处”;海鸭“呻吟不已”,被“隆隆的雷声”吓得“惊慌失措”;企鹅们也极其“愚蠢”和“胆怯”,以为“把肥胖的身子藏到悬崖下”就能躲过风暴的冲击。

这些动物惊恐、惊慌失措的状态,是资产阶级和改良派害怕革命、贪图安逸、只想保全自己的心态的真实写照。真实地反映了1905年前后俄国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态度。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无情的讽刺和蔑视。作品中,咆哮的大海象征着人民觉醒的革命力量,暴风雨象征着即将到来的革命红色风暴,太阳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海鸥象征着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光辉形象。作者以热烈的情绪歌颂着大海和海鸥。在乌云滚滚、白色恐怖横行的险恶环境中,与海鸥的胆怯、恐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海翻起“白色泡沫”、卷起“巨浪”、高歌猛进,以英勇的战斗姿态“冲上半空迎接雷霆”,“像一支金箭一样在自己的深渊里扑灭闪电”;“海鸥像黑色的闪电一样骄傲地飞翔”,“时而翅膀触及海浪,时而又像箭一样直冲云霄”,勇敢、热情、愤怒、快乐,“对风暴充满渴望”,“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大海主动与雷电搏斗,海鸥兴奋活跃,热切期盼暴风雨的到来,是革命人民和无产阶级先锋战士革命坚定性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生动体现。高尔基正是通过形象的对比与衬托,抑恶扬善,痛斥恶丑,歌颂美,才创造出了充满力量与美感、深刻体现时代特征的“海鸥”艺术形象,吹响了时代前进的响亮号角,唤醒了人民,鼓舞了人民勇敢地投身到解放的斗争中去。

从整体美感上看,《海鸥》既是一首色彩丰富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具有音乐节奏感和流动性的油画,融合了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展现了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文笔粗犷,气势磅礴,色彩厚重,情感激昂,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3 11:04 , Processed in 0.0567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