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4|回复: 0

新世纪福音战士新剧场版 序 动画原画集简体中文版来袭,带你回溯老宅们的作画史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9632
发表于 2024-11-8 09: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塔塔

编辑/六木

排版/由希

近日,简体中文版《新世纪福音战士新剧场版序幕动画原画集》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我们的作家塔塔君拿到样书后非常兴奋,决定为大家呈现一篇创意文章。 EVA历代大师的绘画史解析。”

01

画迷时代到来之前

相信大家都会同意,《新世纪福音战士》这部影响了很多后世的动画系列,是一个时代的注脚。随着《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完结》(2021年)的上映,这个持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14岁少年时代终于真正毕业了。

对于中国大陆的观众来说,今年出版的《新世纪福音战士新剧场版:动画原画集序言》(以下简称《原画集序言》)的出版,让我觉得这可能会让我们再次回到“有什么新鲜事?” “机会。

↓点击图片跳转购买链接↓

作为这次回顾展的起点,我首先好奇的是庵野英明在序言中的一句话:

“《原画册》在当时(2000年)看来是落后于时代的东西,但现在它可以作为一个项目出版,甚至可以连载,这真是一个好时代。” (《原画册序》P17)

“原画”一词,是指动画中绘制原画的一般过程。这里的原画不仅包括绘制动画的关键图纸,还包括(设计稿)等为整个动画画面和空间奠定基础的工作。 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出现了一批热衷于学习绘画的爱好者。后来,这些爱好者中有很多人从观众进入这个行业,成为原创画家。

如今,作品甚至动画师亲自出版商业原创合集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 2008年,当这本原画书出版时,庵野的言论不免让我疑惑,难道以前商业出版的原画书并不常见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上世纪的日本动画中,商业出版的原画集屈指可数。基本上都是原画师本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以个人名义以同人志的形式出售原作收藏品。

OVA《 A》(1986)原画册的发行是日本动画史上的重要事件。

《A计划》字面上模仿了成龙主演的《A计划》的标题,但故事却是一部关于身着水手服的女高中生拥有超能力的动作喜剧。不仅故事不合逻辑,就连原画也画得不好。充满原作动画师无拘无束的俏皮。

这部被说“绝对不是押井守和宫崎骏能做出来的动画”,果然受到了宫崎骏的批评,但它也被称为“动画师的动画”(角色设计兼动画监督森川雄二),然而,他的作品得到了绘画爱好者的支持。

本作是在日本动画第一次绘画热潮时期上映的。金田伊子、宇川佑研等一大批年轻而独特的原创动画师展现了他们的动画才华。专注于绘画和其他动画材料的杂志蓬勃发展。这个级别的动画爱好者都非常清楚原动画师的名字和风格。但相比于“画MAD”随处可见的时代,当时获取动漫原画信息的渠道并不多,学习绘画的甚至是少数。

庵野英明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最早的动画爱好者之一。在出道商业动画之前,他制作了大量的个人动画和真人视频作品。由于能力出众,他甚至跳过了动画行业。剪辑的步骤在《超时空要塞》(1982)中描述,《天空堡垒》(1982)直接作为第一个原创动画师首次亮相。随后,他还参与了宫崎骏经典作品《风之谷》(1984)中泰坦战士毁灭经典场景的原画工作,使庵野成为业界的佼佼者。彻底打响了自己的名号。

庵野曾隶属于制作《新世纪福音战士》TV版(以下简称“TV版《EVA》)的传奇制作公司“”,其前身是制作了两部超高水准的科幻片。短片大学生俱乐部开幕。

而这也是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标志,那就是受动画、专题摄影、科幻作品等影响的业余爱好者从业余爱好者转变为专业人士,制作出带有业余爱好者味道的商业作品。

当然,沉浸在20世纪70年代和1980年代的绘画热潮中,该公司的作品也表现出对原创绘画的重视,吸收、演变和改造前人的绘画风格。

同时,或许是在如此深入的爱好者的推动下,他们也热衷于分享自己的制作细节,因此他们的第一部作品——动画电影《奥尼亚米斯之翼》(1987)出版了《制作记录》 《典藏》记录了大量的制作资料,包括原画和设计稿。

后来该公司制作的6集OVA《FLCL》(2000)也出版了当时的原画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当前日本动画作品大量出版原创动画书籍潮流的引领者。

虽然后续的《EVA新剧场版》系列已经转移到庵野新工作室Khara,出版原画册的行为也不再特殊,但在打开这张《原画册序言》时我们还是能看到这一点。充满爱好者的简单分享精神依然延续。

就像庵野一样,尽管他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动画导演,但他仍然像一个业余爱好者一样进行创作。

02

为什么爆炸会成为一门艺术?

在动画中,特效绘画是指对水、火、烟等自然现象的运动进行绘画。

在一部动画中,角色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因此角色的表演和动作画总是引人注目,所以特效画往往就像一个配角。

参与动画电影《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The End》(2021),是一位擅长绘制特效的原创动画师。桥本圭史是一位擅长绘制爆炸特效的原创动画师。他参与了《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系列的四部作品,绘制了重要的特效场景,把他放在榜首也意味着特效在这部作品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桥本圭史曾在推特上表示,动画绘画是实验和实践。

在整个《EVA》系列中,庵野让他们尝试了特效绘画上的各种挑战。最终产品的摄影和颜色非常美丽和独特。这是只有热爱特效绘画才能制作出来的东西。庵野正男和正男庄一(特技监督,2017 年去世)甚至在片尾字幕中给了他一个前排座位,对此他非常感激。 *

《原画集序》的编排也证明了这一点。

↑点击图片跳转购买链接↑

这本原画书并不像其他作品的原画书那样以人物画为主要内容。相反,装备、机械、装置的设计和涂装以及特效涂装占据了重点。

翻几页就可以看到汽车的倒车动作并伴有特效。在这张以汽车为主角的镜头中,背景中有烟尘飘落、轮胎滚动卷起的灰尘等(P20-22)。

后面是几页各种爆炸特效的原画(P25-36)。



这种古怪的安排似乎很符合庵野秀明的“爱好”,因为机械和特效几乎贯穿了庵野秀明作为原画师的创作。

1987年“王力宇宙军”出品的电影《宇宙王》也是一部离不开特效的作品——应该说特效才是该作品的隐藏主角。也正是在这部作品中,庵野被授予“特效艺术家()”的称号。

本作是第一部作品,集合了这群动画、科幻爱好者的决心,要创造一个前所未见的新世界(这种无节制的创作也导致了制作成本的上升,票房可以不是收回钱,而是(为后人留下动画史上的杰作),讲述了一个文明和科技都已经衰落的未来社会,科学家和冒险家寻找古老的科学技术,克服各种政治和世俗的故事。克服困难,尽力建造火箭,飞向宇宙。最后,火箭起飞的场景不仅是该剧的高潮,也是这里所绘制的火箭起飞的高潮。庵野的舞动,伴随着火焰、烟雾、冰片和碎片的混乱舞蹈,成为了该作品最著名的场景。

动画研究员冰川龙介认为,《王力太空部队》的特效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利用图像的力量来感动观众,因为如果发射的图像平淡无奇,无论人物细节多么细致,观众将无法从未来的曲折中获得解脱感。

导演山鹿宏之试图从头开始构建一个想象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并不完全是一个追求冒险和异常的幻想,而是描绘了一个可以成为独立存在的日常生活。

因此,山鹿带领团队从头开始建立了这个世界的规则,包括杯子的设计不能与现实世界完全一致,也不能刻意追求奇怪的形状。它必须满足容纳液体的功能,但与现实世界不符。状况。

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呈现的异世界,有着向外延伸的日常逻辑。仿佛在电影中没有描绘的地方,这个世界仍然按照自己的规则运行,是一个未被主角和创造者触及的物体。火箭起飞的画面是这个异世界漫长的日常生活后出现的奇迹(即创作者幻想的产物,也是谎言)。

日川写道:“(前文)特效就像支撑动画的谎言,它们无法超越实际法则和设定所设定的科学标准,甚至无法增强虚拟世界的真实感。”

对于庵野来说,这种现实感的来源就是毁灭——与《阿基拉》(1988)中大友克洋三度毁灭东京相比,庵野所做的绝不是毁灭一切,直至一无所有。相反,它暴露了世界装置内部结构的损坏。

庵野在纪录片《再见新世纪福音战士~庵野秀明的1214天~》(2021)中透露,这种破坏性情结的根源是父亲的车祸,让他对机器人和英雄产生了一种不完整感的迷恋。

在安野大学早于《王力太空部队》的作品中,已经有充分体现机械与毁灭特效联系的作品了。在他的一分钟动画短片《じょうぶなタイヤ》中,一辆菲亚特停不下来。车子(这是日本动画大师大冢康夫最喜欢的车)从高处坠落,造成一辆公共汽车凹陷后弹起,又撞上一辆轿车,导致前盖弹落。两次粉碎也都伴随着大量的碎片。

汽车弹出式前盖是汽车在重力损坏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内部机械结构之一。在毁灭的瞬间,物体的内部结构被迫暴露出来。通过这种被破坏的曝光,我们从虚构的动画中看到,这些物体不仅仅是外壳——正如动画世界并没有像动画中所描绘的那样止步于此。还有未提及的另一面——它有和人体一样的器官,这些机械器官共同运转,诉说着它们的真实存在。

笔者觉得这个弹出式汽车前盖是庵野动画的起源之一。

在《新世纪福音战士新剧场版序》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嗣在与第四使徒日天使战斗时,巨大的弹壳击碎了一辆汽车,导致汽车的前盖弹出(《原画序》收藏》P118-119)

尽管这个场景只持续了两秒钟,但爆裂的汽车引擎盖就像庵野创作生涯中的一个幽灵,在他目前的作品中若隐若现。

“じょうぶなタイヤ”与“前言”的联系

如果只是为了射击的逻辑连贯性,只需要拍摄掉到地上的弹壳即可。 (TV版《EVA》同一情节的第三集中,没有弹壳掉落在地的镜头。该集由鹤卷一也和石户博之担任分镜。)

但加上受损的汽车后,弹壳的尺寸和重量立即在弹出的引擎盖和碎片中显露出来。对重力这个不存在的东西的描绘,是日本动画自然现实主义的重要体现。正是因为以间接的方式描述不存在的重力,动画才被赋予了真实的物理意义。感觉。

因此,庵野爆炸特效中的飞行碎片除了暴露内部结构“器官”之外,还通过逼真地表现重力来体现动画物体的真实性。

然而,对于庵野来说,暴露的动画“器官”远远超出了破坏和残害。

03

机械绘画狂人到底在追求什么?

如果说《》和TV版《EVA》有什么不同的话,我觉得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真嗣在模拟驾驶EVA训练时,骑的是没有外壳、没有下半身的练习EVA。身体,只有内部结构。这个EVA就像人体被剥去皮肉,只剩下血液、骨骼和器官。

这也是TV版《EVA》所没有的设计(TV版《EVA》中,真嗣在练习时直接驾驶1号机)。

本练习使用 EVA。 “血管”如何排列,“器官”如何运作,“骨骼”如何支撑,都画得很清楚。 《原画集序》直接用一整页的篇幅收录了这一场景的设计稿(P105)

在只有线条的绘画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洞察这个“身体”的内部结构。

这也是庵野非常明显的“爱好”。

与《王力太空部队》同年发售的OVA《金属皮肤恐慌Madox-01》中,有一幅与此类似的安野名画。本作品是一部写实的机器人动画。庵野画作的开场序列并没有展示完整的机器人,而是使用透视屏幕来观看运行中的机器人的内部结构。描述完各个关节部分的操作后,机器人的全图和标题一起出现。 (影片本身是一部平庸之作,但开场段落却不断被后人提及,在B站一些高观看的老动画片段中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500 万次浏览

安野英明赋予机器一种冰冷的人造物体不该有的“性感”。他不仅画出机器的身体制动,还画出了手绘动画等开放的、多变的、暧昧的图像。出来的机器仿佛在呼吸一样“震动”,让人感受到人造机器中生命性感的一面。

这不仅是机械器官的悸动,更是动画与机械合二为一的时刻。动画和机械都是身体和系统,都有运转的器官。

不过,如果你再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庵野秀明是一位热爱描述系统的作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前言》中出现的练习EVA是EVA系统的曝光,而《金属皮肤狂潮马多克斯-01》的开场镜头描绘了一个身体系统是如何从部分到整体构建的。

庵野秀明导演的《新哥斯拉》(2016)或许最能体现他的系统理念。



这部作品描述了人们从无到有认识哥斯拉的过程。当哥斯拉首次出现时,日本政府认为这是一场自然灾害。在这部作品中,庵野秀明以极其写实的方式描绘了日本的各种上流社会人士。组织如何运作:一切都是真实的,哥斯拉是唯一的虚构。

正如动画学者土井信明所说:

》(前文)《新哥斯拉》也可以说是一部极其讲究“细节”和“事实”的作品。《新哥斯拉》仔细分析了日本政府和自卫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经过调查,我模拟了哥斯拉到来时日本会发生什么,并以此来制定一个故事。

(略)因此,在经历了这样一部作品的奇幻之后,你应该也能够了解真实的系统,也就是现实世界的事情。 ”

《终结》中的东京新三村——真嗣陷入虚无后所接近的前现代村庄——也是这样的系统。

这一段的日常描述不是很详细,但很明显,庵野秀明想要描述的不是日常生活本身,而是制度,关于原始人类社会是如何运作的,以及现代人如何在现代人重新组织制度之后文明的丧失。

因此,三村的重建成果反过来又可以重建真嗣的心灵。 (当然,另外一个问题也出现了,这个解决方案看起来更像是根据结果来推断,似乎只要通过现实的生活方式,顺应成长的自然规律,就能解开少女心理世界的心结)并解决所有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在纪录片《再见新世纪福音战士~庵野秀明的1214天~》中,庵野秀明在创作初期就用模型搭建了一个微缩版的第三村。这是最直观地发现这个人工村的制度结构的方式。还可以立即看出系统哪些“细节”不合理,然后直接玩转模型,让系统更加合理。

这是先打好气候和结构的基础,然后再构思第三个村庄的拍摄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The End》和《Q》是两部相互对立的作品。 “Q”掏空了系统内部,让真嗣和观众无法了解这个世界。

04

从老原画中窥见“新”

让我们把话题拉回到原画集上。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可能是出于爱好者的精神,这些“宅男”创作者愿意分享制作素材,也就是分享动画系统的内脏。

是的,原画册本身就是暴露动画机关的媒介。这些器官——作为概念结构的设计稿、构成空间内部物体的原画、让时间流动的节奏表共同构成了动画制作的系统基础。这也是庵野在《原画集序》序言中想要说的。

事实上,在序言页之前,原画册就已经展现了这种从内部到整体、从器官到身体的阅读方式。开头几页包括已在其他地方出版的彩色海报。每张彩色图片的背后都有图片。原画就像切开画身,从线条到色块都知道其中的秘密。此外,原画册中公布的大量机械、设备、装置的设计稿和原图无疑展现了《EVA》世界体系的结构。

翻看这些画作,手绘动画的魅力就展现在仿佛被剪裁出来的“时间”中:也就是说,手绘动画是一个运动的图像,以及图像之间的变化。 “之间”和符号的自我协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多变的、模糊的。即使是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的画作中也会有差异,因为动画角色并不具有相同的物理身份,更何况同一条线条可能会因为笔触力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粗细。

因此,动画的现实,正如冰川龙介所说,是通过谎言构建起来的,用幻想赋予身体肉体和器官。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造生命体EVA也可以被解读为一则关于动画的寓言。影片中,EVA并不是冰冷的机器人,也没有硬直的结构,其动作也被画得与人体相同。

在TV版《EVA》第26集中,真嗣完成后来到了人类没有实体的世界。极简的画面只剩下线条构建的动画。这些动画一开始是一条线,然后分成两个圆圈。两个圆变成了各种动物,变成了人形,然后变成了一张脸,然后又变成了特定的人形轮廓。通过经验,观众认出这个人体轮廓的象征就是真嗣这个人物……

此时,伴随着这种关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情节,动画的表达形式也触及了动画的本体,用变形来展现动画的可能性,一种拒绝僵化和刻板印象的可能性。

因此,EVA的动画寓言是有一定的同源性的。 EVA和人都是生物。机器与人体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两者都有器官和身体。

第26集还隐喻了所谓人物画、机械画、特效画等绘画名称和功能的区别。皆归同源,不分彼此。在这里,我们画的是人物,也是画一种画。变形的虚构特效展示了动画的高度可塑性虚构本质,它可以是平滑的、僵硬的、笔直的或扭曲的。

正如《EVA》颠覆了前人机器人动画的框架和理论并从头开始,正如第26集从动画的本源开始,几乎所有原画集都致力于颠覆我们对作品最终形式的理解:动画观众。 ,让我们从头开始认识一下这部动画。

作为动画制作的中间产物,原画册之所以向观众开放,无非就是最纯粹的意义——把对动画“机关”的研究从工作室中解放出来,把对动画的热爱传承下去。

如今,上映两年的《终结》已经宣布EVA毕业典礼落下帷幕。庵野秀明以“New”系列不断从头开始重构各种既定作品,推出了《新奥特曼》和《新假面骑士》,重新构建了这些作品的躯体,或许他所做的与旧的并无二致。从机器人动画的起源重新开始的TV版《EVA》。

2023年再读《序》的时候,我无论如何都会从过去的角度来看待一切,包括这篇文章。不可否认,它是用事后诸葛亮的语气写的。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笔者可以确认一件事,那就是如果TV版是妥协的产物(这里的妥协不是指工期和资金,而是更精准的创作目的和作者的表达) ),接下来的《序》作为《EVA新剧场版》系列中唯一一部根据TV版故事改编重构的作品,庵野秀明依然完成了对《EVA》本体的重组。 《前言》是TV车弹出的前盖,似乎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暗示了《EVA新剧场版》系列注定脱离作者的掌控,固有的系统将迎来地球-震撼的毁灭重建,最终EVA的动画躯体将跟随少男少女们前往名为“外面”的城市,重新获得一个可以受伤、可以死亡的普通人的躯体。

以上就是笔者认为在这个时间点通过原画集重新审视《序》的意义。希望每一位《EVA》观众都能在原画的动画机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新鲜感”。

如果你也想通过这本原画专辑体验EVA中绘画的魅力

参考:

1、《太空军王》特效师冰川龙介,出自动画电影《太空军王之翼:奥尼亚米斯之翼》台湾版蓝光光盘小册子;

2. 土井伸明,《21 世纪通讯》(电子书),,2017 年。

笔记:

*桥本圭史推文原文全文如下:

如果《EVA》能长久就好了

关于“EVA”,我该说什么?我认为动画绘画就是实验和实践。电视动画需要不断的实验和绘制,但动画电影却不能马虎。质量必须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一定是无可挑剔、奢华的。

尤其是《EVA》中的特效,庵野老师让我们做各种挑战,摄影和色彩都非常漂亮,独特。另外,你真的需要热爱特效绘画。不管你多快完成原画(特效),毕竟(特效画的过程)是在人物原画之后,你还得费心去“动画”和上色来一次性完成。最后一刻要快点。我想(特效画显然完成得比较晚,所以在注释中列出了特效画位置)庵野先生和正男先生(庄一)出现得早。想到这里,我觉得我从现在开始要努力了!

虽然没有画出角色(《EVA》包括TV版在内共有5个场景),但在原作画台的最上面显示的事实确实让人哭了。这件事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安野先生非常感谢您,谢谢您! (2020年10月15日,发表于《The End》上映前四个多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6 04:50 , Processed in 0.0920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