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赵桂香老太太的传奇人生:从劳动模范到老年痴呆症患者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124
发表于 2024-11-8 03: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丨吴刚

(—)

赵桂香夫人的生日是鼠,去年87岁时,她永远地离开了儿孙。据了解她的人说,赵老太年轻时,是个在乡下干农活的好手。在毛主席的时代,他搞大集体的时候,在生产队干农活,“女人能撑起半边天”,她能做得比男人还好,她是县里有名的女“男”,多年来被评为县里劳动模范。现在我老了,我根本不服输,经常不拄拐杖出去散步。

从 81 岁开始,赵太太逐渐显现出不对劲。她先是告诉邻居,已经去世四年的妻子似乎在欺骗,在背后隐瞒事情,然后又说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可能活不了多久。住在小街东边的二、三老带她回家住了几天,赵老太太居然认出二儿媳妇是村里的阿姨,在她面前哭泣闹事。家人觉得赵老太太不太对劲,打算带她去医院检查。赵老太知道自己要去医院,什么都不想说,只说自己没病,以后还要去田里干活,她戴上太阳帽,穿上解放牌运动鞋,手里拿着铁锹,起身要走。老二叹了口气说:“妈妈,你在小街上,不是乡下的老房子,你要去哪儿种地。经过医生的检查,家人得知赵老太太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大家终于明白了,难怪她的性格和脾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常起疑心。

(二)。

听说赵桂香夫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平日里住在小街上的五个儿子都来了。大家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抚养老人的问题。

“我妈妈的记忆现在正在一点一点地淡化,她突然说不出话来,她无法与人交流,她的行为已经变得难以理解......妈妈年纪大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常说的老年性痴呆,忘记了大脑深处的珍贵记忆,记忆像沙子一样丢失了。赵奶奶五个儿子中的第三个发声了,“这么多年,我妈妈什么都忙着,都是为了这个家。说着,他蹲在地上哭道:“我妈拉我们八个兄弟姐妹不容易,他吃了不少苦,不能说他老了又病,赚不到钱,就不在乎。”

“没错,三哥说的就是对的!”老三的话引起了在场其他四兄弟的共鸣,他们频频点头。是。大家,你说一句话,我说一句话,你说的就是实话。

一直默默站着的老五也开口了:“妈妈,受了这么多苦,好好活下来很容易,我们不能忽视。不管怎样,都是不孝的。当我们都老了,怎么还有理由不扶持老人呢?”

“我妈妈以前一直住在我妈妈的房子里,我妈妈给他付的钱最多,上大学、考公务员、结婚买房、照顾孩子等等。现在妈妈又老又病,她也做不了,没用,还想推门不理?“老四直奔主题,不怕得罪老爷子。

四年前,邹老爷子刚去世,赵老太太想听邹老爷子的话,独自生活,但老爷子坚持求赵老太太跟他们一起去小街,带孩子们做饭打扫家务。“我爱我的妻子,我喜欢追随他。”

四年过去了,赵老太太的身体不是很强壮,就像一台老旧机器散架了,她需要休养生息。

房间里,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发出声音。兄弟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我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怎么办。

俗话说:“大哥大嫂代替外婆。意思是,一个家庭的长子,作为家里的长兄,有权决定家里的大小事。只见老大坐在客厅的凳子上,睁大眼睛环顾四周四个弟弟,代表大家发言,最后作决定:“《增光仙文》中记着:'孝心要穷,不能白费。乌鸦有喂养的孝心,羊知道跪下的恩典。“孝不是一个字,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努力和金钱,还需要时间和精力,而不仅仅是一顿饭。”赡养法不分性别,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如果子女无行为能力,其他依法有赡养义务的人,孙子女、孙子女、孙子女,都有赡养义务!再说了,我的妈妈不是我一个人的妈妈,而是我们共同的妈妈,赡养老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我们普通的家庭来说,孝顺父母确实很难,但只要兄弟们齐心协力,出路总比困难多。妈妈养育了我们八个兄弟姐妹,现在妈妈身边只剩下我们五个兄弟,妈妈会轮流在我们五个哥哥家里待一个月。它从我开始,第一个月去我家,然后轮流进行。这就是今天的内容。”



(c) 的。

赵女士有 8 个孩子,5 个儿子和 3 个女儿。结婚后,8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孩子,最多有3个孩子,最少有1个孩子,还有一些孙子已经结婚生子。三个女儿中,两个嫁给了外省,一个嫁给了外省,但相隔 108,000 英里。赵老太太靠三个女儿生活很困难。她经常告诉人们,出嫁的女儿就是洒出来的水。我宁愿跟随一个乞讨的男孩,也不愿跟随一个当官的女人。这些话在古书中都有。赵夫人读书不多,但这些以言行传授的古语,永远扎根在她的心里。

他最亲近的五个儿子都住在这条小街上。最大的住在街道的最西端,第二个和第三个住在街道的最东端,第四个和第五个住在中间,两栋房子对着。

邹老爷子是 5 个儿子的父亲,他去世前,赵老太太和邹老爷子住在一起,老夫妇住在老房子里。老房子在小街斜坡后面的村子里,大约不到两公里的距离。自从村里的街道开始,一条2米多宽的土路就一直连接着老房子和小街。前年,美丽的田园建成,这条老路铺上了水泥路,路两旁种满了梧桐树,种上了花草,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当老两口行动利落,根本不需要五个儿子照顾,而是种了黄瓜、花生、土豆、玉米、红薯、海辣椒、一点洋葱、大蒜、芹菜、菠菜、血菜等,他们走到街上,给自己的五个儿子吃。十几只母鸡下蛋,二十多只鸭子下蛋,每三天五天就下二三十个,他们舍不得吃,也送到了自己的五个儿子那里,当然,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孙子们需要营养。

当孩子们都结婚独立后,赵夫人和邹老爷子将家里的一切东西平均分配给五个儿子。甚至在春节期间三个女儿出生,对老两胞胎的三百五百孝心钱,老两胞胎舍不得花,他们存了下来,凑齐了五十万一千,然后平分给五个儿子。当然,这都是背着 3 个女儿,不让 3 个女儿知道的。如果三个女儿知道了,肯定有主见。

(四).

邹老人去世四年后,赵夫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需要五个儿子的抚养。他们开始按照老板的决定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五兄弟为战斗而战,毕竟还是挺孝顺的。不管你去找谁,你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恭敬、照顾赵夫人。邻居们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赵老太太的生活真好,小时候,孩子们都爱她、关心她,她老了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儿孙们对她都那么孝顺。”

有人说,照顾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就像照顾一个小孩。一些有过这种经历的人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孩子在你的照顾下会慢慢长大,逐渐具备自理的能力,但是患有痴呆症的老人不仅不会感恩,还会打你骂你,她忘记了大家的名字,她的脾气变得怪异的,她动不动就生气, 她根本无法照顾自己,她和小便非常随意。在老家多少次,赵老太太在客厅中间拉扯小便,把老大一家人闹得又哭又笑。尽管如此,大家庭却丝毫没有抱怨,每次收拾凳子时,他们都会给老人洗净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和裤子,在事情结束之前就安顿下来。

赵老太太在老家的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老二开着车把妈妈送回家,继续照顾。有一次,赵老太太说她藏在枕头底下的钱没了,她坚持说是老二家偷的,哭着闹着,谁也没出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她不想待在家里,整天都想出去,出门不注意又不知道怎么回来,三天就迷路了。第二个孩子经常不得不请假去街上搜查。老二问了所有邻居,他们都摇头:“我看不见,我不知道。这时老二似乎疯了,边走边问路人。他在街上转了好几次,都没有看到他的母亲。他动员全家人到街上寻找他们,但没有人看到他们。晚上被发现,在离家很近的警察局发现。原来,赵老太从老二家出来,在街上没完没了地走着,有人报了110,接到报警后又打了110把她送到了派出所。尽管如此,二家依然没有抛弃赵老太太,每天像对待远方客人一样对待远方客人,菜品好吃。二儿媳妇贤惠,赵老婆时不时在裤子上撒尿,她不脏,总是手洗,晒干后消毒。有一次,二儿媳妇给赵老太太洗脏衣服,邻居张阿姨碰到她,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儿媳妇,你真好孝。二儿媳妇回答说:“阿姨,这是我妈妈,能不能不好待她,这是我该做的。”

从 7 年前开始,为了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老三辞去了化工厂的工作,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赵老太太身上。赵老太太可以吃、能喝、能拉、能小便,基本不需要照顾她的日常生活, 但令人心疼的是,她日夜不眠,会一遍又一遍地说自己想找点东西,还会说自己是找哪个朋友出去的。把老三扔回了生机,老三还是不厌其烦地陪着他。

这几年,赵老太似乎变了一个人,以前她非常爱清洁,居然在房间里拉扯,甚至在床上。那些以前说话轻声细语,现在见人就放开嗓子骂骂咧咧的人,都是毫无征兆的。妈妈一次在第四家庭待一个月,虽然每 5 个月才轮流,每次他和家人身心俱疲,甚至精神崩溃,但他和家人对待妈妈没有丝毫含劲,从不敢懈怠。

现在赵老太太已经不认识家里的任何人了,看到自己的孩子、孙子、儿媳、孙女,都好像是陌生人。



现在五兄弟中最大的已经 60 多岁了,最小的已经 50 岁出头了,他们越来越无法供养老人。



老人住在小街的套房里,赵老太太很不习惯,因为她得了老年痴呆症,经常上厕所忘记冲水,吐在地板上,米饭掉在地板上,扔掉了纸张,身上散发着老人的气味,一向讲究卫生的孩子发现后会跑到老人那里, 并悄悄地对老人说:“爸爸,你看奶奶......又一次“,老爷子只好对她说:”爸爸老了就是这样,你得学会适应,学会照顾老人。”

(5).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一起变老。这句话就像诗和远方,很浪漫,但真正实践它的经历,也是对每个人的考验。邹家五兄弟经受住了考验,不厌其烦地照顾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赵老太太七年,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确实不容易

赵老太太的照顾需要24小时全程看管,不能马虎,不能离开半步。24小时护送会丢掉你的生命,丢掉你自己的社交网络,丢掉你自己的个人利益。比如:赵老太太没几颗牙,饭菜要煮得烂。老人怕着火,所以饭菜要提前煮熟冷却,吃完第二餐再吃。原来早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有赵老太太在,一家人得早早起床,蒸鸡蛋、枸杞、煮面,才能赶上班。有时候朋友请吃饭,走前要先把赵老太太吃的东西做饭。要每天提醒你按时服药,周末不可能懒睡,你的生活习惯完全被打乱了。

让自理老人有品质的生活,让残疾的老人有品质的生活,有尊严地活着,是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责任。我们的诗歌和遥远的地方都在有爱的地方。五兄弟的爱在赵夫人身上。

当下物质欲望猖獗,很多人看重金钱,不谈亲情、什么赡养老人,对父母的孝心都抛在了后面。七年来,五兄弟一直细致入微地照顾他们的母亲。他们的孝心感天摸地,值得每个孩子学习。

存在因果循环,一切都会得到回报,你给别人的一切都会回到自己身上。无论你种什么,都会收获果实,你所做的,你会得到回报。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生命的因果,以及行善积福的力量。邹氏五兄弟对母孝顺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五兄弟获得了县级以上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新“二十四孝”提名奖等多项荣誉。

回首岁月的流逝,有温暖的春暖五彩斑斓的花朵,有夏末凉爽的小雨,还有秋叶黄的时候,然后冬天的雪也回来了,秋色已经结束,匆匆忙忙地远去。赵夫人的生命也在兔年深秋的某一天结束了。那天天气阴沉的,到了早餐时间,赵老太太吃完大儿媳妇煮的两个荷包蛋后,就把这事憋在心里。邻居们纷纷赞道:“这五兄弟都是孝心为母做家的,如果不是他们悉心照顾,赵老太太在81岁的时候刚生病就走了,如今她走了,又多活了7年。多么好的人,有好运和丰厚的回报!”

历史是残酷而公正的,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政要还是普通人,迟早都会有个......像赵夫人一样的结局

☆ 作者简介:吴刚,原名吴旭成,湖北建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自由撰稿人。闲暇之余,他喜欢读书写作,跳舞水墨,经常在文字之间行走,捡一把清泉,捡一朵波花,品一壶茶,手捧一本好书,享受生活的轻美,感受人生的真谛,用书香滋养孤独的心灵。我喜欢写信息、时事通讯、散文、诗歌和感情。10年来,陆续在军内外的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和微信公众平台散布了3000多篇作品,其中获得军内外新闻奖和优秀论文奖的100多篇。他是《海天之歌》等许多选集的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6 04:38 , Processed in 0.1770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