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1|回复: 0

大航海时代的探索:茶与茶壶如何传入欧洲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124
发表于 2024-11-7 21: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世纪初,葡萄牙率先探索大航海时代,开辟了沿非洲大陆、绕过好望角、跨越印度洋直达中国的航运路线。与东印度群岛和远东地区建立了频繁的商业关系。此后,荷兰、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也加入了大航海的行列,源源不断地将东方香料、茶叶、丝绸、瓷器等带回欧洲。茶和茶壶几乎同时传入欧洲。

茶于1610年首次通过贸易进入欧洲。起初,欧洲人并不把茶当作日常饮料,而是当作药物。因此,进口茶壶的数量也非常有限。 17世纪中后期,饮茶越来越盛行。

163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位高管在写给印度尼西亚巴达维亚的信中提到:

“人们开始喜欢喝茶,所以我们希望每批货物都能有几罐中国或日本茶。”

1599 年东印度群岛探险返回阿姆斯特丹的船

(约 1562 – 1640)

痛风是当时上流社会因饮食过于油腻而常见的疾病。一些医生将茶视为治疗痛风的灵丹妙药。

荷兰医生科尼利厄斯|1644-1685被称为“茶医”,因为他经常让病人每天两次喝八到十杯淡茶。他声称这种疗法可以治愈肾结石、调节血液循环并改善睡眠,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哥尼流 (1644-1685)

他在广告中写道:

“我们建议每个国家、整个国家都喝茶。我们建议男性和女性每天喝茶;如果可能的话每小时喝一次;从每天 10 杯开始,然后增加剂量至胃和肾脏能够承受的范围可以消除的最大量。”

茶叶供应商很快就寻求他的帮助,为渴望购买这种昂贵且充满异国风味的顾客撰写有关茶叶好处的书籍。该书售出数千册并被翻译成英文。

科尼利厄斯撰写的茶广告

茶叶市场开放后,茶壶自然就被商人推销和销售。在中国,宜兴茶壶被誉为饮茶最佳茶具。这也成为欧洲商人的营销话题。随着饮茶的普及,宜兴茶壶与景德镇瓷器一样,成为欧洲贵族追捧的东方奢侈品。

宜兴位于江苏省太湖西岸,濒临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与长江相连。良好的地理位置为其海外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宜兴丰富的高岭土储量催生了陶瓷业的繁荣。据考证,该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生产陶瓷。紫砂壶的实际生产始于北宋时期。

紫粘土矿物存在于地球深处,厚度从几十到几百厘米不等。有的质地柔软,有的则坚硬如岩石。开采出来的原矿经除去杂质、研磨后,可加水搅拌成泥。经过一段时间的老化使其可塑性增加后,即可用于捏炼成型。

紫粘土的主要成分是高岭土、石英、云母和氧化铁。粘土主要有四种颜色,即紫粘土、红粘土或朱砂粘土、绿粘土和缎粘土。其独特的颜色与粘土中氧化铁含量较高有直接关系,这使得紫砂陶器与其他地方所产的陶器不同。陶器与众不同的另一个原因是紫粘土中砂质颗粒的含量高于粘土中其他成分的平均水平。

粘土制作过程

一些陶工经常在粘土中添加细沙或磨碎的熟料。一方面可以减少烧成收缩。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特殊的审美效果,凸显紫砂土的天然砂质特征。烧成后的成品会呈现出不同的质感,有的精致典雅,有的粗犷古朴。

高含量的紫砂泥颗粒保持了较高的孔隙率,从而保证了壶体透气、不透水。紫砂壶的透气特性可以使茶的味道因茶壶的不同而不同。而且茶倒入后,壶的颜色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些都增添了喝茶的乐趣。

荷兰商人首先开始根据欧洲人的喜好和要求设计和定制宜兴茶壶。起初,他们青睐红陶壶,大多带有贴花装饰,因为这种装饰手法与曾经流行于欧洲的红细陶Terra非常相似。称为贴花茶壶,后来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紫砂壶,如彩壶、泥画壶、雕花壶、包金壶等。

Terra主要指罗马帝国时期产于意大利、高卢以及法国、莱茵兰地区的一种光滑表面的红色古陶器,即红陶。它们以标准形状和尺寸生产,以工业规模制造并广泛出口。

公元50-85年,红陶壶和碗



与中国人不同,17世纪的欧洲人对茶​​壶的形状并不太敏感,因此大多数定制茶壶都注重表面装饰。虽然风格华丽,但内容仍然充满中国味,很多图案都受到道教、道教的影响。佛教文化的影响。这些难以破译的图案传达着神秘的信息,让对异国风情好奇的欧洲人着迷。

康熙宜兴镂空雕花朱砂壶|rm-

康熙宜兴贴花紫砂壶|rm-

十九世纪宜兴紫砂壶 |佳士得 2011

清中期钧釉紫砂汉方茶壶|佳士得 2014



十九世纪宜兴紫砂壶|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普通的工匠,即使是最优秀的工匠,也不会在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宜兴紫砂壶往往带有本名、艺名,甚至作坊名。这可能是因为文人的参与影响了这一传统。事实上,历代文人书写时都喜欢用黑白,尤其擅长书法和篆刻。饮茶一直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他们对于紫砂壶的鉴赏自然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和要求。因此,文人不仅使用和收藏紫砂壶,有时甚至亲自参与紫砂壶的制作,使紫砂壶更具文人气息。因此,时至今日,宜兴紫砂壶延续了保留艺术家签名的传统。

明清时期宜兴的著名商人有贡春、石大彬、惠梦臣、陈明远、陈其胜、徐继福康公司等。 “级别”以及清末以后的“宜兴紫砂名壶”。这些款式的壶都是批量生产的。

铭文有的是手工雕刻的,有的是雕刻的。刻有名家字迹的茶壶极为罕见,历来备受追捧。

石大彬 紫砂壶 手工雕刻

慧梦辰紫砂壶手工雕刻模型

杨彭年复刻模型| 2011年

宜兴名品紫砂壶印章

这种印刷习俗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并延续至今。这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陶瓷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现象。

宜兴茶壶历来受到追捧,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商业价格。丹麦国王的御医西蒙尼斯·泡利 ( Pauli) 在 1665 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描述了它的价值:

“这些用来盛放这种饮料的器皿是中国制造的,非常昂贵……在中国,宜兴茶壶非常珍贵,就像我们珍视钻石、珠宝或项链等贵重珠宝一样。”

菲利普·西尔维斯特·杜福尔 (  ) 在 1685 年写道:

“中国人使用红土制成的茶壶,其设计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声称比任何其他壶都好。我不知道这是否属实,但正如您从本文开头的插图中可以看出的那样,是的,它们非常漂亮。”

宜兴小桥流水贴花紫砂壶,清康熙年间,约1700年

十八世纪宜兴黄泥香妃竹紫砂壶

1680-1720 宜兴 贴花龙纹方柄茶壶



十九世纪 宜兴紫砂包锡包身玉壶三件 诗文嵌玉壶

rm-

十七世纪宜兴紫砂狮钮盖圆壶|佳士得 2019

十七世纪宜兴狮扣盖紫砂壶|佳士得 2015

十八世纪宜兴红泥贴花壶|佳士得 2012

17世纪是荷兰的黄金时代。荷兰远印度公司带回的东方丝绸、瓷器、茶具等衬托了当时贵族的奢华风格。这些奢侈品也带来了荷兰室内装饰风格的变化。通过静物画来记录这种奢侈在当时是一种时尚。许多画家专门从事静物画,彼得·格里茨·范(Peter Gritz van)就是其中之一。 1630–1700。

这种静物画被称为“艳丽静物”风格。他们汇集了当时各种时尚和奢华元素。通过画家对不同器物纹理的细腻表现,真实地记录了那些昂贵的奢侈品以及它们是什么。代表的生活方式是喝茶和收集世界各地的稀有物品。在Peter 的画作中,宜兴紫砂壶和中国瓷器的高颜值可见这些东方奢侈品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

荷兰语中“艳丽”、“华丽”或“奢华”静物画的意思是 1640 年代在安特卫普发展起来的一种华丽静物画风格,并从那里迅速传播到荷兰共和国。



彼得·格利茨·范

静物•宜兴茶壶和景德镇瓷杯

彼得·格利茨·范

静物•宜兴茶壶和瓷器

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陶艺家尝试仿制宜兴紫砂壶。一方面,陶器比瓷器更容易仿制,另一方面,宜兴紫砂壶的各种形式也给欧洲陶艺家带来了更多。创作灵感让他们跃跃欲试。

17世纪中叶,荷兰代尔夫特成为最重要的中国陶瓷仿制中心,那里生产的陶器被称为“代尔夫特瓷器”。 1670年后,至少有七位荷兰陶艺家竞相制作“红代尔夫特茶壶”坐骑。

阿里·德·米尔德(Ary de Milde)是仿制宜兴紫砂壶最多的陶艺家之一,也被称为“茶壶先生”。他制作的红茶壶上刻着一只奔跑的狐狸。他和另一位陶艺家还向国家申请了为期15年的红陶专利,专门制作仿东印度茶壶。

荷兰代尔夫特,约 1700 年,银质陶土茶壶

荷兰德尔夫赤土茶壶,约 1700 年 |

荷兰代尔夫特赤土茶壶标志“奔跑的狐狸”

(如果不看底部的标记,很容易误认为是宜兴紫砂壶)

荷兰红土茶壶与中国宜兴茶壶的不同之处在于,荷兰红土茶壶较软,烧制温度较低。与传统上用手塑造粘土板来制作陶器的中国陶艺家不同,荷兰陶艺家通常将容器放在轮子上,创造出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形状。由于采用轮抛法,荷兰仿制的宜兴茶壶多为圆形茶壶,方形、多边形茶壶和异形茶壶也很少。

除荷兰外,英国、德国、法国、捷克等国也掀起了仿制宜兴紫砂壶的风潮。

1675年左右,一位名叫约翰·德怀特的英国陶艺家仿制了中国宜兴红砂壶,制作出了英国最早的仿宜兴紫砂壶。在他1684年更新的专利中,他提到了他制作的不透明红陶罐。陶器,由于德怀特的实验在伦敦富勒姆地区获得成功,所以他制作的红陶器皿也被称为“富勒姆陶器”。此外,埃勒斯兄弟也是英国陶器的重要创新者。他们是斯塔福德郡第一个开始仿制宜兴紫砂壶制作红陶器皿的人。可以说,他们是北斯塔福德郡最早的“精美陶器”生产者,他们引领了当地陶器工业在18世纪的快速发展。

英国斯塔福德郡,18 世纪

红陶六角形茶壶

窗户的装饰风格明显受到宜兴紫砂壶的影响。

18 世纪英国斯塔福德郡赤土茶壶

壶上贴花描绘了一位撑着雨伞的东方女子和一位手持鸟架的男子。尽管陶艺家试图描绘东方风格的场景,但这显然是西方的解释。

这些欧洲工匠制作的仿宜兴紫砂壶达到了当时欧洲陶瓷烧制技术的最高水平。这些仿制品不仅具有宜兴紫砂壶的特点,而且初步具备了当地的欧洲风格。陶艺家仿紫砂壶发现的细红陶高温烧制技术,对后来硬瓷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因为模仿,他们才逐渐生产出了具有欧洲特色的陶瓷器皿。翻开欧洲陶瓷行业的新篇章。

如今,茶已遍布五大洲,成为像可可、咖啡一样的全球饮料。茶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世界各地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饮茶习惯制作不同的茶具。如果有一天,我们在欧洲的博物馆里偶然遇见了几百年前的宜兴紫砂壶,别忘了它曾经远渡重洋,风靡西方,也有过一段传世的辉煌历史。从东到西。

- 超过-

参考

▸宜兴茶壶销往欧洲--

▸17、18世纪中国出口紫砂茶具对欧洲的影响——滕晓波

▸ Ware 及其早期

-R.

▸亚洲商品如何进入荷兰时代

- 布鲁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6 03:50 , Processed in 0.0907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