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6|回复: 0

3 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报告将公布,法医透露手术细节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9515
发表于 2024-11-7 13: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名COVID-19遇难者尸体尸检报告将出炉,法医透露手术细节

三起遗体的初步尸检报告将于近期公布。其余6起案件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刘良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王国平教授团队迄今已采集了9例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病理样本。

其中三具遗体的初步尸检报告将于近期公布。其余6个案例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月29日,湖北省相关部门批准刘良团队对COVID-19死者遗体进行尸检。此后,刘良多次遇到阻碍。直到2月16日凌晨,团队才完成了对COVID-19死者遗体的首次尸检。

▲刘良以往的工作照片。新京报《我们的视频》截图

捐献遗体的死者大多年龄在60岁至80岁之间。

“传染病死亡者的器官标本必须保证病毒被灭活,因此需要在福尔马林中浸泡较长时间。”刘良说,“我们力求更快,争取做到10天。”

一开始,由于条件有限,尸体解剖小组接受了所有尸体标本。后来,随着捐赠的遗体越来越多,团队也考虑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在刘良的想法中:“每个年龄段最好有十例左右,这样总数就会非常大。”



到目前为止,刘良团队已从已故患者身上获取了9份病理样本,男女比例相似。死者年龄大多在60岁至80岁之间,50岁以下的少数,最小的52岁。

由于对COVID-19缺乏了解,尸检室“全面开花”,一切都要引起重视。目标是找出哪些器官和组织受到病毒的攻击。

“肯定有发现,而且是重要发现。但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有些细节不好透露太多。”刘良说,“目前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变不仅要伤肺,还要伤肺。”包括免疫系统,以及身体的其他器官。”

刘良透露,近期他将与临床专家召开沟通会,将团队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医生对接:“我们会区分这些病变是由临床治疗行为引起的,还是(病毒)本身的病变引起的。”造成的。我认为结果很快就会公布。”

病人的气道粘液尚未溶解,吸氧会适得其反。

刘良表示,新冠肺炎死者的肺切片上有大量粘液样分泌物:“这些分泌物的出现,需要我们临床治疗时更加警惕,我会在与临床沟通时提出这一点。”下一步的想法。”他解释说,肺部的功能取决于气道的平滑度和肺泡的功能。目前,患者肺泡功能已受损,气道被粘液堵塞。因此,患者出现缺氧症状。为了改善缺氧状态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必须稀释和溶解粘液。

“事实上,目前这种药物已经在使用,但我们可以尝试更多有效的药物。”刘良说:“只有把通道里的液体排掉,给它吸氧,它才能通过。我们临床上治疗方面,如果粘液成分没有解决,单纯给氧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效应,可能会将粘液推得更深、更宽,进而加剧患者的缺氧。”

“病理发现越多越好。我们必须总结人格之间的共性。”刘良说。

他解释说,团队希望研究病毒在不同年龄段、性别和身体状况下的特征。这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哪些人容易感染该病,哪些人不易感染该病,哪些人抵抗力较好:“我们现在只有3例,未来还会有6例。至少我们可以在后来的产品出现之前不要评估共性。”



尸检越来越被接受

疫情发生后,刘良团队于1月24日向湖北省有关部门提交报告,强调尸检的必要性。五天后,他们获得了批准。

此后,为了开展这项工作,刘良多次遇到阻碍。许多医院缺乏解剖所需的空间,担心可能存在的风险:“一开始确实耗费了很大的精力……我们去询问政策、找医院,很难找到场地和合作。”现在情况好多了,死者家属也表示理解,我们的工作也逐渐得到了更多医院的联系。”

目前,解剖团队有三十多人。有做解剖的,有负责观察病理、拍片、染色、观察病毒的,还有临床专家,还有后勤保障的。华中科技大学不同专业学科的力量也参与其中。 “未来我们不仅会和金银潭、同济医院合作,还会有更多的医院加入。”刘良说道。

与普通遗骸相比,死于COVID-19的人的遗骸更容易被感染并污染环境。 “解剖室里尽量少放东西,不要让太多人进去。防护服要求较高,操作也有特殊方法,助手一定要配合好。”刘良说。

为了防止感染,需要负压解剖室来解剖死于COVID-19的人的遗体。刘良说,一开始,因为没有合适的解剖地点,解剖工作被耽搁了。后来这几次尸检都是在医院一个比较好的手术室里进行的。

刘良了解到,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地坛医院和广东都建有符合标准的解剖室。但由于路途遥远,且中间没有遇到严重传染病,解剖室基本无用,慢慢被废弃:“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符合标准的解剖室,很尴尬。”好像没有。”以防止今后发生类似事件。疾病,并考虑到成本和维护问题,他建议国家应该建设一到两个符合标准的解剖室。

球队防护装备短缺的问题仍然让刘良头疼。他的团队没有从官方渠道获得任何防护装备。现有的防护用品都是通过四处“乞讨”获得的。

“做解剖的时候,你接触到的病毒浓度非常高,我们到处借用防护装备,有一些捐赠是指定给医院的,但我们不算医院,我们是一个学校机构。所以,我希望有人能够关注我们并给我们一些捐款。”刘良说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6 00:56 , Processed in 0.1237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