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中国深海勘探活动的发展过程与前景展望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9471
发表于 2024-11-6 05: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哪些勘探技术最有前景?深海深层油气开发需要应对哪些挑战?新技术能发挥什么作用?后疫情时代,全球金属和深海油气需求将如何变化?中国海洋学会李波在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宏观论坛上如此表示。

问:

主持人

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深海勘探活动的发展历程?

一个:

李波:

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谈判,中国开始关注深海资源。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组织这样的工作,并于1990年和1991年,中国海洋学会获得了第一个多金属建设矿区。中国海洋学会作为承包商和先行投资者,开始组织中国相关力量进行深海资源勘探调查。在此期间,我们从锰结核、多金属结核的调查扩展到海山富钴结壳资源,并开始了洋中脊热液硫化物资源的勘探。直到本世纪初,我们还处于追赶和融入世界深海勘探调查进程的过程中,我们的技术能力和认知水平还很差。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近10年赶超并达到世界水平的过程。在此期间,我们推动了一系列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包括载人“蛟龙”潜水器、ROV海龙系统,还开发了我们的AUV系统,实现了从钻机到电视抓斗到水下观测的一切。 、取样等一系列技术进步。这10年间,中国新增了4个矿区。迄今为止,中国承包商拥有23.2万平方公里的矿区。同时,我们根据《海洋法公约》向管理局贡献了15万平方公​​里的矿区。我们提出了深海地区的环境保护规划,以及U型区的环境管理规划,一直到大西洋、印度洋的U型区。这代表着我们理解水平的提高。在洋中脊相关的科学组织中,中国近年来一直担任主席,组织了洋中脊相关的硫化物调查。近十年来,我们开始从追求矿场数量转向追求矿场质量。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本着人类共同继承的理念,与世界一道,为保护海洋作出更多贡献。

问:

主持人

您认为未来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商业性深海采矿的发展趋势如何?

一个:

李波



到目前为止,我们共有五个矿山,三个锰结核矿,一个硫化物矿,一个富钴结壳矿。从我国发展战略需求和国际金属资源需求来看,钴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目前,我国已公布35种重点战略金属并予以保障管理,其中海底有7-8种属于国家战略金属资源。尤其是钴,95%以上依赖进口。预计2035年中国钴需求量可能是现在的4-5倍。包括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钴的需求非常迫切。如果深海采矿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新技术能够降低钴的价格,我们就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现在普遍预测商业采矿可以在2030-2035年开始。

在采矿技术方面,基于人类共同继承的理念和公平共享、造福全人类的原则,我们的技术愿景有五个要素:一是绿色,专注于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技术;第二是经济;三是可靠性;第四是智力;五是安全。绿色、经济是条件,后三者是技术研究的方向。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一共衍生出了11项技术:

1.数字采矿技术。数字矿区是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矿区体系,能够规划采矿工作、规划环境保护、指导生产。

2、商业采矿整体技术。根据矿区情况,目前每分钟生产12-15吨矿石。这是一个庞大的移动生态系统,与之前的石油天然气情况不同。

3.模块化移动平台技术。

4、高效的采集技术。深海采矿必须在一定区域内精确达到一定的回收率,这对声学定位和采集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5、深度晋升体系。

6、无人智能物流系统,从矿点到码头。

7、新能源利用的关键是降低成本,能够利用新能源技术。

8、智能协同管理系统。未来10-15年,这个系统将高度智能化、无人化。

9、绿色加工利用技术是否考虑金属的回收利用?

10、环境监测、修复与管理技术。



11.海上支援平台。

未来5-10年,作为矿业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我相信我们应该更加热爱海洋,爱护海洋环境。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可以打造最好的商业化生产系统。保护地球是深海矿工的基本理念。

问:

主持人

您认为哪些勘探技术最有前景?

一个:

李波

关于勘探技术问题,我指的是固体开发资源,不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目前来看,这种应用似乎比较广泛,因为人类对海底的探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认识地球和生命的过程。技术手段非常重要。海洋,特别是深海,是人类活动范围之外的,所以所有系统都应该是水下无人系统进行观测和采样。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水下探测调查能力的提升。我认为所有的水下无人系统,包括AUV技术和大功率水下作业能力,都是应该发展的ROV系统。我们理解的深海采矿是一种可以控制、执行强大作业、提供高功率的大型ROV系统。该系统运行的前提是观测,实际上依赖于AUV对各种环境的探测。所以这项技术应该从小到大发展。

另一个问题是水面工作平台,以及能源技术。我们需要电力来开展海洋活动。目前的清洁能源,如海洋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包括未来海上小型核能的利用。未来,我们能否提供一个类似于充电桩的交通系统,让人类在海上工作变得更加方便?

我们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开发海洋,了解海洋也很重要。当然,我刚才讲的都是载体,也可能有大量的水下传感器,对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的了解。这样的技术将永远存在,它们可能不再被开采,但这些技术将永远存在。

-结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5 23:46 , Processed in 0.0734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