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明日端午节,记得 1 不理 2 不去吃 3 样做 4 事,端午安康求得好运来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944
发表于 2024-10-31 18: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日生活打卡季#“玉粽香,艾草黄酒可驱邪”。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堪称全国卫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早起,在太阳出来之前打扫卫生。挂着艾草和桃枝,家里的孩子们身上也缠着五彩绳。早起的时候,家里锅里一定有煮好的粽子和鸡蛋。

端午节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日的主题是辟邪防病,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由于端午节正值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按照传统,这个季节是毒虫、病菌活跃的时期,所以在端午节期间,要预防疾病、驱邪辟邪。避免灾难。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记住:1不理,2不走,吃3件事,做4件事,祝你端午节好运。

明天端午节,记得“1忽略”

端午节是一年中阳气最强的日子。这一天有一个特殊的规定,那就是不能理发,因为端午节是预防疾病、驱邪的日子。按照传统,一个人的头发浓密浓密,是身体健康的标志。 。

端午节民间还有“避日”的习俗,即这天如果身体不好,幼儿、孕妇不要在阳光下行走,以免被晒伤。烈日炎炎,而头发也能保护身体免受“毒阳”的侵袭,所以端午节理发被很多人认为是不合适的。

明天端午节,记住“2不走”

1、不要去人少的河边池塘。

“七月半不怕鬼,就怕端午水。”相传端午节是屈原投江的日子,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许多活动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去人少的河边池塘。此时正是毒虫、病菌活跃的时期。另外,虽然端午节期间天气已经很热了,但是水温还是比较冷的。这时候去人少的河边池塘。事故和毒虫侵扰的代价可能比收益更大。

第二,不要去人烟稀少的荒野。

今年的端午节是在夏至之后,这是一年中阳光最强的时候。这也是毒虫活跃的时候。荒野是他们生活和生活的地方。去这样的地方难免会遇到或者被感染。端午节本身就是一个祭祀的节日,这一天去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区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明天端午节,记得“吃三样东西”

1.吃长豆

端午节除了粽子、鸡蛋之外,还有很多吉祥的食材,豇豆就是其中之一。

端午节正是豇豆大量上市的时候。豇豆细长而垂直,营养价值也很高。它们被称为“长寿豆”。端午餐桌上的一盘豇豆,会给家人带来身体健康,给老人带来长寿。美丽的意义。

2、吃挂瓜

端午节是毒虫出没、病菌活跃的时期。因此,端午节是一个辟邪、预防疾病、避免灾难的节日。挂瓜会使瓜生长在半空中,因此有辟邪辟邪的寓意。因此,民间又称端午节有吃挂黄瓜、丝瓜、苦瓜等的习俗。

端午节最受欢迎的挂瓜是黄瓜,因为此时正是黄瓜成熟、大量上市的时候。黄瓜也是端午节必吃的“五黄”之一,有镇压“五毒”的寓意。

三、大蒜

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被称为“天然青霉素”,能杀菌、促进消化,而且大蒜产生的气味能驱毒虫,所以人们相信大蒜能辟邪。

端午节是一个辟邪、预防疾病的节日。吃一些大蒜特别合适。可以将鸡蛋与蒜泥混合,或者用大蒜煮鸡蛋。这些都是端午节期间的节日美食。



明天端午节,记住“四件事不要做”

1.不要睡懒觉

端午节期间,重要的是在太阳尚未升起时起床。这时,人们会趁着露水还湿的时候采摘艾草,挂艾草。因为端午节的太阳最毒,艾草、桃枝、菖蒲都是在太阳升起的时候采收的。香气更浓,药性最强。

端午节早晨还有佩戴彩绳、佩戴香包的习俗。这些习俗具有驱邪、预防疾病的意义。端午节的太阳被认为是最毒的,所以必须在太阳升起之前做这些事情。因此,端午节不能睡懒觉。

2、中午不要来访

端午节也是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在这一天,穿简单的衣服很重要,不要穿太鲜艳的衣服。又因端午节的太阳被认为是“最毒”的,民间有体弱者、婴儿、孕妇忌晒太阳的习俗。 ,这一天不宜在阳光最强的中午参观,以免触犯别人的禁忌。

3、端午节不回父母家

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有很多事情要做。民间有“端午节嫁女不吃娘家粽子”的说法。其实就是指已婚妇女要在婆家和自己家里忙着过节。毕竟这一天也被称为“毒日”或者“邪日”,回父母家似乎不太合适。

4、给粽子、鸡蛋时不要给整数。

端午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有互赠礼物的习俗,主要是粽子和鸡蛋。这时候一定要检查一下粽子和鸡蛋的数量。记住不要给出整数,就是不能给出10这样的整数,因为端午节是预防疾病、驱邪的。在提供整数有不好含义的日子里,您可以选择提供偶数,例如 6、8 和 12。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记住:1不理,2不去,吃3件事,忌4件事。祝端午节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天天开开心心、舒心自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8 00:36 , Processed in 0.0727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