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0

历史上的今天:东罗马帝国灭亡、中国红十字会成立、肯尼迪诞辰、人类首次登上珠峰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351
发表于 2024-9-21 21: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1.东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 1453年5月29日拂晓,土耳其入侵君士坦丁堡,持续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灭亡,随后土耳其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遗址 2.中国红十字会的成立(1904年) 1904年5月29日,中国红十字会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改组,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级人民卫生救援团体。 中国红十字会组织抗震救灾 3.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诞辰(1917年)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1917年5月29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1960年11月8日当选为美国第35任总统,后遭暗杀身亡肯尼迪与妻子杰奎琳·肯尼迪全家福 4、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1953年) 1953年5月29日上午11时,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和他的尼泊尔示巴向导谭欣,成为首次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人。 希拉里登顶珠穆朗玛峰 5、宋庆龄逝世(198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于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0岁。 宋庆龄近期热点新闻 近期热点新闻 1、截至29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8516人死亡,19350人受伤失踪,151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2.国家和四川已组织700余名专家对倒塌校舍进行调查。3.南方强降雨已造成48人死亡,25人失踪。6.韩国总统李明博今早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5.****会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建议用政治智慧搁置争议。4.四川地震局澄清今明两天将发生7至8级地震的谣言。科学奉献,科学求真,科学怀疑,科学创新,科学团队合作,科学开放。****的矛盾分析方法,华罗庚的直接方法,杨振宁的中西文化融合方法,欧几里得的大演绎法,笛卡尔的组合法,宾卡的比较法,费马的不等式世界,玻尔的互补原理,博弈论方法的革命性思维,科学的自我发现。主要内容 讲座88 梁昌宏 2008.5.29 玻尔的互补原理 玻尔的互补原理(1) (1) 如果说我们追求的是统一的世界,那么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1962)向往的则是和谐的世界。和谐、互补、平衡,构成了玻尔毕生的追求。 ——科学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揭示大自然的秘密。任何人都会很快发现,大自然充满了矛盾,但大自然也实现了奇妙的和谐与平衡。玻尔更看重大自然的和谐。他认为,要完整地描述量子力学的现象,必须用两组互相排斥(即“互补”)的经典概念,而这些概念的总和,才能提供微观世界整体现象的完整信息。

——这就是“哥本哈根学派”解释的灵魂和核心。 当尼尔斯·玻尔来到中国,看到“黑白鱼”阴阳图案时,他彻底被震撼了:因为他多年来一直思考并希望形象化的互补灵魂,早已在古代中国出现,并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后来,阴阳图案被带到了丹麦,一直是玻尔研究所办公室的显著标志。 古代中国的黑白鱼阴阳符号 著名画家韩美林绘制的香港凤凰卫视台标——互补“双凤” 玻尔签名照1.从小就种下“团结”的种子 尼尔斯·玻尔,丹麦人。无论从面积、人口,还是科技发展程度,都无法与德、法、英等国相比。至于中国,对丹麦的主要记忆,大概就是天才安徒生和他的巨作《安徒生童话》。仅此而已。毫不夸张地说,丹麦在19世纪只不过是欧洲科学的一个普通的“草巢”。 1.1.飞出“草巢”的金凤凰 丹麦由4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4.31万平方公里,人口523万,首都为哥本哈根。 丹麦天才安徒生和他的童话 1885年10月7日,尼尔斯·玻尔出生于哥本哈根韦德海滩14号的一栋老建筑里。今年是玻尔诞辰123周年。这是他祖母留下的房子,玻尔与哥哥哈拉尔德、姐姐珍妮在这里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玻尔的父亲克里斯蒂安·玻尔是国际知名的生理学家(1885—1911)。

1878年,玻尔获得了医学学位。他的母亲埃伦·阿德勒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显然,从玻尔记事起,他就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中。克里斯蒂安·玻尔的父亲埃伦·阿德勒和母亲良好的家庭教育显然对玻尔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从小就非常重视动手实践活动,在木工方面表现出了熟练的水平。但需要指出的是,玻尔的“文学和科学”并不平衡。他最差的科目是“丹麦语作文”。玻尔始终没有掌握写好文章的格式和基本要求。例如,在《论金属》的一篇文章的结尾,他写道:——“至于结论,我想提一下铝。”在另一篇他不敢交到老师的作文《家庭中自然力的利用》中,玻尔想写的是——“我们在家里不使用自然力。”总之,尼尔斯·玻尔的作文经常“与主题无关”。青春期,最值得一提的是,玻尔很早就成为班级里“团结”的种子。他的同学奥利·奇维兹回忆道:“玻尔的风度和性格为整个班级定下了基调,这一点非常明显。”——这或许是20世纪成立的最大的物理学校“哥本哈根学派”的第一次“预演”。更重要的是,玻尔的数学和物理天赋在七年级(相当于初中二年级)就已经显现出来。有几次,数学老师让他到黑板前做练习。由于新的数学和图形在玻尔的脑海里闪现得太快,他来不及用黑板擦把字擦掉,就用手指和袖子擦,于是“玻尔和黑板都成了‘大丑角脸’”。

”玻尔从小人际关系就很好,他和弟弟哈拉尔德的关系非常融洽。小学和中学时,周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哈拉尔德比玻尔更有天赋,只有他的父亲克里斯蒂安不同意,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大儿子身上。后来的事实证明,玻尔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他不仅早就下定了决心,而且还在稳步地向着成为真正的物理学家的目标成长。 2、学术社团“黄道学会”和“足球队”是玻尔大学时期的两件大事。1903年,18岁的玻尔进入哥本哈根大学数学系和自然科学系学习物理、数学和天文学。需要提到的是,玻尔在大学时期的两件大事是:后来成为心理学教授的埃德加·鲁宾(-1951),1905年(即大三), “黄道学会”召集成立,因团体共有12名成员,故借用天文学中“”一词命名。玻尔兄弟应邀参加,成为学会的活跃成员。1903年,他考入哥本哈根大学。照片中他身穿校服,后排右二。这里必须提一下,大学里的“学术社团”,尤其是“学社”,对年轻人的成长影响十分深远。学会是大学里的“小社会”,各种观点在这里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各种思想火花的不断激发;各种关系的相互协调——这些都是大学生将来融入社会不可缺少的。20世纪上半叶的几位著名物理学家——费米等人,在年轻时就成立了这样的学术社团,在无拘无束的辩论中拓展和开拓自己的思想。

他们俩都成为了社区里的重要人物,而这种环境的熏陶无疑对科学巨星的成长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关于尼尔斯和哈拉尔德兄弟俩晚年还有一则轶事值得我们研究者关注:尼尔斯·玻尔的一位好友就是照片中后排右一的奥利·基维茨。很少有人从外表上比尼尔斯·玻尔和奥利·基维茨更加不同。基维茨性格冲动,总是急于采取肯定的立场。在很多问题上,玻尔和基维茨不可避免地有着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观点。然而在他们终生的友谊中,差异让他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从最早进入格默霍尔姆高中前坐在同一张课桌上开始,他们之间就从未出现过任何裂痕。在玻尔60岁生日时,齐维茨在接受某报采访时说:“你想问我最欣赏玻尔的哪个特点?我们不需要举例说明他的优点,玻尔并不关心这些,如果真要我回答的话,那就是他在大事上、小事上都很优秀。是的,正因为今天是他的生日,我说我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一点也不夸张!”与之相对,一年后,即1946年齐维兹去世时,玻尔却这样回答:“在学生时代,他(齐维兹)的独立性和对真理的热爱,以及他处事坚定不移的决心,赢得了大家对他自发的尊敬。由于他的热情,只要他认为是对的,他就参加各种斗争。奥利常常成为同时代人争论的对象;但我们都钦佩他的坦率和无畏,他的热情和干劲使他成为一位极好的朋友。

”从这段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尼尔斯·玻尔从小就践行了“交友之道”的互补理念。有了这种互补的理念,他就不会惧怕自己和朋友之间性格、脾气、爱好甚至观点的不同。玻尔深知“和而不同”的交友理念可以拓宽他的视野,使他的声音更加多元,使他的嗅觉更加灵敏,观点更加全面。难怪玻尔和哈拉尔德的争论和友谊由此发展起来。尼尔斯·玻尔和哥哥哈拉尔德都热爱足球。在成为伟大科学家的道路上,尼尔斯的道德、智慧、体格和美貌也是互补的。有人说:“科学家们比拼的就是身体。”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回答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小萌的问题“怎样才能成名?”时,幽默地说:“要成名,就得活得长久,就像我一样。” ”在他去世前几周,还做出了“高维复杂空间球面著名猜想的证明”——他的学术寿命接近“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央电视台李小萌采访了因非典而出名的钟南山院士陈省身,后者曾是全国400米冠军——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运动员。钟南山的妻子李少芬是前中国女篮队长——电影《女篮5号》女主角的原型。当然,玻尔的足球技术比起哥哥哈拉尔德“略逊一筹”。哈拉尔德曾以丹麦足球运动员的身份参加过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奥运会,获得银牌。玻尔虽然没有入选,但作为哈拉尔德的哥哥,他也得到了不少“光环”,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两兄弟。

男孩子们来看他们踢球,报纸报道他们的比赛,玻尔兄弟成了丹麦的民族“英雄”。至于哲学,玻尔也和几乎所有的科学家一样,对哲学很感兴趣。他被穆勒(PM)的一本哲学小册子《一个丹麦学生的故事》迷住了。他后来多次引用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这个比喻用最简单的哲学语言解释了不可理解的微观世界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3、初试“刀子”从历史的角度看,玻尔的科学生涯是从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开始的。19世纪末,英国剑桥大学的JJ汤姆逊(JJ,1856-1940)发现一束细的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可以弯曲。不久后JJ汤姆逊发明了阴极射线管,就证实了这是一种粒子,一种质量比最轻的原子还要小的粒子——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从此人们知道原子中还有更小的物体。1909年,伟大的荷兰物理学家HA(1853-1928)首次建议称它们为“电子”()。玻尔的硕士生涯就是以研究和理论为目标、为起点的。玻尔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式,他从一开始就假设金属的这些性质,是由金属中的电子与静止的分子碰撞而产生的。

他们计划通过实际测量金属性质来检验他们的假设。奈尔斯。玻尔攻读硕士学位的“宏伟计划”然而玻尔太投入,计划太庞大,对自己的要求又无限高,以至于到1909年春天,论文的实验部分仍然没有完成。他有时觉得这个公式需要实验验证,有时又觉得那个东西需要再做一次实验。是玻尔的父亲克里斯蒂安果断改变了这种无休止的努力。他认为凡事都要有个“度”。现在该解决问题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个“慢热”的儿子离开实验室,去一个新的环境写论文。在父亲的安排下,玻尔来到父亲在丹麦人心中的“天堂”——富奈岛维森贝格的别墅里(必须提到:安徒生的很多美丽童话都是在这里创作的)专心研究。很快,玻尔的论文就愈加精炼。从玻尔的论文中不难发现,他对大量资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和消化吸收。论文突出地体现了他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思维,他并不避讳权威。关于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玻尔作了如下评论:“所提出的观点至少存在一个概念上的问题。结论都是从电子与金属分子相互作用不会导致热平衡这一事实推断出来的。”这样一来,人们不禁要问:电子的速度随金属​​不同部位的温度而变化,那么它是如何得到的呢?电子的速度只能从金属分子的碰撞中获得,而根据定律,电子既不能获得能量,也不能损失能量。

”值得指出的是,玻尔虽然对权威理论提出了批评,但他对理论的评价依然最高。他在给弟弟哈拉尔德的信中写道:“我简直被这个理论迷住了!”就在玻尔硕士论文即将写完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个令他兴奋不已的好消息——他的获奖论文《用喷射振动法测定水的表面张力》即将在伦敦皇家学会的《哲学汇刊》上发表。当时他只有24岁,不久玻尔就发表了另一篇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论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4 16:24 , Processed in 0.0615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