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安徽省核酸检测价格七连降,单人单检、混检价格再创长三角地区新低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60
发表于 2024-10-19 08: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省核酸检测价格“连续七年”下降,单项检测、混合检测分别为19.7元、3.4元。

5月12日,记者从省医保局获悉,我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费用再次下调。下调后,单人单项测试和混合测试费用分别为19.7元和3.4元。据悉,降价后,我省核酸单人单项检测和混合检测价格为长三角地区最低,且下降幅度和下降程度均高于中西部省份。

为推动核酸检测常态化,尽早发现潜在传染源,阻断病毒传播链,我省连续七次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费用。检验价格为30元/人,单样检验价格降至不超过28元/人,混合检验价格不超过6元/人。这次又跌了,分别跌至19.7元和3.4元。

据省医保局介绍,根据3月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集中采购完成情况,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采购价格、医疗机构开展的核酸检测项目类型、对检测手段、日均检测能力和第三方检测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深入研究降低检测成本的空间,科学确定核酸检测项目价格。通过密切关注各省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定期进行对比分析,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做出价格调整。本轮价格调整前,对北京、上海、吉林等20多个省份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进行了全面比较,合理确定我省核酸检测项目价格。

据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的持续降价,有力推动了核酸检测常态化。全省多地开展多轮全覆盖核酸检测筛查,实现科学精准防控。预计本轮调价后,仅合肥市单轮全覆盖检测即可减少支出2000万元以上。

1、“圈”创强劲动力,一体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突破6000亿元!合肥都市圈一季度表现良好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招引引智成果丰硕、物流枢纽畅通助力企业……作为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动力源泉,合肥都市圈在科技攻关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今年第一季度。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489.9亿元,占全省的62.7%。全省发展核心增长极作用不断显现。

共同做强创新产业链 吹响发展号角

合肥都市圈不仅是长三角地区六大都市圈之一,也是安徽“一圈五区”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体化”是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命题,“产业链”是联结城市群高质量错位发展的纽带。近年来,合肥都市圈各城市携手推进融合互动、融合互补,一体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1年合肥都市圈成立7个专项产业联盟,合肥与淮河两市签署《淮南-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作区框架协议》,合力(六安)高端铸造深加工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合肥维信诺与安徽精卓光县成功签约,安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六安院与合肥创新院“六安大众创业中心”中科院正式投产……合作步伐不断加快,一体化产业链持续打造。去年,合肥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全年的不断提升,也让2022年的合肥都市圈斗志昂扬:

推动河六经济走廊、河淮工业走廊等产业轴发展,积极申报设立合肥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河淮合作区)建设,提升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与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中国声谷·舒城声光电产业园在舒城县杭埠揭牌,合肥经济开发区与淮南寿县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河淮合作区) 根据协议,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实现税收6428万元。

今年2月,合肥主办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展推进会。依托展会搭建沟通合作平台,合肥推动江淮汽车、奇瑞汽车等企业签订产业链上下游意向采购合同10份,采购金额277亿元。元、合肥、芜湖、滁州等市签约“双招双引”项目20个,总投资357亿元。



为了给行业“造血”,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今年合肥举办了3场科技成果交易会和20余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邀请蚌埠、滁州、桐城等地等都市圈城市参与推广技术合同登记金额31.7亿元;与圈内城市合作筹备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加快安徽科技市场建设,拟建设六安、芜湖、蚌埠等地推进圈内三个子市场建设。科技成果在当地交易、转化和应用。

工业如火如荼,农业欣欣向荣。在周古堆,来自都市圈各城市的新鲜蔬果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据介绍,首都圈9个县(市)联合建设化肥蔬菜基地,并在周古堆设立优质蔬菜销售区。周古堆市场部分大型批发商与各城市化肥蔬菜基地建立产销合作关系,实现多方优势互补。 ,共赢发展。今年,合肥市还安排年度奖励补贴840万元,与寿县、金寨、和县等9个县区合作建设50个化肥蔬菜基地项目,总面积3169亩。

共昌物流运输链发挥国家物流枢纽作用

2021年,合肥共开行中欧班列668列,同比增长17.69%。合肥市区生产的太阳能光伏、液晶屏、机器人零部件等高精度产品已成为主流。畅通流通链条,共享合肥陆港国家物流枢纽作用,是合肥都市圈一体化的好处之一。

今年2月,合肥开行首列“本河欧”城际定向列车,扩大了合肥中欧班列在省内的影响力和影响力。为保障疫情期间货物流通,合肥今年将继续开展中欧班列“皖皖运输”服务,为合肥都市圈企业走出去“插上翅膀”,持续为安徽本土企业提供“送货上门”的全流程、保姆式、定制化服务。今年首月,“皖货皖运”运营企业定制列车超过14列,安徽本地化率超过78%。

以畅通货运通道为抓手,合肥都市圈也在不断提升可达性:发展合肥中欧班列城市化、企业定制化货运班列,先后开辟“合肥+滁州”等城区“河新欧+芜湖”城际定向列车带动合肥都市圈资金、技术、产品、原材料等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合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一季度,物流枢纽完成货物吞吐量946.46万吨,开行中欧班列227列,增长112.2%。其中,江淮、奇瑞、美的、美菱等省内企业发运的定制班列有49列,安徽本土企业的货物占比超过80%。

为解决外贸企业陆路运输不畅、订箱难等问题,合肥水运港以畅通“陆水”航线为重点,加大合乌、合宁、合湖航线运营力度,推动开通“合肥-南京-宁波”陆水航线,增加航空航线数量。集装箱调度强度。 1-4月,水运港口外贸重箱吞吐量4.7万标准箱,与去年同期持平,外贸空箱吞吐量1.6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8 %。

共享“水、陆、空、铁”无缝连接,打造一小时通勤圈

数百台大型机械满负荷运转,合肥新桥机场S1线建设引人期待。目前,合肥新桥机场S1线五里屯站至新桥机场段正在加快建设。

这条全长47.5公里的轨道交通建成后,将途经淮南市寿县、合肥市经济开发区、长丰县、庐阳区、蜀山区,连接新桥国际机场和新合肥西站两大交通枢纽。预计,沿线居民将实现一小时城际通勤,这对于完善合肥都市圈通勤交通网络、强化综合交通枢纽的联系和辐射功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合肥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处长李浩淼介绍,商杭、合安高铁相继开通运营,合肥实现高铁互联互通与芜湖和桐城;河新高铁、朝马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沪渝渝高铁合宁至武汉段、和新六城际铁路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扩建合宁、合安、合乌高速公路,楚怀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德商高速合从段、越乌高速五越段东延、明朝高速合肥段等项目加快建设。以合肥为起点的高速公路已覆盖市区所有市县。航空航运方面,合肥新桥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启动,肥东白龙通用机场主体工程竣工。继续推进引江济淮通航工程建设,继续推进肇溪河一级航道工程前期工作。市区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超过180公里,公路里程超过2200公里,水路总里程超过3500公里。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立体连接的一小时通勤圈已基本形成。

记者在《合肥市“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中看到,“十四五”期间,合肥将瞄准都市圈城际通勤,力争连接上海、江浙地区,服务国家战略。构建长三角以公交为主导的城际轨道客运网络;充分利用合宁、河六、上合杭等铁路的铁路运输能力,增加合肥都市圈与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之间的高铁连接旅客数量运输频率;加大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域(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力度,打造一小时覆盖全省、紧密连接长三角的高铁城际交通圈。两个小时。

同时,合肥都市圈还将推动轨道交通客运高效衔接,实现内外客运“无缝衔接”和旅客“零距离换乘”;力争开通航空、铁路旅客转乘地铁免安检通道,探索地铁、铁路单一安检,实现地铁、铁路、航空“无缝衔接”。



2.检测出多份阳性样本!合肥发出提醒!

近期,合肥市多次在进口水果、牛羊肉等产品中检出阳性样本,疫情传播风险较大。合肥市有关部门立即启动响应机制,进行查封处理。建议广大市民近期购买、食用需谨慎。

如果您确实需要购买,请注意

1.到正规市场、超市或商店购买

尽量在正规市场、超市或商店购买进口冷冻食品,并注意是否有海关食品检疫信息;

购买时,选择冷冻食品时尽量戴一次性手套或用塑料袋捂住双手,避免手直接接触;

购买预包装冷冻、冷藏食品时,应留意食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内容,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

2. 网购进口食品需谨慎

与超市进口食品相比,网购进口食品的来源渠道和物流环节更加复杂。如果含有进口食品的快递与普通快递混寄,而不是专门的冷链运输,那么恐怕检验检疫无法全面覆盖,“漏网之鱼”。网上购买进口食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核查进口食品检验检疫报告;

收到快递后,注意用酒精对外包装进行消毒。建议拆快递时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拆包后,可将包装废弃物密封并扔进垃圾桶,并对双手进行消毒。

3、做好个人防护

购买时正确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购物后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洗手前不要触摸口、鼻、眼睛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6 22:35 , Processed in 0.0622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