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7|回复: 0

2025 年我国要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三高地,广州企业准备好了吗?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801
发表于 2024-9-12 23: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工业要先行,制造业要立市”。作为先进制造业的关键配套装备,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和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前不久,全国15个机器人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和应用部门正式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业聚集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近日,记者走访广州多家机器人企业发现,国产机器人研发水平已取得重大进步,但目前对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端研发人才的需求依然迫切。专家表示,机器人作为科技呈现的“载体”,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持续的研发和支撑。

广州数控:多年布局 夯实研发基础

在位于黄埔区的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数控”)工厂内,工人们正在加工工业机器人的零部件。当所有零部件组装完毕后,一台崭新的工业机器人呈现在记者眼前。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有“北有新松,南有广州数控”的说法,可见广州数控在机器人领域的“地位”,“广州数控就是其中之一。”广州数控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宋健说,在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域,广州数控一直处于“第一梯队”。

“2006-2007年我们公司牵头启动了机器人开发项目。”宋健说,广州数控的研究领域一直以数控系统为主,这里面涉及到运动控制,此外,公司在1998年就成功研发了机器人伺服驱动,到2002年,伺服电机的研究也完成,为工业机器人的研究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2008年以后,整体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提高,人们对机器人行业的期待值越来越高,到了2010年,资本开始青睐新兴的机器人行业,进一步加速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宋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国产机器人在整体的可靠性、功能性和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

亮点:RB500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

广州数控RB系列工业机器人是广州数控自主研发的六关节工业机器人,集成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重要成果,经过不断技术改进,现已形成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

RB系列工业机器人可实现精准高效的搬运和上下料,各关节的运动均采用伺服电机和高刚性、低背隙的精密减速器来实现,每台伺服电机均配备断电制动器,并配备先进的电气控制柜及示教盒,使其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更安全、性能更强大。

其中,广州数控的RB500机器人打破了重载工业机器人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其性能优越、技术自主性高,适用于大型工件搬运、点焊、搅拌摩擦焊等作业。

此外,广州数控的中空焊接机器人也全部由广州数控自主研发,适用于汽车及零部件、摩托车零部件、电动车、家电、五金等焊接领域。



广州数控的工业机器人

研发投入占营收15%,90%零部件可实现国产化

“除了减速器部分从外部采购外,其他零部件全部由我们自己生产。”宋建告诉记者,媒体曾提到“有些机器人厂商可以实现90%的国产化”,而广州数控就是这些“个体厂商”的代表。

他坦言,国产机器人在精准度、全面性、销量等方面与国外机器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别人做产品已经几十年了,我们想在短短几年、十几年内赶上去。‘做超强性能’还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像机器人这种技术集成难度很高的产品。但这也反映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近年来,国内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一方面是因为价格优势,另一方面,国外进口机器人的价格不断降低,“一旦国外机器人具备一定的替代性,国内很多厂商还是会选择价格更实惠的国产机器人。”宋健说,21世纪初期,购买一台进口工业机器人要花费近20万元,而现在已经降到10多万元,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下降。

在投入方面,他表示,机器人企业在研发人员、可持续性、加工设备、检测设备、研发团队等方面,整体投入都比较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进入市场很容易,但后来很多企业因为研发投入太大而退出的原因。”他举了一个例子,广州数控去年营收大概20亿人民币,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的15%左右,大概3亿人民币。

宋健

人才培养需建立统一的培训标准

在广州数控的门口,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广州广塑职业培训学院”。机器人人才的培养,依然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宋健介绍,学院除了提供产品,还会培训相应的操作人员和技术工人。他表示,就目前的技术而言,真正能做到“无人工厂”、“黑暗工厂”的企业非常少,资金要求也很高,因此,培养技术操作人才还是很重要的。

宋健表示,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还没有统一有效的标准。人才培养需要真正的硬件设备投入,培训周期也较长,技能培训因为涉及到耗材,成本很高。但要想让员工真正学到东西,就需要给员工更多实践的机会。”

宋健说,大企业往往有比较完善的培训机构,“这就需要我们这样的企业和职业学校或者中小企业一起做好联合培训。”因此,他建议,对于职业人才的培训,应该建立统一的培训标准。

瑞松科技承建的广汽传祺宜昌工厂项目

瑞松科技:机器人焊接生产线60秒可完成上千个焊接点



事实上,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发展,传统行业留下的很多刻板印象已经消失,劳动力从事高强度、密集劳动的生产场景正在逐渐消失,不少传统制造业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目前,汽车和3C电子制造是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两个领域。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松科技”)总裁助理、营销中心总监张东升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在制造一辆乘用车时,要将冲压件焊接成一个完整的白车身,需要上千个焊点,而机器人柔性智能焊接生产线可以在不到60秒的时间内完成一整辆白车身的焊接。

他进一步解释道:这样的工作效率,是靠整条智能生产线的同步协同工作实现的,所有机器人同时工作,共同完成焊接汽车这项“重任”。

“除了汽车制造业,工业机器人焊接还应用于工程机械、3C电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船舶等领域。”他介绍,广州塔、虎门大桥、白云机场、大亚湾核电站、港珠高速等均有使用工业机器人,而瑞松科技提供的智能焊接设备和智能制造生产线则参与了澳门大桥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瑞松科技于2020年2月正式登陆科创板,张东升表示,上市对公司本身的影响比较大,公司的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不仅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也吸引了更多高端人才的聚集,大大提升了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

瑞松科技提供的日立电梯门板自动化生产线

亮点:54秒组装一辆四门双盖汽车,8款车型在同一生产线上生产

广州瑞松科技为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工厂提供的国内首条柔性智能车门装调线,实现8款车型随机混装,整线可在54秒内完成一辆汽车4扇车门、2个机盖的智能装配。极限负载下高速行驶很难,但机器人借助技术就能做到这一点。

瑞松科技将其自主研发的超高速传输技术运用到车身门盖装配调整线上,采用往复式循环输送机,开发了车身中部、两侧门槛两种升降形式,辅助运动控制单元协调多个伺服驱动,使装配线实现高速精准运输,创下了4秒内完成18个白车身工程间运输的纪录,整条线可在54秒内完成一辆四门两盖车辆的智能装配。

此外,该装配线采用230余套柔性数控定位系统,将各车型底盘、门盖的定位抓取无缝衔接,实现全自动任意切换,并满足8款车型的随机混合共产,实现最小空间内的最大生产力。

8款车型柔性混线生产是流水线面临的一大挑战,门盖区域批量生产需要与流水线混线生产精准匹配,项目中近百个逻辑程序配合MES系统的车型识别、车型信息传输,智能化自动配对每一扇门并交付到流水线上,真正实现了系统智能化。

在无人智能制造中,机器视觉是保证生产品质达标的最大武器。据了解,该装配线共包含4套视觉系统,3D激光视觉精度高达0.1毫米。视觉引导技术精确测量图像,通过比较计算,将偏差值发送给机器人控制器,控制器自动修正补偿机器人运动轨迹,引导机器人到达准确的实际工作位置,从而实现对车身、车门、门铰链安装孔的准确抓取和精准定位。实现车身门框的精确测量与装配。

广州瑞松科技为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工厂提供的国内首条柔性智能车门装配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9 05:58 , Processed in 0.0749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