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0|回复: 0

四校联考高中作文沿途的风景审题指导:人生如路,风景如画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915
发表于 2024-9-18 17: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校联考高中作文《沿途的风景》专题复习指南】由【】上传并分享。文档共【4】页,文档可免费在线阅读。如需了解更多【四校联考高中作文《沿途的风景》专题复习指南】内容,可使用淘豆网站内搜索功能,选择适合您的文档。以下文字为文章中的部分正文,如需获取完整电子版,请将此文档下载至您的设备,方便编辑打印。:

沿途风景

广州市铁一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罗晓晖

1. 论文题目:

有一句广告词:“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有些人直奔目的地,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有些人流连于沿途的风景,而忘记了目的地;有些人途中偶尔停下脚步,美丽的风景让他们忘记了疲劳,更好地奔向目的地。

请以“沿途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自己的角度、目的和风格。

2. 问题复习指导

(一)职称审核:

:景观

“风景”的本义是自然景色,字典中的定义是:一定区域内,由山川、一定的自然现象(如雨雪)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欣赏的景色。

“景”之义:人文风光。指现实生活中美好、有价值、有意义、感动人心、令人怀念、令人怀念、具有精神启迪作用的事物……总之,指一切具有积极意义的人、事、景物、生活细节等。总之,应取“景”的隐喻意义或象征意义。

:一路走来

“一路走来”的本义是:一路上,一路走来。在到达目的地或终点的途中(或在途中)。

“一路上”的含义:在材料中,“一路上”是与“目的地”并列的,显然“一路上”的含义是“过程”,或者“移动时的周围环境……”

“一路走来”强调的是过程、“移动”、“经历”。可以写“过程”、“经历”、“经过”。但“一路走来”不应被误解为“站在某一个点上”,如:“他躺在竹椅上,倒了一杯茶,欣赏沿途的风景。”也不应被误解为“在走过一段人生后,站在一个固定的点上,回首以前走过的人生路(所获得的感悟、经历、领悟)”。如:“在走过一段旅程后,回想以前的经历。”应该是走着走着看到的风景,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美好的事物和场景。

3、“沿途风景”含义:通往目的地(终点)途中所有积极向上的人、事、生活画面、生活场景、生活细节……

它可以是一种人文景观,比如:一对老夫妇在落日的余晖中互相扶持、蹒跚前行的身影;一个交警在车水马龙的路口挥汗如雨指挥交通的身影……

也可以是隐喻意义或象征意义,象征生活中遇到的一切美好事物。比如亲人的无私之爱、家乡人的纯朴、朋友的默默奉献,或是提高人们道德水平、帮助人们修身养性的精神财富,比如忠诚、爱国、守信的美德、永不放弃、永不服输的信念、永不满足、永不停止追求等等。但这些内容必须落实在具体的“形象”中,不能抽象,而应定格为某个人、某张图片或某个镜头,即它们应该是

将“人”与“景”联系起来,将“景”人性化,不会偏离主题。

(二)材料审查:



有一句广告词:“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有些人直奔目的地,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有些人流连于沿途的风景,而忘记了目的地;有些人途中偶尔停下脚步,美丽的风景让他们忘记了疲劳,更好地奔向目的地。

材料的第一句话“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暗含了本文的观点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沿途的风景比目的地更重要”。

材料中的第二组排比句是“有些人一头扎进目的地,忽视了沿途的风景;有些人在沿途的风景中流连忘返,忘记了目的地;有些人在途中偶尔停下来,美丽的风景让他们忘记了疲劳,更好地奔向目的地。”材料的意图很明确:批判前两者,赞扬后者。说明我们既不能忽视沿途的风景,也不能沉溺于其中,要及时关注沿途的风景,让风景帮助我们更好地奔向目的地。

(三)“材料”与“标题”的交集:

提倡在人生旅途中多关注美好的事物,感受过程的美好比顺利到达目的地更重要。

3. 受孕指导:

(一)第一类:最佳创意

,你需要在赶路的同时,欣赏沿途的美景。

,能够帮助你忘记疲劳,更好地奔向目的地。

,也不要执着于沿途的风景,而是边慢跑边欣赏美景。

,向着目标前进。

,学会享受过程的乐趣。

、把“沿途的风景”理解为“一次宝贵的经历”、“一切具有积极意义的人、事、景、生活细节”、“美好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动的、值得珍惜的、令人怀念的、启迪心灵的……”都是题目最好的意义。

能切中要点,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色”的含义结合起来,清晰揭示“沿途”与“风景”的含义,将“风景”融入具体的人物、图片、场景、生活细节等。既有思想性,论据丰富(不少于三个),说理充分,语言流畅。文中可能存在个别瑕疵,可打分在53分左右(22+22+9=53)(49-55分)。表达有瑕疵,可酌情降低表达,但不能低于19分。发展水平看高低,表达好可酌情加分。文采兼备可打60分。

(二)类型二:符合题目要求的论文

1、如果“风景”和“沿途”两个关键词的含义都被揭示但只揭示了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关键词都想揭示但有一个是错误的,则得分在42-45之间。

“沿途的风景”理解为“身边的美好事物”(如果这个美好事物围绕在移动的人身边,其意义与“沿途”相同,是最好的概念。如果这个美好事物固定在一个静态的个体身边,则“围绕≠沿途”,因为二者指称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沿途”的指称是“前方的目的地”,意为“在朝着目的地移动的过程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围绕”的指称是“本体、个体”,意为“在个体旁边或周围”,是一个空间范围。)

“沿途风景”理解为“在成功前(或到达目的地前)奋斗的足迹(记忆)。例如:“在经历某段旅程后,回想起过去的经历”

4、“走过一段人生,站在一个固定的点,回首走过的人生路,所得到的感受、经历、感悟……”对“沿途的风景”最恰当的理解,应该是强调走着走着看到的场景,或者共同参与那件事、那场场景的过程或经历。

文章只要在一处揭示出“沿途风景”的含义,理性解读(揭示含义)和感性描写(描写具体表现)均可接受,分数在17+17+7=41(38-44)左右。如果语言表达良好或论点鲜明,可在表达和展开层面加分,但内容分数不能超过16-17分。

能理解题意,知道把“”理解为“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的结合体,但不能具体、充分地表达这种理解,如:揭示“沿途”、“风景”的含义时,只揭示了其中一个词的含义,或含义模糊,或表达啰嗦无力,或文章中某些段落或个别例子不太符合题意,但论点丰富(不少于三个),说理充分,语言流畅。可得分在43-48(19+19+7=45)或以上。若表达有缺陷,可酌情降低表达与展开程度,但不能低于18.7分。



(三)基本符合问题

“风景”理解为自然的“风景”,文章也只是围绕这个“自然风景”展开的。整篇文章只是肤浅地描述了旅行中看到的风景,并没有进一步阐述其中蕴含的哲理,也没有注重对文章主题的深入挖掘。例如,在描述完风景之后,文章就草草收尾:“沿途的风景好美啊!”评分在36-40分之间。

“沿途的风景”被误解为“从某一点静态欣赏的风景”。例如:“他躺在竹椅上,倒了一杯茶,欣赏沿途的风景。”这基本上符合题意,得分在36-40之间。

(四)偏离主题

即使答案是错误的,也比不知道答案并以标签式的方式书写要好。分数可以在36-38之间。

文中多写为“风景”或“沿途风光”,而没有写出它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甚至原意也不清楚。例如:“意在沿途风光。项羽虽败犹荣,但他是英雄,他的英雄气概使他虽未成就天下大业,却名扬千古;曹操因沿途风光肮脏而被千古骂名。”

风景究竟是什么意思,无人知晓,项羽和曹操身边的风景又是什么,下面可以算出得分15+15+6=36分。

(五)其他

,非驴非马的作文类型,分数将低于36分。

结构完整者,每缺50个字扣1分,只扣字数。字数不足600个,扣30分以下。字数不足500个,扣25分以下。字数不足400个,扣20分以下。字数不足300个,扣15分以下。

. 三次错误扣 1 分,最多扣 3 分

,扣1分。

4.材料选择

,用意平庸。

大部分学生在选材上存在严重的“撞题”现象,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大量的作文都是写高三枯燥的生活,虽然专心学习,但还是考砸了。这时,老师的教导,家长的谈话,同学的鼓励,一轮又一轮的谆谆教诲(往往是作文导言中的内容重复),“我”恍然大悟。还有很多作文存在严重的“复古”现象,没有新意,缺乏时代感,老是屈原、李白、苏东坡、陶渊明、李清照、项羽。不是说这些材料不好,而是太庸俗、太滥,提不出新意。第一个这样写的人肯定是一篇好作文,但如果成千上万的学生都这样写,会是什么样的局面?这样的材料可能得高分,但如果不改,肯定会吃亏。

,机械地。

例如:“司马迁摆脱消极的风景,心态乐观;刘翔在奥运会上经历了失败的风景,重新获得成功。”等等。不恰当的评论和随意的标签。例如:“意义在于沿途的风景。项羽虽然败北,但英勇无畏,以至于他虽然没有成就帝国,却名垂千古;曹操最终被千古骂名,就是因为沿途的风景太脏了。”或者列举一两个贯穿文章的感动中国人的例子,凑足字数。还有一些转换概念的例子,比如写成功的人因为注重细节而成功,把细节理解为“风景”;把马拉松比赛中通过分解目标到达目的地理解为“观察沿途的风景,最终取得成功。”

,情感的虚假。

比如,他离家出走时,看到车窗外的风景,“他就笑了”,回家时,“父亲打了他一巴掌,他却没有怨恨,脸上只有笑容。”还有一次,他在旅行中,在火车上看到一个孕妇生产,大家帮忙找医生。题材老套、僵硬、虚假。

解决方案:

选材要有创新,站在学生的角度,要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身边发生的现实人与事,然后提炼、挖掘,形成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把笔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而不是写考试失败、妈妈的奶茶、爸爸的励志,更不能钻进“旧纸堆”里浪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9 09:44 , Processed in 0.0639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