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8|回复: 0

状元媒:满族作家叶广芩家族系列最精彩代表作,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836
发表于 2024-10-10 06: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人只有在结婚当天才能看清丈夫的容貌。一段这样开始的婚姻几乎可以说是一场悲剧;女人在结婚前一天才发现丈夫不是比她大6岁,而是大了整整18岁。 ,这样开始的婚姻几乎注定是一场悲剧。

而《第一才子红娘》里的女人陈美珍,坐着轿子,经过门口,却发现前屋里的孩子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只能说是一组;但偏房里还住着人。一位女士,一位新新娘,三间卧室中的一间......

这场婚礼不是一场庆典,而是一场灾难。

《红娘第一秀才》当然有它的荣耀:清朝最后一位秀才保护红娘;它有它的满足:一场盛大而体面的婚礼。然而,这场婚礼却有一个小尾巴:新娘大闹,新郎连夜逃跑……

小说《第一秀才红娘》是满族作家叶广钦家族系列作品中最精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主要讲述了南英坊出身的贫困女孩陈美珍(后来的我的母亲)的故事。清代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充当媒人。 ,从而导致与王室后裔父亲金瑞熙的婚姻成为热门故事。

在叶广钦笔下的家族史演变中,《第一秀才》中陈美珍与金瑞旭的婚姻是平民与贵族的婚姻。进入金家大宅的陈美珍,也是作者笔下唯一的晚清平民女性。 《公主》中发生的故事和人物,都被贴上了“贵族”或“奴隶”的标签。只有陈美珍不是男性形象的陪衬,而是一个同样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叶广钦对“母亲”陈美珍的塑造可以分为婚前和婚后两个阶段。

婚前,她是典型的小家千金,拥有满族女性特有的大方和独立;婚后,她进入了贵族金家,被父权文化的阴影所笼罩。她小心翼翼地生活在阴影中,彰显着男权的影响力。生活条件压抑。

01.继承传统:养育弟弟;接受婚姻

陈美珍是满族姑娘。她居住的南营,曾经是正白旗军营。主要特点是她“穷杂”。

她有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她10岁时,她的父亲和卖杂货的男孩因东安市场失火而莫名失踪,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母亲再婚,几年后,又生了一个弟弟。

父母去世后,南军营女孩陈美珍主动遵循“姐姐如母亲”的传统伦理道德,通过手工制作,承担起了照顾同父异母弟弟的重任。花拼凑而成。

美丽的母亲一直呆在闺房里,直到三十岁。这样的老姑娘放在今天,都属于“老毛病”,何况是在80年前。我问妈妈为什么不结婚。我妈说,你爷爷奶奶都死了,你叔叔还没有成年。如果我结婚了,他靠谁?

但讽刺的是,陈美珍结婚时,这个弟弟才18岁。他还是想做的多做的少,想做的多做的少,一事无成,这成了姐姐的难题。

陈美珍愿意放弃最好的年华,在家打工,做一个老姑娘。这包括她对传统道德和家庭纽带的坚守,也包括父权文化对女性的管教和束缚。

南影坊少女与皇室金四爷的联姻。两个本来毫无关系、毫无交集的人,却因为状元刘春霖的牵线搭桥而走到了一起。

状元的媒人、亲戚七叔的朋友陈美珍最终接受了金四爷的求婚。她无私地承担起了抚养金家众多子弟的责任,主持着金家的事务,成为了金家的顶梁柱。

我的母亲来自一个小家庭,性格比较善良、随和,不太礼貌。无论孩子在哪个房间,都被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照顾好每一个细节,尽到自己的责任。她把一个传统母亲应有的爱和善良奉献给了每一个孩子。

“妈妈”陈美珍身上带着女性的温柔本性,善良无私,热爱孩子,重视家庭。她习惯以自我牺牲的精神面对现实的挑战,她的选择符合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期望。

面对传统,南英芳的母亲满足于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应有的家庭地位,并珍惜家庭中男性赋予的某些权利。这是她与传统紧密联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南英芳的母亲并不像中国传统母亲那样只知道为父权社会服务,她也有独立的一面。

02.对传统的反叛:不完全的独立

从未婚、订婚、结婚到婚后,南英芳的母亲大多表现出传统女性柔弱顺从的一面,但她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抗和斗争,争取自己的主体地位。

受时代影响,“母亲”在与父权文化作斗争时,主观意识模糊,仍将自己置于从属地位,为大家庭服务。她的本质仍然是由符号、图像和意义所主导。代表,作为一个人格主体,她要么是被动的、消极的,要么是不存在的。

在娘家时,因为父母早逝,弟弟年幼,“母亲”陈美珍才有机会为自己做主,发出自己的声音。

年过半百的她,依然秉持着“绝不嫁有婆婆的人”的信念,靠打零工养活自己和弟弟,直到弟弟成年。这可以看作是陈美珍内心的第一个微弱的声音。 。

三十几岁未婚,在旧时代无疑是违背世俗道德的。然而陈美珍能够不顾世俗观念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这无疑打破了传统女性的沉默。

结婚前一天,当她得知自己要嫁的金家四爷比自己大不是六岁,而是十八岁时,陈美珍有了第二次发声。



她让舅舅跟媒婆商量此事,敲打新房里的东西,不肯炫耀,媒婆却说“一切以帖子为准”。这份帖子就像是一份契约,将一切都封印了。母亲再也无力反抗,终于坐上了轿子。

新婚之夜是母亲的第三次挣扎。

得知侧院住着一位女士后,她求见媒人刘春霖,咬伤了新郎金丝先生,致使新郎连夜逃走。

陈美珍无畏、不屈、坚强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表明了下层旗人女孩对婚姻的向往和要求。

不幸的是,这些声音最终因盛行的观念而受到损害。在娘家,她优先考虑弟弟,在婆家,她接受比自己大十八岁的丈夫。女性在社会中仍然处于弱势和从属地位。

在金家,南英芳的母亲表面上拥有持家权,但实际上却服务于以父亲为代表的父权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金家的父亲常常“缺席”,母亲为金先生在整个家庭中树立权威,维护父权社会的伦理道德。当父亲行使父母权威时,母亲只能退居二线。

来自南军营的女孩陈美珍,以母爱照顾弟弟,也懂得适时放手,经营自己的婚姻。结婚后,她担任金家大宅的女主人,以兄弟般的母爱培育下一代,巩固家庭纽带。

她所展现的是传统女性道德标准的典范。无论是作为女儿、妻子、母亲,她都受到了作者的赞扬和赞扬。

03.矛盾统一:妥协与坚持

来自南军营的女孩陈美珍,有着旗人大妈的特质:敏捷大胆,敢于出手;她也有旗人的弱点:虚荣。

当她还是个女孩的时候,她就靠做贴花来养活自己和弟弟。但嫁入豪门后,陈美珍回到娘家,再也没有靠近过女红。她认为自己是一位显赫人物的妻子,必须时刻保持“妻子”的清醒和行为。团体。

无论她受到多少妥协和委屈,在学识渊博的金四爷——“父亲”眼里,她始终是那个南军营的文盲女孩。

金四爷没去过南营岳家,对陈美珍最喜欢的戏子不屑一顾。

在精神世界里,“母亲”和“父亲”从来都是不平等的。金四爷再婚,就是为了给金家找一个小三,给一群孩子找个保姆。

在已经成年的女儿面前,南英芳的母亲对这桩婚姻感到“好”。

我说,真的好吗?我妈妈说真的很好。怎么了?

对“善”的理解是通过“我”对母亲纯粹的人生哲学的剖析而展开的。吃饱穿暖的母亲,头脑简单。她关心生活,所以面对自己不合适的婚姻,她有简洁而坚定的答案。陈美珍并不关心文化差异。她关心的是生活。只有日复一日,在她眼里才是真实的。

“情”的含义是“恩”为先,是责任、义务; “爱”排在最后,是基础和伏笔。

在这种日常而温柔的叙事话语中,描绘了一个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母亲形象。传统的道德规范时刻在要求着她,她无法忘记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从属”地位。她曾经是一家之主。作者所培养的自我需要,使她在复杂的社会中小心翼翼地寻找着自己的“主体”地位。

我们该如何评价陈美珍这个南军营姑娘?毕竟,她与那个时代是分不开的。那时的她,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作为一个女人,无论是作为女儿还是作为母亲,她都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

作为女儿,她也天真无邪,分担父母的忧虑,独自抚养弟弟;作为母亲,她用无私的奉献为金先生照顾了一大群孩子,没有偏心,没有自私,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和爱戴;只是作为一个妻子,她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争取。这是时代的结果。

在《第一秀才红娘》中,叶广钦用生动写实的笔触塑造了善良美丽的南军营姑娘陈美珍的形象。她用一种不唠叨,也不乏味的语气,展现了以金家为主导的旗人的世界。这里有生活的细腻和无奈,也有世间的变迁和孤独,她描绘了一幅旗人社会的民风图画。 。

作者用她温柔的文笔传达了“我”对北京和满族家庭的独特感受和理解,用诗意的语言传达了淡淡的孤独感。

叶广钦写道:

如果宇宙有一个支点,让我们跳离时间的长河,远远地观看。我们一定能看到繁华都市中那些整齐划一的平房,以及生活在那里的穷苦市民的辛酸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已被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5 12:06 , Processed in 0.0732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