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虎妈式教育会改写孩子大脑,增加抑郁症风险,研究揭示其中关联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618
发表于 2024-10-9 07: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在几年前,亚利桑那大学的儿童/青少年临床心理学家莎拉·斯科赫就指出,75%的重度抑郁症成年患者首先在童年时期患上这种疾病。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抑郁?这与养育方式有何关系?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虎妈”的教养方式会通过改写孩子的大脑,增加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

蔡美儿是虎妈教育的代表

“虎妈”养育方式改变孩子的DNA

未来可能会爆发抑郁和焦虑问题

这项新研究调查了 1,100 多名 12 至 16 岁的青少年,询问了有关他们父母的问题,例如:

根据青少年的回答,研究人员选择了23名在“虎妈”教养方式下长大的青少年,他们的父母严厉、要求严格,而且往往具有操纵性。

另一组“受试者”的父母的教养方式更为温和。虽然父母也会制定规则,但他们会告诉孩子,他们制定规则是因为爱他们,不会因为孩子做错事而过度惩罚或使用“冷暴力”。

研究发现,父母过于严厉的孩子,许多不同基因的活性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使他们无法应对未来生活的起起落落。

研究表明,这 23 名青少年有更多抑郁症状,例如感到悲伤、孤独或人​​们不喜欢他们,尽管没有人被诊断出患有临床抑郁症。

负责这项研究的明斯特大学范博士说:“非常严格的养育方式可能会改变 DNA 的运作方式,因为它会在童年时期造成人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当压力大,更容易患抑郁症。”

“我们这里所说的严格父母是那些因为孩子不吃蔬菜而把孩子扔进房间的父母,而不是那些试图鼓励孩子吃蔬菜的父母;还有那些因为孩子不吃蔬菜而对孩子大喊大叫的父母。迟到了,不是那种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他们需要早点回家的父母。”

1100 多名青少年被要求填写一份包含 64 项的调查问卷。

拥有“好父母”的孩子表示,他们倾向于与父母讨论自己的问题,感到被倾听和尊重,并感觉自己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方向。

父母过于严厉的人认为父母试图改变他们、打断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错误感到内疚,当他们让父母失望时,他们可能会忽视甚至避免目光接触。

通过比较两组的 DNA 并检查其遗传密码的 450,000 多个部分,他们发现,父母严格的青少年的甲基化水平较高,这是一种与抑郁症相关的蛋白质。 DNA生化过程)表现出更多的变异。

“有一些迹象表明,这些变化本身会使成长中的儿童容易患上抑郁症,”范博士说。

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童年

“直升机育儿”常常与“虎妈”育儿一起被提及。与前者的严格不同,直升机教养是指过度保护和高度参与的教养方式。

就像直升机在头顶盘旋一样,如果孩子遇到麻烦或失望,直升机父母随时准备出手救援。

不幸的是,今天许多父母都“身在其中”,但自己却不知道。

发展神经心理学家范德容格举了以下例子:

1. 你阻止你的孩子探索和扩展他的能力。例如,当你的孩子爬树时,你跑过去告诉他们不要这样做。

2. 作为一个幼儿,你可能会不断地跟随你的孩子,总是指导他的行为。

3. 在小学,您为您的孩子选择他可以交的朋友和他可以做的活动。

4.你监督和控制他们的作业并提供过多的作业帮助。

5.你保护他们免受失败,如果他们失败了,你会尽你所能去改变它。

6. 你为你的孩子做他/她实际上可以为自己做的事情。



7、你让孩子按照你的“意愿”行事。

8. 你过度参与孩子的学业。

9. 您负责孩子的所有家务。

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家克里斯·梅诺发现,这种过度保护和服务已经渗透到成人大学生中。

“在大学里,家长联系教授询问孩子的考试成绩并坚持要求他们重新评分的情况并不罕见。”

有一次,梅诺还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家长坚持要求他们的孩子接受抑郁症治疗,但事实上,“那个学生正在经历正常的适应问题。”

父母过度的保护和服务,让孩子变得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脆弱;同时,他们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美诺发现,很多学生每天都要给父母打电话三四次,向父母寻求帮助。决定是否退课、购买商品以及应对任何挫折。

国内媒体《沉燃》不久前报道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家长的陪同下面试

这种现象在孩子毕业后仍在继续,“当他们试图出去寻找‘完美的工作’却发现找不到时,孩子们会感到失落,然后搬回父母身边。”

这与中国日益盛行的“啃老”文化不谋而合。

更值得警惕的是,父母的过度保护原本是为了照顾孩子,却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比如导致孩子大脑发育不全;无法很好地控制情绪,增加儿童抑郁和焦虑的风险。

1.大脑发育不全

发展神经心理学家指出,当我们的孩子处理问题时,大脑的前额叶部分会“启动”,这个大脑区域直到 25 岁才会完全发育。但它就像一块肌肉,如果你不这样做的话不给它锻炼的机会,它就不会变强。

这意味着,不允许孩子经历任何跌倒和失败并从中学习,将阻碍他们大脑的发育,从而阻碍他们在社交、个人和学业上茁壮成长所需的充足能量。

2、容易情绪化

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还与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有关。越发达,孩子就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2018 年发表在《发展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直升机式育儿会对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造成损害。

该研究对 422 名儿童进行了为期八年的跟踪调查,年龄分别为 2 岁、5 岁和 10 岁。

研究人员发现,2岁时受到过度养育的孩子5岁时情绪处理和行为调节能力较差;相反,5岁时情绪调节能力较好的孩子,10岁时情绪处理能力较差。他们出现情绪或社交问题的可能性较小,在学校的表现也较好。

3.心理健康问题

不仅如此,“直升机育儿”还会增加孩子的抑郁和焦虑程度。

过去十年的多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表明这些孩子在面对新想法和新活动时往往更加脆弱、焦虑和尴尬。

另一个问题是,当我们的孩子从未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时,他们就会对失败和让别人失望产生极大的恐惧。这种低自信和对失败的恐惧会导致抑郁或焦虑。 。

最终,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快乐,但过度保护会适得其反,因为它剥夺了他们发现自己是谁以及驱动他们的能力的能力,而如果没有自我理解,幸福几乎永远不会发生。

权威家长

培养快乐、自信的孩子

由此看来,父母过度的控制和保护,会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

那么父母具体做什么呢?难道我们就应该让孩子走,什么都不关心吗?

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发展学院戴安娜早期的一项研究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戴安娜将父母的养育行为概括为四类:忽视(无关紧要)、专制(管教)、宽容(纵容)、权威(民主)。

戴安娜指出,选择“疏忽养育”的父母对孩子的需求漠不关心,也不介入他们的生活。

这可能会导致孩子更加冲动;无法自我调节情绪;经历更多的犯罪行为和成瘾,并经历更多的精神问题,例如青少年的自杀行为。

是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关注和爱,但这并不是“直升机”式的无孔不入的爱。

此外,戴安娜还指出了专制(管教)养育方式和宽容(纵容)养育方式的缺点。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两类教养方式,我们可以发现,专制(管教)父母和宽容(纵容)父母分别类似于上面提到的“虎妈”教养方式和“直升机”教养方式。结果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权威型父母来说,他们的教养方式是理性的、可以商量的。他们尊重孩子的自主权,为孩子提供很多自由,鼓励孩子独立。这种教养方式也被称为民主教养方式。

权威父母养育的孩子会具有以下特征:

总而言之,父母要学会把控制权交给孩子。我们可以成为他们的朋友和顾问,而不是保姆和老板。

比如,当孩子想要做某事而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时,我们不应该粗暴地阻止或干涉。我们可以向他们表达我们的担忧,同时给他们建议和参考。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留给孩子们吧。

被誉为“硅谷教母”的埃丝特·沃西基在她的《How to Raise》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典型案例。

二女儿安妮从耶鲁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当保姆。面对女儿的决定,埃丝特·沃西当时非常不安,但直到安妮自己厌倦了这份工作后才进行干预。投入华尔街的怀抱后,安妮创立了一家非常成功的基因公司。

最后,回到童年(青少年)抑郁症本身的话题,这是一个沉重而复杂的话题。

不可否认,早期创伤会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抑郁症还涉及生物因素、遗传因素、个人气质因素等。

这是一张大脑发育图,代表了人脑在5岁、青春期前(9-12岁)、青春期(13-19岁)、20岁的发育情况。红色/黄色区域代表尚未完全开发,而蓝色/紫色区域代表完全开发。孩子比成年人更容易感受到焦虑和压力,但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和“治愈力”却远不及成年人。

这意味着有些孩子天生好动、易怒,或者因为遗传问题而性格敏感,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这个时候,为人父母就更需要耐心。

情绪辅导的创始人约翰·戈特曼对3000个家庭进行了长达36年的研究和调查,随后又对这些家庭的孩子进行了10年的跟踪研究。

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戈特曼博士发现,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被父母接受和认可时,他们就更容易感知和接受他人的情绪。不仅可以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自信心、自信心。他们在注意力、学习能力和健康等许多方面也表现得更好,并且更有可能在成年后获得成功和幸福。

养育孩子是一种修行。

参考

1.为什么你不想成为“虎妈”:可能更多的是“他们的”

2.五月的幸福,

3.“”搅动,

4. 长期:

5. 类型及其对孩子的影响

6. 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亚利桑那大学公开课程

“读书第一”,5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的聚集地。由一位崇尚“终身学习”、热爱阅读和分享的妈妈创办,专注于英语学习、阅读和思维素养。一种非正式、不做作、有趣、信息丰富且富有洞察力的新教育媒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13:30 , Processed in 0.0596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