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回复: 0

贵州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生姜丰收,每亩产值达 3 万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8407
发表于 2024-10-8 04: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挖姜、采摘块茎、清洗杂质、包装装车……连日来,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200亩生姜迎来丰收。田野里,一排排新出土的鲜姜整齐有序地摆放着,香味扑鼻而来。农民们忙碌着,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生姜种植基地,村民采摘白姜块茎。

“亩产量在1万公斤左右,平均亩产值在3万元左右,今天收获的5吨多生姜准备发往重庆,我们是按订单销售。”水尾镇大树林村生姜基地负责人郑长红简介:种植的生姜称白姜,俗称“洞姜”。它是通过挖洞种植的,这与传统的种植方法不同。 “侗姜”的每个孔相对独立,有利于防病。所生产的生姜不仅品质好、产量高、效益好,而且摆脱了“一年姜两年稻”的轮作模式,实现了生姜的生长。持续工作。同时,“侗姜”的生长周期较长,每年仅10月至12月上市。从种植到收获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

“这两天我们每天收姜需要30到40人,女工一天收入80到100元,男工一天收入150到200元。”郑昌红说,生姜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由于工人工资都是现金支付,群众在生姜基地工作的积极性很高。经测算,女职工一年收入可达2万多元,男职工年收入可达3万至4万元。



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生姜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姜块。

27岁的大树林村村民李昌华一直在家照顾两个孩子。自从村里建立生姜基地后,她就成了当地的“打工仔”。 “我从第一个月就在这里工作,每个月收入3000多元。”李昌华说,在生姜基地当经理,不仅能挣工资,还能照顾家庭,非常好。

生姜基地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也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58岁的村民陈金国通过在生姜基地工作了解了生姜产业的好处,萌生了发展生姜产业的想法。 “我一直在村里的生姜基地打工,靠三轮车运输,每个月收入4500元左右。生姜产业很好,明年打算种10多亩。”



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生姜种植基地,村民采摘白姜块茎。

据了解,水尾镇土壤肥沃松软,气候适宜,非常适合种植生姜。为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水尾镇因地制宜,今年初引进示范种植白姜200亩。行业已取得丰收,效益可观。该镇计划将生姜种植作为当地蔬菜产业的主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我们将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广生姜种植,计划明年将种植面积增加到400亩左右。”水尾镇副镇长田涛表示,将逐步引导当地菜农参与生姜种植,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何晓燕、李昌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4 12:03 , Processed in 0.1789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