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0|回复: 0

中国美容仪行业乱象:功能造假、标准缺失、价格虚高亟待规范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60
发表于 2025-1-20 03: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美容器械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初期,在标准、行业监管、价值回报等方面仍需努力。

三八妇女节即将来临,美容仪成为热销品。然而,市场上的美容仪质量参差不齐。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鱼龙混杂,产品和行业标准化问题迫在眉睫。

生产美容仪器的广州辰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明3月2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上很多美容仪器都是“玩具”,无法生产实际产品。结果;电力参数标准需要完善和规范,避免烧伤风险;而美容仪的价值和价格需要合理返还。低质量、低价格、虚高价格都是不可取的。

混乱一:函数像玩具一样被伪造

“近年来,国内美容仪的销量每年都成倍增长,但这种‘玩具’的年出货量却达到数千万台,这是不正常的。”李明表示,他的美容仪代工致力于制造安全有效的产品。看起来像玩具的假冒产品只会损害行业发展,浪费社会资源。

说话间,他拆开了一个假美容仪。这种所谓的美容仪外观与真正的美容仪基本相同,只是拿在手里感觉更轻一些。打开开关,将这个假美容仪放在皮肤上后,也会感觉到温暖和震动。

最大的区别是,当你打开后盖时,你会发现假美容仪内部没有电路板,只有简单的电控板和电池。真正的美容仪拆解时,除了电控板之外,还有皮带。有含有丰富电子元件的电路板。大多数美容仪的核心功能主要由电路板承载,并通过电子控制技术来实现。

这种假美容仪的导入头也可以发光、发热和振动,但它不具备真美容仪的微电流、超声波或射频功能。严格来说,不会产生实际效果。李明说,这些假美容仪每个只要几十块钱,而且广告力度很大,所以销量很高。据估计,市场上30%的美容仪都是这样的“玩具”。

为什么能够如此公开、广泛地受骗呢?李明表示,造假者往往“拍一次就换地点”,做了一批产品就退出,或者做另一个品牌。一些年轻消费者在大量广告的引导下也想尝试美容仪,因此选择价格便宜的产品。然而,他们对美容仪器的了解并不深入,很容易购买到没有功能的产品。



“美容仪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的早期阶段,加强消费者的产品知识教育很重要。”李明说道。

乱象二:功率参数缺乏标准化

近日,有媒体通过产品评论指出,部分射频美容仪存在温度上升过快、容易烫伤皮肤的风险。但被诉品牌仍坚称其产品符合标准,并没有做出任何改进产品的声明或行动。

李明告诉记者,我国美容仪行业主要适用小家电国家安全强制性标准.1和.15,以及美容仪国家推荐性标准。小家电的安全标准比较宽泛,但美容仪的很多技术参数却没有具体的标准和规范。

例如,近年来,一些领先品牌主推的射频美容仪,为了追求效果,将功率参数设置过高,且缺乏实验数据,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我们的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满足要求,无论是空载(不贴在皮肤上时)还是满载(贴在皮肤上时),都要通过大量的测试。在保证产品安全的前提下,产品功效是通过技术实现的。”

在李明看来,微电流、超声波、射频技术有着不同的效果。超声波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公司产品主要用于皮肤清洁和精华导入。微电流技术可用于皮肤提升、紧致等。射频技术可通过刺激胶原蛋白再生来对抗皮肤皱纹。

“美容仪是辅助设备,不是医疗设备。”李明强调,射频美容仪并不能说直接具有抗皱功能。当产品设计合理时,美容仪器有助于改善皮肤。然而,一些厂家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将产品的功率参数设置得大于已制定的个人操作的安全范围。

2020年4月至7月,深圳市消委会对家用美容仪进行了对比测试。 10个家用美容仪样品中,有6个样品镍释放量检测结果不符合欧盟REACH法规要求,存在致敏风险; 2个离子型样品不符合标准对产品功能面温度大小和均匀性的要求。有低温灼伤和灼伤皮肤真皮层的风险。

针对镍超标争议,2021年2月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就“家用美容仪能否用珠宝首饰适用的标准进行检测?”的咨询作出回应。答复是,家用美容仪不属于珠宝首饰,不属于国家标准——2012年《珠宝首饰中有害元素限量规定》的监管范围。

至于容易烧伤的风险,李明认为,射频美容仪是利用射频波影响皮肤。当导入头固定在皮肤上的一个位置时,皮肤会持续升温,因此存在容易烧伤的问题。 “我们一般都会想到,产品设定了合理的使用时间,到了时间就会自动停止。”

这也涉及到消费者正确使用的问题。使用射频美容仪时,必须先将凝胶涂在脸上,然后美容仪在皮肤一定范围内不断移动。不宜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导入头与皮肤的接触面应该大,而不是小。

第一财经记者在知乎上搜索了有关美容仪的内容。有人指责射频美容仪使用后导致苹果肌凹陷。李明认为,如果消费者曾经注射过玻尿酸等定型填充剂或接受过整容手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射频美容仪。一般家用美容仪功率较低,不会出现此类问题;使用大功率美容仪器时,应采用专业的仪器操作技术。

不管怎样,为了让消费者使用更安全,李明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完善和细化美容器械的行业标准,比如超声波技术的应用、射频技术的应用、美容仪的应用等。微电流的技术要求设置安全有效的范围参数值。



乱象三:价格虚高,期待回归

作为一种新兴的小家电,目前市场上的美容仪鱼龙混杂。有的售价几十元,有的售价上万元。消费者有时很难辨别真假。消费者在购买价值数十元的“玩具”时要小心。价格虚高的产品也在等待其价值回归。

李明介绍,目前的美容仪行业,品牌商和制造商的分工合作占了大多数。当然,也有生产自己产品的品牌商。他所在的美容仪生产工厂为多个品牌生产美容仪。 “我们开发和制造产品,而不是销售业务。”

这家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小企业拥有数百名员工。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当天,晚上6点30分,工人们不得不加班。 “现在订单多了,旺季是9月到次年5月。我们的很多OEM产品都出口到日本、韩国。”

有技术出身的李明认为,大多数美容仪的核心是电子控制技术,元器件的选择和产品开发也很重要。比如射频美容仪的温度控制还涉及到更专业的电子控制技术。目前,我国美容仪供应链已相当成熟,但芯片等部分关键零部件仍需使用进口产品。

因此,美容仪的硬件成本其实并不贵,但技术研发和宣传推广的成本却比较贵。目前,日本、以色列、美国等国外品牌占据了国内美容小家电市场50%以上的份额,同时也存在一些“假冒进口”。

李明的助理陈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些企业的美容仪主要零部件在中国生产,然后运到海外地点组装成品,然后运回中国市场销售,他们在上面贴上了“进口”标签。进口美容仪的价格可能会更高。

“美容仪的技术改进和进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李明表示,如今的产品大多仍采用较为传统的制造工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很少。他呼吁美容仪行业从业者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产品优化和实验数据积累上,避免价格虚高,实现价值回报,让更多普通人能有好的体验。

目前,国内美容仪生产企业有数万家,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长三角地区。李明认为,未来,随着我国美容仪行业标准和监管的完善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将加速优胜劣汰,本土主流品牌也将崛起。

(文中李明、陈纯为化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6 22:31 , Processed in 0.0614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