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6|回复: 0

新中国第一所光学高校:培养16位院士,光电技术特色学科布局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765
发表于 2025-1-17 11: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业人才的大学。它诞生于光明之中,与民族教育的发展产生共鸣。中国第一块光学玻璃的研制者龚祖同、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的研制者王志江、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的研制者薛明秋等16位院士曾在该校任教或学习。

师资力量雄厚。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何梁何利基金会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家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为代表的专家组理事会、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者云集于此。

多学科学科布局。学校形成了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计算、材料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工、理、文、经、管、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建成了光、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完整的光电子学学科体系。

主题主要亮点。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5个,吉林省重点学科4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16个。化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



2个新专业。今年,学校新增应用统计学和智能传感工程两个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学校现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中外合作办学)、生物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科)(工科)3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

努力进取,在深化改革的同时提高办学质量。学校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勇于创新,发挥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在激光技术、光电仪器、光通信技术、光电功能材料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其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北斗工程和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纳百川,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学校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挪威、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就业前景光明。近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超过90%。近60%的就业学生工作在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近30%的学生选择通过继续深造继续提高自己,部分专业考研率超过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9 04:36 , Processed in 0.1078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