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2|回复: 0

贵州首富罗玉平收购华夏人寿失败,中天金融70亿定金面临重大损失风险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9261
发表于 2025-1-15 18: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一生都在扮演鹰,最后却被鹰啄了眼睛。

作者 |李飞林

来源 |债券市场观察

曾经的“贵州首富”罗玉平恐怕万万没想到,收购“蛇屯祥”会让本来就高杠杆经营的中天金融(.SZ)陷入更加麻烦的境地。

就在5月9日,中天金融收购中国人寿失败后又传出新消息。中天金控公告称,因收购中国人寿股权的交易目的无法实现,其重大资产重组中止。

来源:公告

此前收购中国人寿,中天金融已分别向北京天喜世豪、北京中盛世纪支付了70亿保证金。该存款也面临重大损失的风险。中天金融表示,重大资产重组终止,不影响70亿保证金回收权利,将依法采取措施继续回收保证金及资金占用费,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2个月内的资产重组事宜。

事实上,自2006年参与成立以来,中国人寿一直是“明天系列”的核心金融资产。 2017年,“明天系列”金融资产暴露风险,实际控制人肖建华被绳之以法。 《明日系列》的不少资产也被上架处置。当时,正谋划金融业转型的罗玉成看到了机遇,将目光投向了“立足明天”的中国人寿。

45年来,中天金融掌门人罗玉平一直是家喻户晓的房地产开发商。因为长期以来,贵州省会贵阳的很多项目都是由罗玉平开发的,他也被昵称为“罗半城”。

当时,中天金控的资产不足800亿元,而中国人寿的总资产则接近4800亿元。罗玉平“蛇吞象”式的收购,必然需要满足很多方面的要求才能成功。事实上,中天金融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经过多年收购无果后,2023年11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批准瑞众人寿整体转让华夏人寿保险业务及相应资产负债。至此,中天金融收购中国人寿彻底失败。

如今,中天金融已退市,公司及旗下十二家子公司也进入合并重组程序。它的未来仍然未知。

01

收购是一把“双刃剑”

中天金融成立于1978年,是贵州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贵州最大的民营企业。罗玉平多次被评为“贵州首富”。 2019年,他以95亿元身家位列“2019胡润富豪榜”第427位,稳居贵州第一。

随着贵州提出“资金进贵州”战略,罗玉平带领这家以房地产起家的上市公司从2014年开始推进金融业布局。

官网显示,2006年至2014年,中天金融总资产从12.7亿元增至433亿元,资产规模增长34.09倍,增长3309%;同期,其营业收入也从2.92亿元增长至113亿元,实现38.7倍增长。

2015年起,转型金融的罗玉平开始了“买买买”的布局。其中最大一笔交易是2017年拟收购中国人寿股权。

来源:Can画廊

2017年11月21日,中天金融宣布将收购部分中国人寿保险。公告显示,中天金控或其指定控股子公司拟收购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盛世纪持有的中国人寿21%至25%股权。此次收购计划不超过310亿元。

2017年12月28日,中天金融与北京千禧天地、北京中盛世纪签署补充协议。双方同意中天金控须缴纳保证金70亿元。双方还同意,如因北京千禧世豪或北京中盛世纪的原因导致本次重大资产收购无法实现,北京千禧世豪和北京中盛世纪将双倍返还本次重大资产购买约定的定金。至中天金融;如因中天金控原因导致本次重大资产购买无法实现的,本次重大资产购买保证金不予退还;若本次重大资产购买因不可归责各方原因导致无法实现的,本次重大资产购买保证金将退还给公司。

来源:Can画廊

随后,中天金融缴纳了保证金,但事实上,中天金融当年的营业收入仅为172.64亿元,净利润为21.44亿元。当时,收购中国人寿的资金已经是其年收入的1.8倍。同期,其负债总额也达到894.34亿元,同比增长60.9%,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天金融曾斥资逾60亿元收购中融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融人寿”)51%的股权。此外,2015年12月,还斥资30亿元收购中天国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天国富证券”),持有66.67%股权,成为其实际控制人,并迁址登记中天国富证券从上海迁往贵阳,成为贵州第一家注册的民营法人证券公司。

此前曾大胆进军金融领域的中天金融或许已经尝到了这两起收购的甜头。 2017年,罗玉平将目光转向中国人寿。

事实上,中国人寿的规模是中天金融的数倍,罗玉平在金融行业的“蛇吞象”野心由此显露出来。

然而,收购经历一波三折后,2020年7月,中国人寿被银保监会派出的接管小组接管。一年后,接管期限延长至2022年7月16日。

来源:中天财经公告

随后几年,业务版图不断扩大的中天金融,收入有所增加,但负债也有所增加。到2022年,退市前,中天金控负债总额已达1554.6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554.64亿元。 1.07%,而上年负债率为1.27%。

资料来源:中天财报

02

《卖子》一波三折

诉讼纠纷仍在继续

事实上,中天金融无法一次性拿出超过300亿的收购资金。为了筹划收购中国人寿,中天金融甚至于2017年8月开始停牌,停牌时间长达16个月近500天。称暂停为“钉子户”。停牌期间,中天金融爆出的消息均与“找钱”有关。

到了2018年,70亿元“深陷困境”的中天金融开始处置房地产业务。 2018年8月,中天金融拟以180亿元将中天城投100%股权转让给浙江房企佳源创盛。

随后,收购经历了价格减半、受让方数量增加、付款时间延长等多次变化,然后再次延长。截至2022年,中天金融尚未收到第二次、第三次收购付款。

多数市场消息认为佳源创盛和上海捷众构成实质性违约。自媒体“国潮说”则给出了另一种解释,称收购方并未违约,延迟支付第二期股权转让款主要是由于前述中天金融与平安银行之间的纠纷。

2022年5月左右,不到半个月时间,中天金融新增诉讼仲裁事项涉案金额达13.32亿元。加上前12个月涉案诉讼仲裁金额合计15.7亿元,中天金融已涉诉讼金额29.02亿元,占2021年经审计净资产的26.04%。兴业银行、恒大人寿等。金融机构。

2022年3月3日,中天金融公告称,恒大人寿因未按时交付房屋,起诉中天城投集团贵阳国际金融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城投贵阳国际金融中心”) 。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4月24日举行开庭审理,目前结果尚未公布。

恒大人寿的要求是中天城投贵阳国际金融中心向其返还原购买价款19.16亿元,并支付专项维修款1772万元,以及违约金2.87亿元,共计22.2亿元。 。其控股股东中天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城投”)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中天金融通过中天城投、中天城投集团城市建设有限公司间接控制中天城投贵阳国际金融中心。

上述合作发生在2020年9月。当时,中天城投贵阳国际金融中心与恒大人寿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恒大人寿以19.16亿元收购贵阳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商务区1号楼部分酒店及部分酒店。财产并全额支付。该交易属于“具有回购义务的售后回购”。中天金融2021年半年报显示,双方均存在不可撤销的承诺。

据悉,因上述项目未按时竣工移交而面临债务压力的中天金融,计划出售负责贵阳金融中心建设项目的中天城投。面对本次交易的巨大不确定性,恒大人寿将中天金融告上法庭,要求追回22亿元欠款。

知名房地产分析师严跃进曾表示,与恒大人寿的诉讼可能会影响中天城投的后续交易。毕竟,如果需要支付赔偿,客观上会导致与中天金融的一些合作问题面临谈判问题,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交易合同被重新谈判和签署。

一方面,收购和销售进展并不顺利,还在法律纠纷中挣扎。另一方面,中天金融随后几年业绩持续下滑甚至出现亏损。与此同时,金融流动性紧张,债务问题日益凸显。

来源:Can画廊

2017年至2021年,中天金融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0.82亿元、14.67亿元、11.08亿元、5.72亿元、-64.16亿元,同比下降29.18%, 29.53%、24.41%、48.40%、 1221.92%。到2022年,中天金融的亏损将达到160.5亿元。

2022年4月29日晚,中天金融在公布2021年业绩的同时,还公布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公司债务违约公告。截至2023年2月10日,其逾期债务为​​94.9亿元,债务偿付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Wind数据显示,中天金控目前存续债券6只,最新到期日为2023年7月16日,剩余规模81.5亿。据了解,其中“H9中金03”、“H9中金0520”已展期6次,中天金控等3只债券已展期5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5 16:33 , Processed in 0.0646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