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深圳腾讯滨海大厦的临时COVID-19疫苗接种点,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的医护人员为腾讯员工及其家人完成了9,000至10,000剂疫苗接种。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笔者从深圳市卫健委获悉,截至5月19日20时,深圳已完成新型冠状病毒疫苗1018.03万剂,接种人数727.76万人。目标人群疫苗接种率达到53.5%,疫苗接种数量居全省第一。
据悉,内地跨境卡车司机、班车司机、跨境运输“三点一线”工作人员、直接接触进口冷冻产品的员工、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一线工作人员等重点群体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已全部完成疫苗接种工作。
建立专门的疫苗生产线
笔者了解到,截至5月19日,深圳共设立公共场所、场馆大型临时预防接种点72个,依托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预防接种点17个,集体单位临时预防接种点86个,1个。流动疫苗接种点。全市现有定期疫苗接种点433个,日疫苗接种能力达到42万剂,其中临时疫苗接种能力占全市总能力的75%。
为打通疫苗接种的“最后一公里”,深圳市龙华区推出了移动式COVID-19疫苗接种车,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COVID-19疫苗接种服务。
有的人开车到你家门口提供服务,有的人帮你“叫出租车”接种疫苗。深圳市福田区创新推出“滴滴注”服务。只要团体达到人数并通过电话成功预约,街道就可以安排专车送到疫苗接种点进行COVID-19疫苗接种。此外,龙岗区多条街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不同线路的疫苗专用公交车。线路设计以一小时为周期,在社区、企业等设立多个接送点,为有意向的人士实时提供指定接送服务在疫苗接种中。 。
创新“四个集中”战略提高疫苗接种水平
“如何让排队有意义?去文和友附近的‘新冠疫苗老街接种站’打一针,回来就差不多可以喝奶茶了。”深圳市民在朋友圈建议。
4月2日,位于罗湖区东门老街深圳剧院前迎宾广场的“新冠肺炎疫苗老街接种站”正式启用。这也是罗湖区最大的临时COVID-19疫苗接种点。需要接种疫苗的公民或游客,可凭个人身份证直接前往接种站排队接种疫苗,无需预约。每天的疫苗接种次数达到1500至2000剂。
据悉,为提高疫苗接种能力和效率,深圳创新“四集中”疫苗接种策略,集中地点、集中力度、集中疫苗、集中对象,建立以大型临时接种点为中心的疫苗接种服务体系。常规疫苗接种点为主体,常规疫苗接种点为补充。
智能系统实现疫苗精准配送
分发也是 COVID-19 疫苗接种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发挥科技优势抗击疫情,部署智慧疫苗接种系统。
深圳应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各个疫苗接种点的信息数据,建立疫苗接种专门数据库,形成疫苗接种数据“表”,细化到疫苗接种单位的管理。
在此表上,可以分类显示全市疫苗接种点分布情况,实时测算和掌握疫苗接种能力,为优化疫苗接种点布局、集中疫苗接种力度提供决策依据,准确分发疫苗。
目前,深圳已准确统计各接种点的到货量、接种量、库存情况,动态统计疫苗需求,激活在途疫苗,对进展较快的接种点优先增加疫苗供应。通过启动备用冷库、增加冷藏车配置、24小时紧急配送等措施,疫苗可在12小时内送达全市所有指定接种点。 (记者刘珊通讯员沉伟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