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8|回复: 0

上海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全面实施,2026年打造AI教育高地与实验基地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9243
发表于 2025-1-13 05: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实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四年级、初中七年级开设本地人工智能课程。高中阶段,在实施国家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教育。教学内容。到2026年,上海将建设一批人工智能教育高地、实验基地和重点应用场景,利用先进的数字智能技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学校治理水平。对于教育系统来说,人工智能是一把“金钥匙”。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面临哪些挑战? 【创造更多AI场景,打造“无边界学校”】新普陀小学一年级教室外,孩子们在智能运动屏前玩“一二三木人”游戏。智能运动屏不仅显示比赛总次数和积分,还显示学生比赛过程中的心率等健康数据。本学期,学校操场进行了改造,操场、教室门外、走廊、大厅等多处安装了人工智能体育设施。当学生走出教室时,课间休息时,他们可以轻松玩指尖上的智能游戏。体重过重的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智慧运动角”让运动乐趣倍增。

新输入陀小学“智慧运动角”。

普陀区是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去年11月,《普陀区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实施方案(2024-2026年)》发布,进一步推动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107”工程(即:实施7项行动,重点7个起点,每个起点产生不少于10个结果),全面提升区域教育智能化水平。明确实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建设,利用或建设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体验馆、实践教育场馆等特色应用场景,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教育场所。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建设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教研、智慧服务等应用场景,更好赋能学校文化、课后服务等领域。

金源高级中学副校长(主持工作)陆明介绍,该校试点科目深入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积极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生个性化的教学创新行动。学习和成长。在历史学科中,鉴于“小论文”写作中有时会出现历史事实或表述不准确的错误,鼓励学生根据大模型产生启发性的内容,让大模型提供启发性的想法、写作材料和修改建议;在剧本创作比赛中,引导学生利用大型模型解读主题,提出与主题相符的主题建议,为头脑风暴提供灵感;在艺术学科中,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中想象力不足的问题,利用大型绘画模型帮助学生找到符合自己审美喜好和创作风格的创意。合适的艺术作品为学生的创作实践提供灵感。



【依靠AI解锁,帮助学生温暖成长】

“未来必须由人工智能解锁,教育也是如此。但人工智能技术不应该只是一个冰冷的工具,而是更温和的助力,更好地支持人的发展。”上海教育功臣、浔阳路小学特级校长朱乃梅说。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是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 “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多,传统方式很难满足大规模因材施教的需求。”隋定中校长表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赋能,可以精准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成成人、精彩人生”的“适宜教育”。

教师教学诊断、学生学习诊断的“智能学习伴侣”、陪伴学生学习的“智能学习伴侣”、协助学校管理的“智能管家”、解除学生和家长后顾之忧的“智能朋友”……学校 以人工智能驱动,打造15分钟学生人工智能体验圈,打造无边界学校的未来。目前,学校还在试点“贴心智慧”智能陪陪系统,为家长如何调整亲子关系提供一对一指导。

在金源高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学生们利用大模职业导航仪,根据自己的个性化职业定制职业规划。在多维度的个性化对话指导中,学生可以自主探索职业领域和学科选择,通过了解自己,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独特需求,结合大佬推荐的最适合的职业方向和职业发展路径模型中,设计了三年高中学习计划。学校还可以利用大型模型“心语伴侣”,在聊天、互动中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教育数字化新赛道需要更多教师参与】



普陀区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研究室主任、教学研究员王世达坦言,目前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主要由信息技术教师担任。智慧时代,数字化不断为教育发展开辟新轨道。如何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

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过程中,普陀区教育局提出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师队伍,组织全区教师人工智能专题培训,选拔优秀教师,打造10名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团队。教师团队培养人工智能种子教师,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业内人士表示,它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教师不应只是技术的使用者,而应参与技术发展的全过程,评估技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推动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改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我们选择的技术能够真正为我们所用。

旬阳路小学作为家门口的学校,构建了“学科综合”课程的新教学形态。学生上午参加学科学习,下午参加综合学习。 “综合学习的教学和研究难度很大,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在设计综合学习任务时,学校希望通过教学和研究来推动和提高,需要新的模式支撑。”朱乃梅表示,数理·旬阳教研智能体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教研智能体的建设,融合技术,同时实现多个场景的变革。除了教研场景外,智能体还可以变身“智能学习伴侣”的角色,为学生的学习赋能。 “如果能开发一款人工智能教研智能体,可以在不增加资金、人力、时间成本的情况下,利用云教研平台辐射和推广教学经验成果,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的改革。扩大教育规模,重塑教学研究共同体格局。”

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中小学、幼儿园也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打造校园人工智能应用新生态,为学生在人生中出类拔萃奠定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5 16:02 , Processed in 0.0626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