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大润发:从超市之王到转型困境,阿里巴巴出售股权引发关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327
发表于 2025-1-7 22: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可知道?十多年前,中国超市行业的“顶尖人物”并不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胖东来人。早在1999年,就有一家超市,收入高达240亿元。 2011年7月,与欧尚合并后的“高鑫零售”在香港股市成功上市。其市场份额一举超越沃尔玛,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超市之王”。它是大润发。

但谁能想到,近年来,“超市之王”也陷入了转型困境,关店、亏损等问题接连而来。如今,外界提起大润发,总会提到其创始人在网络上说过的一句话:“战胜了一切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1月1日晚间,阿里巴巴宣布出售其持有的高鑫零售全部股份。这一消息瞬间让大润发过去的辉煌和未来的走向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回想一下,大润发于1997年首次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当时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等外资超市已经在一线城市站稳了脚跟。作为后来者,大润发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战略。

大润发首先借鉴其他成功模式进行创新。 1998年7月,大润发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门店,采用当时的万客隆仓储经营模式。但后来,大润发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明瑞去欧洲考察时,发现隔壁的家乐福模式似乎更好。于是,大润发果断从仓储模式转型为大卖场模式。到2000年,大润发已成功开设15家门店,积累了大量经验,开始走上创新之路。大润发高管曾表示:“市场总是在变化,我们的创新不能停止。”据相关机构介绍,大润发的创新秘诀包括巧妙运用商品比价策略,树立良好的价格形象;充分挖掘团队潜力,通过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确保每一家门店的成功。

与此同时,大润发也采取了避锋的策略。虽然首店开在上海一线城市,但其主要发展定位在三四线城市。从2000年开始,大润发陆续进入江苏省的部分县城和人口稠密的乡镇,随后又将这一策略复制到其他省份。大润发高管曾公开表示:“三四线城市竞争少,成本低,只要人口和消费能力跟得上,发展潜力不亚于一二线城市”城市”。截至目前,高鑫零售的主要市场仍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根据高鑫零售截至2024年9月披露的数据,公司大卖场和中型超市仅有约6.4%位于一线城市,18.1%位于二线城市,48.6%位于一线城市。三线城市中,四线城市占19.2%,五线城市占7.7%。



依靠模仿创新和避开优势两大独特策略,大润发迅速崛起。 2011年,高鑫零售IPO招股书显示,该公司在全国开设了197家综合大卖场,其中136家为租赁物业,而这136家租赁物业大卖场中,有120家以“大润发”品牌经营。从市场份额来看,据测算,2010年高鑫零售已成为中国销售额最大、增长最快的大卖场运营商,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10.6%增长到2010年的12.0%。

高鑫零售一直强调,综合性大卖场的选址是公司成功的关键,也是业务扩张计划的核心。俗话说,要开一家好店,选址是最重要的。大润发的选址策略非常谨慎,宁少勿浪费。地址一旦选定,就不会轻易放弃。直到2016年,大润发才关闭了山东潍坊一家门店,打破了连续19年不关店的记录。截至2016年12月31日,高鑫零售在全国拥有的综合性大卖场数量已从招股说明书中的197家增至446家,其中大润发门店368家,欧尚门店78家。

也就是2016年,大润发被阿里巴巴针对。同年10月,马云在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的概念。阿里巴巴希望扩大线下零售业务,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大润发众多的实体店和强大的影响力自然吸引了阿里的目光。与此同时,大润发也在积极探索线上渠道。 2013年投资电子商务购物网站“飞牛网”。创始人黄明端还计划将飞牛网打造成中国三大B2C电子商务网站之一。但现实是残酷的。近十年来,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上都没有看到飞牛的身影。因此,与阿里巴巴电商的合作让大润发看到了扩大线上流量和市场的希望。

2017年和2020年,阿里巴巴两次向高鑫零售投资超过500亿港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70%以上股份,成为控股股东,实现对大润发的控制权。此后,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的一句话“我们打败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但事实上,黄明端从来没有说过这句话。 2021年,他还开玩笑说,感谢这句话让更多人认识了他,还玩了一个谐音表情包:“我们输给了时代,时代还在吗?” (以前有一家超市叫时代超市)。

回顾2017年,是高鑫零售的业绩巅峰期。当年,公司营收1023.2亿元,同比增长1.9%,当年利润(税后利润)30.20亿元,同比增长14.9%。归属于股东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7.93亿元,同比增长8.6%。大润发对新零售革命充满期待。在2017年年报中,高鑫零售董事长张勇表示,阿里巴巴的互联网基因、大数据资源、技术与高鑫零售的零售基因、门店管理基因、高效基因相结合,一定会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打造“新零售”模式。

在阿里巴巴的赋能下,高鑫零售走上了数字化转型之路。转型方向可以概括为九个字:“小型化、社区化、便捷化”。例如,在平台整合方面,高鑫零售的产品快速上线天猫超市、淘宝等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产品同步销售和库存共享。送货上门业务方面,高鑫零售店已入驻“淘鲜达”等平台。消费者线上下单,线下门店负责送货上门。此外,在业务创新方面,高鑫零售推出了中润发(大润发超市)和小润发超市。其中,大润发超市将“社区食堂”作为重要的商业配置;小润发超市以生鲜为主要特色,打造社区型生鲜超市。

然而,高鑫零售的这一系列调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020年阿里巴巴控股后,高鑫零售的财报开始与阿里巴巴财年同步。 2022年至2024财年,高鑫零售营收不断下滑,分别达到881.34亿元、836.62亿元、725.67亿元,年内利润也不乐观,分别为8.26亿元、7800万元、 -16.68亿。元。二级市场上,高鑫零售市值也大幅缩水。 2020年一度突破1000亿港元,但现在不足200亿港元。



在这种情况下,高鑫零售决定断气。 2022财年至2024财年,高鑫零售门店数量持续减少,分别达到602家、582家和507家。三年间,门店总数减少了近百家。其中,“小玛特停止营业”引发广泛关注。 2024年6月,高鑫零售回应称正在进行调整,具体方案尚未确定。根据高鑫零售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中期报告,该公司目前共有466家大卖场和30家中型超市。此前财报披露的小超市数量不再提及,富力的名字也被删除。走了。

然而,高鑫零售的转型并未停止。会员店模式被视为生存的关键。高鑫零售的会员店不再依赖主品牌大润发的名称,而是以新创建的独立品牌“M会员店”运营。 2023年4月,全国首家大润发M会员店在扬州开业。截至2024年9月30日,高鑫零售已开设6家门店,另一家将于2024年11月开业。目前,M会员店会员人数已超过36万人。

经过止损、新业务布局等一系列措施,高鑫零售终于扭亏为盈。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盈利达人民币1.86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亏损人民币3.78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06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3.59亿元。

但此时,阿里巴巴的战略调整也在进行中。已扭亏为盈的高鑫零售已第二次易手。新东家为德宏资本。公开资料显示,德宏资本核心团队大部分来自全球知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KKR、摩根士丹利,在消费和零售领域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高鑫零售的所有权变更或许对大润发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

近期,零售业进入整合加速的新阶段。与大润发相对应的永辉超市,在胖东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后,人气火爆。还获得了名创优品的投资,二级市场表现明显回暖。未来,高鑫零售与新东家如何携手破局,着实值得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03:42 , Processed in 0.08309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