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6|回复: 0

梅州足球传奇:李惠堂与梅州客家队冲超成功的背后故事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2215
发表于 2024-12-31 10: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电影看梅兰芳,看足球看李惠堂。” “球王”李惠堂在梅州是怎样的存在?点击观看视频↓

您对梅州足球的发展有何看法?传承有多重要?他们是这样说的……点击观看视频↓

梅州是一座“血液里流淌着足球”的城市。 12月22日,在梅州市五华县体育场,中甲球队“梅州客家”在最后倒计时1-1战平昆山队,惊险获得一张中超门票。 2022赛季,将出现广州队、广州市队、深圳队、梅州客家队等四支广东队征战中超联赛的盛况。

梅州客家战士庆祝晋级中超

“梅州客家队”的成功点燃了全市足球的热情,让拥有148年足球历史的“足球之乡”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比赛结束后五华县体育场锣鼓喧天,整个县城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目睹“梅州客家队”晋级的梅州市民魏元平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每年大年初三到初七举行的‘足王杯’足球赛,比这更热闹的是,看台上有超过一万名球迷,我们非常兴奋地为各自的城镇加油。“庆祝中国新年和踢足球,是梅州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还是足球!”

在梅州,踢足球、看足球、讨论足球已经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梅州足球体育中心主任邱建义对“足球之乡”的内涵有更深层次的解读:“梅州足球的灵魂是历史的传承,梅州足球的根源是老百姓的‘足球之乡’”。全部'!”

1、足球的“灵魂”:底蕴深厚的球王故里

邱建义口中的“灵魂”,就是梅州与足球的历史渊源和深厚底蕴。据《五华县志》记载,1873年,德国传教士毕安、卞德志在五华元坑创办中国科学院。他们在中科院右侧的山窝里开辟了一块足球场,教学生踢足球。足球第一次被视为一项运动。课程教学将现代足球引入中国,开创了中国大陆足球的先河。 2015年11月,五华县元坑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中国大陆现代足球发源地。

五华奥体中心,又名灰唐体育场

将军山脚下,全国首个现代化足球场地公园今年开业。这里恢复了148年前的书院、足球场、教堂、山道等。一块石碑上写着“中国大陆现代足球的发源地,厂部元坑”,格外醒目,讲述着昔日辉煌的足球岁月。

从场部源坑到横陂老楼仅50公里。半个世纪后,经典的客家“四分金”风格建筑联庆楼再次因足球而闻名——“看戏看梅兰芳”,看足球就得看李惠堂。

来自梅州的五岁中国小将李慧堂已经在赛场上打了25年,并两次参加过奥运会。他是中国足球队的队长,也是亚洲人在国际足联担任的最高职务——国际足联副主席。 1976年,他与贝利、马休斯、斯特凡诺、普斯卡什一起被评为“世界国王”。

五华奥体中心外李惠堂雕像

曾学林、王慧良、迟明华、谢育新……20世纪80年代是梅州足球的高光时刻。当时,国家队主教练曾学林、国家队队长王惠良、迟明华、蔡金标、杨宁等著名教练和国家队球员涌现。参加1989年意大利世界杯预选赛的中国国家队中,谢育新、郭义军、吴文兵、张晓文均来自梅州市兴宁县。 “一县四国脚”一度成为传奇,也造就了梅州足球的巅峰时刻。

“梅州人曾经占据了国家队首发阵容的半壁江山,我们梅州足球队也被视为‘南方足球’的典型代表。”回顾梅州足球的历史,邱建义充满自豪。



在足球的土地上,不允许女人对男人手下留情!梅州梅县早在1950年就有5支女子足球队,是全国女子足球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到1981年,女足队伍增加到16支。首届广东女足选拔了梅县的吴伟英、李晓兰、张小丽、廖怀平等9人。其中,吴维英、李晓兰还入选中国女足,参加了第二届女足世界杯。

今年东京奥运会罗桂平(右)

今年东京奥运会上,来自梅州的罗桂平、林玉萍、李青桐、陈巧竹四名球员代表中国女足出战。 “足球之乡”的铿锵玫瑰在历史的传承中完成了交接。

2. 足球的“根源”:全民踢球,比赛全年无休

见证梅州客家升入英超的韦元平是五华横陂足球小镇的一名普通员工。今年,他代表广东队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体育赛事中夺得五人制足球男子B组冠军。

魏元平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代表广东参加全运会五人制足球男子A组和B组的两支球队均来自梅州五华,最终获得1金1银。 “B组的年龄限制是40岁到60岁,当时是全县选拔,我的队友有教师、医生、工人、商人等,来自各行各业,我们只有三到三人。”经过四个月的训练和准备比赛,最终每个人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获得了一枚珍贵的金牌。”

在魏远平看来,这枚金牌体现了梅州民间足球的真实水平。 “梅州人对足球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想要踢球,不提前预约连场地都租不到。春节期间,‘足王杯’比赛从第三届到第三届都在进行。”大年初七是五华县的传统足球比赛“盛宴”,以前有30个乡镇先参加预赛,现在新春期间有8个乡镇直接参加决赛。 年。 ”

2014年足协杯第三轮梅州客家队赛前合影

魏元平表示,“足王杯”在疫情之前从未中断过,2018年已连续举办17届。“足球比赛是五华人辞旧迎新的最好方式。新年期间,五华县体育场免费向公众开放,几乎每个场馆都座无虚席,气氛不亚于任何一场中超比赛。”

在韦元平的朋友中,韦道伯被嘲笑为“脚狂”。 “他的世界里只有足球。他会躺在酒店里尝试击球、练习球。”魏道波是魏源平全运会队的队友,以7个进球位居B组射手榜第二位。

与记者见面时,他刚刚打完两场比赛:“上午赶去梅县打梅州大学校友杯足球赛,下午又赶回五华打一场比赛。我基本保持三场比赛的节奏。”或者每周四场比赛,社团俱乐部打两场比赛,单位队打一场比赛,保守估计,现在我们每个镇都有足球协会定期比赛。 ,还有交换游戏农历新年期间,村庄之间。”

据魏道波介绍,五华县当地有50多个业余足球社团。足球是韦道波唯一的爱好,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告诉记者,像他一样痴迷足球的梅州人不计其数。

梅州市体育局今年8月发布的《梅州市足球产业研究报告》梳理了梅州足球的发展现状和足球产业规模:在2020年中国省市足球发展健康指数排名中(由梅州市体育局发布)中国足协),梅州市以82.8分位列全国第一;足球人口占地市总人口的28.3%,居广东省21个地级市之首; 2019年,只有3%的足球人口既不观看足球比赛,也不参与足球运动;每月至少观看一次职业足球比赛的足球运动员人口占近60%,每月有超过60%的人口踢足球。

据邱建一介绍,梅州当地的足球比赛全年不间断。建立了专业、社会、青年实体全覆盖,市、县、镇、村四级区域全覆盖。体育、教育、社会三大体系相互联系。有序、分级的竞争体系。

“我们梅州官方统计每年大约有5000场足球比赛,涵盖了5月4日的青年杯、职工杯等,团市委、市工委、工会、体育局将联合主办此外,梅州市足协连续三年举办的甲乙联赛客场比赛,于2019年1月竣工的徽唐体育场成功承办。 ‘一带一路足球邀请赛’和‘女子四国邀请赛’这只是官方记录,民间和社会团体组织的比赛数不胜数。”

3、足坛“政策”:“五抓”措施,长远见效

“正是因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足球氛围,我们梅州市各级党政部门顺势而为,全力推动足球运动的发展。”梅州市体育局局长陈远阳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梅州足球的发展模式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党政重视、部门协同、社会支持、群众参与、长期成功。



在此基础上,梅州呈现出从青训、社会足球到职业足球的良好发展势头,在人才培养、赛事运营、场馆建设、足球产业链打造等方面正在稳健推进。

梅州客家女足球员陈巧珠(右)在今年女超联赛中表现出色

自2009年提出振兴“足球之乡”规划以来,梅州市已出台19个足球发展专项文件,涵盖足协实体化、职业俱乐部扶持、场馆建设、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产业培育。并落地全面振兴梅州足球。梅州市体育局遵循足球发展规律,推动落实“五抓”举措:狠抓组织体系建设、足球场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职业足球改革和竞赛体系建设,奠定为足球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梅州市在机构改革中保留了单独的市体育局,通过顶层设计,领导县镇推进足球组织体系建设。成立市、县足球办公室和足球协会,出台并落实场馆建设奖励补贴激励机制,引导全市充分利用路边、乡村、山腰建设足球场,同时鼓励足球场进学校、进乡村、进景区。 。

陈远阳介绍,除了建成梅县仙子体育场、五华奥体中心等可容纳数万名观众的标准体育场馆外,“梅州市目前拥有足球场1027个,实现了城市全覆盖,县、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数为2.64个,为广东省最高。”

4、足球“苗子”:体育、教育、社会融合,校园深耕

社会俱乐部深度参与校园足球是梅州校园足球的一大特色。梅州市属于欠发达地区,政府用于足球发展的资金不像珠三角那样充裕。因此,梅州足球的发展与经济发达城市有所不同。陈远洋提出“体育、教育、社会融合”的发展思路。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体教融合,推动体育、教育、社会‘融合’,是梅州对这一理念的延伸和创新。我们青训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陈远洋口中的“社交”,指的是社交俱乐部。 “政府的财政支持是有限的,我们的足球普及和基础工作大部分都是由社会俱乐部来完成,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足球青训公益事业中来。我们也非常感谢那些不忘初心的人们并贡献了当地圣人、企业和足球传奇人物的金钱和努力。”

梅州客家队成功杀入中超,是梅州足球事业成功发展的一个缩影。

镇城足球俱乐部被公认为梅州校园足球联动社会足球俱乐部、推动“体育、教育、社会融合发展”的典范。俱乐部负责人杨峰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振城俱乐部主要以公益足球为主,目前与梅州7所青训学校合作。经过多年的实践,他们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运营体系: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中,选拔30人的团队,进行免费培训。他们每周练习五次,每次两小时。学期结束后加入团队的人数将减少至15人左右。

每所驻校都有不同年龄段的两支男子足球队和一支女子足球队,每月举办校际交流比赛。 “我们将从比赛中发现优秀的足球人才,组建精英队伍,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训练。优秀的球员将有机会选送到市、县体校。”杨峰说,他们的任务是在小学三年级之前普及足球技能。足球,培养兴趣,发现人才。

嘉应新疆足球俱乐部代表了梅州社会青训机构的另一种培养路径和发展模式。除了在学校普及足球、在免费训练和比赛中发现优秀人才外,其主要目标还在于负责将优秀人才带入社区。苗子被派往职​​业足球场,帮助球员制定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俱乐部负责人谢新忠说:“小学五六年级是分水岭,有天赋的球员会被送到职业俱乐部,能力稍差的球员会参加校园足球,然后被送到有足球特色的初中。”对于注册学员,我们将时刻关注他们的培训、生活、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并进行更加系统的管理。

记者了解到,嘉应新疆足球俱乐部常年向梅州客家俱乐部梯队和富力足校输送潜力球员。梅州市现有“振诚”、“嘉应新疆”等足球专业俱乐部多达127个。他们开展的校园足球青训活动已深入各区县中小学。全市青少年培训呈现多元化、普及化、发展网点。

邱建一介绍,梅州现有国家级校园足球学校83所,省级校园足球推广学校138所,市级校园足球学校286所,市级以上传统足球项目学校24所。参加足球运动的学生人数达到25万人,约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40%。 “校园足球每年都有希望杯,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比赛。比如2018年五华县校园足球联赛全年举办比赛多达700场。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9 19:36 , Processed in 0.0589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