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0

老司机经验谈:用车养车全攻略,最专业知识大揭秘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906
发表于 2024-12-24 12: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司机的经验

最全面、最专业的汽车使用和保养知识都在这里!系好安全带,火车即将启动!



我记得以前有好几起这样的新闻,自行车被汽车追尾,汽车被掀翻。自行车看上去毫发无伤,大家可以看一下事故现场。

很多车主会问:怎么了?如果你买了一辆好车,连自行车都比不过怎么办?其实啥也不说,让BB哥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BB兄弟

什么是保险杠?

首先我们要跟大家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常说的汽车保险杠实际上包括塑料保险杠外壳、前后防撞梁和吸能盒。一般意义上,我们只了解汽车保险杠。塑料外壳成为汽车的前部和后部。



十几年前,外置防撞梁的汽车很常见,其中最经典的就是普桑。然而,如今,这种外部防撞梁已经不足以满足当前对汽车设计和造型的重视。 ,而是采用前保险杠外壳,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保险杠,将前脸完全包裹起来,然后改变保险杠的造型,凸显汽车的核心设计语言。

从这个词就可以看出,最重要的含义其实就是保险这个词。不过很多人会觉得奇怪,虽然叫保险杠​​,但它并不是钢材制成的,甚至不是高端产品。这种坚固的材料摸起来像塑料,一碰就会破裂。所谓的保险杠看起来不太安全。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重申一下汽车安全。真正安全的汽车在于整体结构的坚固性,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铁皮的厚度。由于该部件位于汽车前部,因此也是碰撞时第一个接触的部件。在大多数碰撞测试中可以看出,最严重的重要车身结构的变形程度,包括三个ABC支柱,最能影响测试结果。早些年,汽车保险杠确实是铁制的,但后来通过碰撞测试,发现在一定的速度下,保险杠的材质并不重要。不会对测试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其实从实际使用来看,这个保险杠除了降低风阻系数和凹造型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处。也就是说,没有这个前脸,汽车也能顺利行驶,但它的存在不仅仅是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其实是以下几个方面。

行人“保险杠”

事实上,如果统计世界上所有的事故,真正的高速碰撞事故比例实际上远远低于城市道路低速碰撞事故比例。无论是汽车相撞还是汽车撞人,大多数都是事故。它发生在低速时。

所以当发生这样的低速碰撞时,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汽车保险杠是一块有棱角的铁块,甚至是棉质的!一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车越软,后果越小,反之,后果越严重。因此,塑料保险杠可以在行人发生碰撞时提供最大程度的缓冲。

说到这里,我来解释一下大家的抱怨,就是有人总说某品牌汽车的引擎盖软得像一张纸,轻轻一碰就会凹陷。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保险杠上撞到行人腿部时,行人头部与引擎盖接触的几率很大。那么,你是希望兜帽太硬,以至于导致他的头流血,还是你希望自己的兜帽被撞凹,但人却安然无恙?大多数人应该选择第二种情况吧?

成本

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塑料保险杠肯定比金属保险杠便宜。其次,如果在一定的巧合力下发生碰撞,稍微变形的塑料保险杠或许还能自行恢复,而如果是铁制的,那就肯定是无药可救了。也就是说,小碰撞就需要钣金加工,严重的话就需要直接更换。计算一下成本应该就清楚了。



不用担心油漆脱落会腐蚀

如果车漆因门板上的划痕而损坏,并且可以直接看到底漆甚至钢板,那么您肯定会担心经过雨水冲刷后是否会腐蚀生锈,导致大面积油漆剥落?至于保险杠出现划痕的几率,大家都知道,如果是三天划伤或者两天划伤,就可以换新的了。如果是小划痕或者小凹凸,只要不影响外观,就可以忽略不计。

减肥

另一件事是减轻体重。轻量化对于当今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车身的重量与安全、油耗、操控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塑料保险杠和铁制保险杠的面积相同。仅这个部分就可以减轻几十公斤的重量,所以铁皮薄了也没用。 ,铁皮的厚度增加了重量。相比之下,塑料显然更合适。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而且减轻了车体的重量。当然,碳纤维更轻,但成本对于普通车型来说并不是承受得起的。换句话说,在当今的汽车中,减轻重量远比微不足道的材料强度更重要。

结论

铁头娃、傻、绿,都不是用来形容一辆车的好词。对于汽车安全来说,重要的是车身的框架结构和高强度钢材的使用。事实上,覆盖物与汽车安全关系不大。因此,除了保险杠之外,挡泥板等车身部件也采用塑料制成,这样凹形更容易,成本更低,碰撞时危害更小。因此,用软硬来衡量一个“保险杠”是否安全,显然是不正确的。

BB哥推荐用车好文章

腾讯汽车

网上选车、买车、用车就找腾讯汽车,一个可以帮忙的汽车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23:21 , Processed in 0.0614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