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意义分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399
发表于 2024-12-13 17: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集体学习制度作为领导干部在职理论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建立到最终建立,显示出独特的制度优势。全面把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历史沿革、科学属性和现实意义,有利于加深对这一制度的认识和认识,增强制度实施的内生动力,更好地运用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建设中。实际应用。发挥积极作用,凸显制度优势。

关键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小组学习体系;发展;文本;特征分析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体系建设

1. 启动期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议题,在全党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学习运动,许多研究团体不断涌现。其中,以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为组长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六人学习组,就成为今天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前身。 1941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学习组(又称中央学习组),以中央委员为范围,毛泽东为组长,王贾祥担任副组长,产生了类似今天政治局的集体学习机制。同时,印发《关于高级学习小组的决定》,要求各地、军队等按照规定设立高级学习小组,“全军止于师、军区或纵队,止于师、军区、纵队”。地方止于区委或省委”,指出其目的是“提高党内高级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1]突出学习重点,进一步引领促进全党学习。按照中央精神,先后成立了西南学习组、华中局学习组、高级军事学习组,分别由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同志担任组长,体现了中央对干部学习的重视和这一制度的重视,至此,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的雏形日益显现。

2、探索期

新中国成立后,干部教育进入新阶段。 1951年,中央作出《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随后又下发了《关于1953-1954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高、中级轮训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党的干部与调整党校》。从制度上规范领导干部集体学习。 1954年以来,干部教育逐步转变为正式的轮训。中央调整制定各级党校培训任务,开设高级干部自学班,加强专业干部培训,根据需要委托大学进行培训。 “文革”前后,干部教育逐渐中断或停止。在此期间,在干部教育、理论学习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体系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经验。

3、形成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要求“全党必须再学习”[2],并主张“党中央要作出实际决策,使各级干部党的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还有一定的时间学习。 [3]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各级党委积极探索领导干部在职理论学习的形式和方法,党委集中学习的做法已逐步形成1993年11月,中央发布《关于学习《邓小平选集》第三卷的决定》,正式确认了“党委中心组学习”一词。一个至此,1998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正式建立并推行。 《全党精神》提出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制度,对中心组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2000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央组学习的意见》(以下简称2000年版《意见》),提出对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全面要求。并作出具体规定。

4.完善期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更好规范和推进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服务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 2008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央组学习的意见》(以下简称2008年版) 《意见》),现已修改为2000年版《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学习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进一步提高中央组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学习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中央理论学习组学习规则》(以下简称“学习规则”“原则”),明确规定了学习规则的性质和内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更名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定位原则、内容形式要求和组织管理考核,成为各级党委集中开展理论研究重要党内法规。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体系文本分析

中央有3个文件专门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 200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联合印发,2008年、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印发。文件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制度要实现既定目标,需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目标价值、规则体系和实施保障。以这三个要素作为分析制度文本的总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的三份文件进行分析如下:

1. 目标值

三份文件中,制度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基本定位或功能意义的体现。 2000年版《意见》与2008年版《意见》基本一致,主要有三点: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二是推进思想政治建设;三是提高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学习规则》中增加了“加强党的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性修养”等内容。三份文件在目标价值观上呈现出一致、与时俱进的特点。

2. 规则体系

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适用科目、内容、方法等。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适用于党委(党组),具体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是关于学习内容。文件出台时紧扣时代背景,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2000年版《意见》规定,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同时阅读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学习理论要注意“两个结合”,即与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相结合,与学习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种知识相结合。 2008年版《意见》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学习的首要任务。除邓小平理论外,还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还包括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著作的学习,由选择性阅读变为精读,要求认真学习胡锦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此外,还包括党章党规、党史、中外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 《学习规则》在2008年版《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丰富。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社会主义》。二是学习形式。2000年版《意见》主要规定集中学习、研讨和个人自学。在此基础上,2008年版《意见》增加了“专题学习”。 《学习规则》进一步明确和固定了这三种形式。其中,集中学习和研讨可以与专题讲座、辅导报告、阅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三是关于学习任务,2000年版《意见》规定“每年集中学习讨论时间不少于12天”,2008年版《意见》规定。集中学习讨论时间“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委员“每年撰写1至2份研究报告”。 《学习细则》中集中学习、研讨次数的要求不变,但对研究报告的要求由硬性要求改为软性要求。 “鼓励”会员根据实际工作撰写学习经验、研究报告或理论文章。四是关于学风问题。三份文件都规定,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把调查研究融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全过程。 2008年版《意见》中表述为“三个结合”,即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应用理论与发展相结合。理论。 《学习细则》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运用党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施保障

保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顺利实施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包括明确的学习组织架构、学习考核、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三份文件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型组织架构的描述基本一致。详细信息请参见图 1。组织架构明确了组长(第一负责人)、副组长(直接负责人)、委员、研究秘书的职责和要求。同时明确监督可以采取自查、抽查或者普查的形式,考核可以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合进行。应建立学习情况汇报汇报机制。对学习开展不力、有错误倾向、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体系特点分析

通过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集体学习制度的历史回顾和文本分析,可以清晰地揭示该制度的特点、优势和内在的科学属性。

一、体现我们党重视理论学习的优良传统

如果以1938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成立的六人学习组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起点,它发展至今已有更悠久的历史。 80多年来,基本上伴随着我们党成长壮大的全过程。这一制度自建立之初,主体就集中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的“关键少数”。从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到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全党的学习发挥了“风向标”和“风向标”作用。先锋”。党委理论研究中心组组长由同级党委书记担任。 “一把手”负责制的制度安排,也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和践行的这一理论学习制度的高度重视和实践。

2、具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小组学习制度作为集体学习制度,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典范。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激发成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成员的主体性和责任感的优点。当小组成员目标一致,积极讨论,深入沟通时,就能明确分工,发挥整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在学习和练习困难问题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依靠的集体是单位党委(党组)班子。学习成员之间有很强的共性和凝聚力,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前提。通过这种集体学习方式,更容易达成思想共识,提高集体决策水平,形成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想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体系有三个“亮点”:一是强调理论学习,强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求党员以“自己学、自己说”为主线,通过深入学习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及时了解中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在思想上跟上党的理论发展的步伐。 ,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内容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强,着眼于国家建设发展大局,着眼于各级党委在做什么,着眼于运用党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突出专题研究,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专题研究是深化理论学习、用理论成果指导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小组学习体系中问题导向、合作学习方法的互动运用,使理论与实践更加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而且增强了成员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

制度的有效运行与制度文本的权威性、合法性、针对性等属性密切相关。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的三份文件均来自中央部门。无论是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还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它们的权威都是不容置疑的。作为党内专门法规,该文件有完整的规则体系,从操作层面也体现了较强的针对性。从历史沿革和文本分析的角度,我们认识和认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体系,可以得出以下启示:一是结合一定历史时期党的任务,提高政治学习能力。通过集中学习教育,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理论学习。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延安时期的学习运动到此后党内的几次重大学习教育活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和不断完善。它已成为党内的一项重要制度并被广泛运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从管理和教育的角度看有其科学性。充分发挥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将学习、思考、实践贯穿始终,对于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十分重要。它能够对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发挥积极作用,这正是这一制度的目标和价值。第三,制度的有效运行与同级领导的意志和意志以及成员对制度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密切相关。在实际工作中,只有熟悉它的发展脉络,把握它的特点和要求,真正了解这个制度的优点,才能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和接受这个制度,激发实施的内生动力。制度,避免在实施过程中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是党的领导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对全面从严治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时,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和思考,可以在总结历史、保持定力的同时,继续面向未来、改革创新,促进党委理论学习的成熟和提高。中心组的学习系统及其作用。将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更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保障。 (作者:徐雷,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参考:

[1] 延安学习运动先进学习班相关文献选编[J].党的文件,2011(2):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7。

[4]吴林根.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九十年[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

[5]张磊.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特点与要求[J].党的建设,2008(12):26。

[6] 张磊.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制度——浅谈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性[J].党的建设,2009(4):27。

[7] 佘莹莹,陈新根,龚小伟。党委中心组学习的起源与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18-19。

[8]刘东春,马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体系创新研究[J].学习理论,2017(6):4-5。

[9] 孔祥利.以问责制防“无为官”:现状特征与制度反思——基于39个省级制度文本的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22(5):49-5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06:20 , Processed in 0.5022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