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5|回复: 0

赵增仁:河北医科大学副院长、外科专家及党员的卓越贡献与荣誉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906
发表于 2024-12-11 19: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增仁,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乐亭人,研究生学历,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河北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河北省血管健康技术协会。主席。先后荣获河北省“五四青年奖章”、“河北省省级管理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曾任承德医学院1989级临床医学专业5班班长、原学校学生会主席。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已行医20多年。他经常吟诵“悬壶济天下”的古语,秉承“崇德博学”的遗风,精益求精的医术,对病人充满热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几十年来牢记以人为本的宗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作为一名普通职工,他爱岗敬业,埋头苦干,专心业务,全心发展,用精湛的医术带领医疗队伍,用高尚的医德感染患者员工。

以创新求发展,向管理要效益

2002年10月,赵增仁同志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上任伊始,他就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他与医院其他领导一道,团结带领全院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为开创医院新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任以来,分管医疗、门诊、人力资源、设备物资、经济管理与审计、职工医疗、社工外展等工作。在他的精心指导和管理下,医院医疗质量不断提高,门诊量大幅增加,设备采购流程逐步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所有医院员工的比例普遍增加。他经常告诉人们:“医院的关键是培养人才”。为吸引和培养人才,他建议医院实施“5513”人才培养工程,制定了医院内部五年职工岗位设置规划、科室主任选拔考核等管理办法,建立了动态​​的人才培养体系。人员升降的考核机制。经过多年的努力,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逐步建立了一支技术精湛、专业技能过硬的医疗人才队伍。



用学术带团队,靠科技打造特色

作为分管业务的副院长,赵增仁同志紧跟国内外学科发展形势,坚持“特色、交叉、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原则,加强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医院,大力打造专业品牌。在他的倡导和建议下,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积极实施“三名”(即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动员科室开发新技术、新项目,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突出专业特色。极大提升了医院专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赵增仁同志不仅做好医院的医疗工作,还担任普外科主任。他始终保持着多年来形成的“到临床门诊、走访科室、辅导学生、做学术工作”的习惯。为了救治病人,他博览古今医学经典,结合临床经验,认真求索,大胆创新,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为了更好地服务诊所,他坚持定期查房,帮助年轻医生解决疑难问题。为了做好科室建设,他带领医疗团队在周围血管疾病、腺体疾病、胃肠道疾病、疝气、肿瘤等方面打造特色特色。作为博士生导师,除了肩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作之余,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做学术研究。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省级项目。发表SCI论文近20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获省科学技术奖。进步奖将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若干名。

用爱心打造品质,用服务打造品牌

赵增仁同志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2003年,非典疫情突然爆发,作为分管医疗的副院长,赵增仁同志未雨绸缪,果断应对。该医院是雨花区唯一的发热定点门诊。在他的精心组织指挥下,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在24小时内投入使用。救治专家一天内值班,所有救治和防护措施当天到位。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成立以来,创造了一个奇迹。特别是2003年5月29日,石家庄铁道工程职业学院57名教师集体发烧。从接到通知到患者抵达,医院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病房隔离、消毒、医护人员隔离等工作。调配、救治、检测设备和救治药品的运送等多项工作并没有耽误救治时间。在此期间,赵增仁同志从未离开过救治现场,坚守一线亲自指挥工作,积极组织省内和国家专家会诊,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护理。服务直至所有患者康复出院。收到省卫生厅通知和表彰。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响应上级号召,在关键时刻接手了任务。他带领河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连夜奔赴重灾区开展救援。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在最危险的时候、最困难的地方、最困难的情况下,他始终坚持战斗在第一线,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他和队员们搭建了帐篷。为了保证队员的安全,也为了让战友们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能安稳的睡觉,他经常晚上坐在帐篷外执勤,直到队员们睡着。为了给伤员提供最好的救治,他带领队员在已经危险重重的六楼手术室里进行了30余台手术。面对强烈的余震、建筑物的摇晃甚至天花板的坠落,他没有退缩,继续为病人做手术。一天最长手术时间超过12小时。同时,他带领队员们为绵竹市汉王镇五都小学五年级学生杨兆宇捐款2000元,让这个右腿截肢的孩子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并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一个月来,他带领的第三支队已救治伤员120余人。当地群众感动不已,赋诗一首:“千里救灾险境,不畏余震见真情,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救灾及时”蜀国洗蕉布和向他和他带领的团队赠送了“甘林”。当地卫生局领导也亲临现场赠送感谢信和锦旗。近年来,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他的建议下,医院推出了多项惠民便民举措,开展了“医疗专家进社区、下基层送温暖”、“阳光服务”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各类义诊和健康讲座数百次,惠及数万人,几年来,他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授予的“救灾医药卫生”称号,两次被省政府授予二等功。



二十年的拼搏,二十年的无私奉献。赵增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和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用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不平凡的人生。



赵增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23:10 , Processed in 0.0729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