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0

毛泽东领导延安整风的历史意义与成功因素分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897
发表于 2024-12-11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陈立旭

毛泽东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这次整风运动,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全党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延安整风运动的成功,与毛泽东的领导是分不开的。

抓住机会

适时解决重大问题,是毛泽东的重要领导本领。他对延安整风运动的领导就体现了这种领导艺术。整风运动之前,我们党经历了曲折、艰苦探索。首先,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给革命造成重大损失;其次,他的“左”倾教条主义,长期影响党,给党和红军造成重大损失。经历了这一切,毛泽东急于清算机会主义。但他意识到,解决这个重大问题需要时间成熟,而时间成熟必须具备几个因素。

时间和环境因素。党内机会主义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清算机会主义需要长期的研究和讨论,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遵义会议前,刘少奇等人提出会议应解决政治路线问题。毛泽东不同意。原因是,当时党和红军还被敌军追击、拦截,尚未脱离危险,所以不让全党长时间坐下来研究讨论。为此,毛泽东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最终,遵义会议只解决了最紧迫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并未涉及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问题。长征结束后,党和红军到达了陕北,但仍未完全脱离危险。蒋介石继续督促陕北国民党军“进剿”红军。全面抗战结束后,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敌后根据地,粉碎日军进攻。还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和长时间的学习和讨论。

◆1940年,毛泽东在延安留影。

意识形态因素。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急需解决的组织和军事领导问题,但“左”倾机会主义思想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在党内的影响仍然很大。党内领导干部总体思想认识水平不高。 。即使在军事路线问题上,党内也尚未实现完全团结。遵义会议上,有人向毛泽东发起挑战,说毛泽东的军事政策不好,是按《三国演义》、《孙子兵法》打仗。长征期间,还发生了张国焘否定毛泽东挺进东北政策,最终导致党和红军分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党内整风解决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时机还不成熟。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是共产国际的一个分支。共产国际的态度可以说对解决党内重大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对此有经验。 1940年12月,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提出否定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左”倾政治路线问题。然而,长期与敌人殊死的军事斗争,在党内和人民军队内部形成了激进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内大多数人还停留在必须执行共产国际指示的思想认识水平上。这使得教条主义在党内有了生存的空间,而毛泽东的努力并没有完全成功。这使毛泽东认识到,虽然“左”倾机会主义思想在党内仍有很大影响,但必须耐心等待,通过进一步的实践,用事实来感动、教育干部,使广大人民群众改变认识。此前,通过党内整风解决思想政治问题的时机还不成熟。

整治的关键是谁来带头。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党内重大问题也没有解决。 1937年11月,王明从莫斯科回国,自称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代表。他教条地照搬共产国际的指示,提出“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口号,主张向国民党让步。在1937年12月政治局会议和1938年3月政治局会议上,他多次反对洛川会议以来党坚持的独立自主的统一战线路线、原则和政策,没有点名批评毛泽东。由于王明有共产国际支持的背景,王明的招数颇具唬人能力,一度得到党内不少人的支持。坚持正确路线的毛泽东反而遭到孤立。刘少奇因不同意见而受到批评。这种情况给全党带来了极大的思想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整风运动将由王明来领导。那样的话,只会给我们党带来更严重的损害。因此,当时整顿的时机还不成熟。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革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深刻批判主观主义学风,号召全党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这是毛泽东的手稿,也是解放出版社出版的《改革我们的学习》单行本。

到了1941年,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局势相对稳定。我们党有时间和环境条件聚集高中层干部学习。 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极大地提高了全党的思想水平。皖南事变的发生,是中共南方局和新四军领导人信任国民党的结果。这也和共产国际有很大关系。早在事发前,坚持独立原则、对国民党有所戒心的毛泽东就制定了计划,派遣部分部队到国民党后方,牵制国民党,使其不敢进攻共军。然而,这一计划被共产国际拒绝。 。中共南方局和新四军的领导听共产国际而不是毛泽东的话,使新四军损失惨重。皖南事变的教训使党内大多数干部认识到共产国际的指示并不总是正确的。这给了我们党进行整风的初步思想认识条件。 1938年,任弼时赴苏联,向莫斯科报告中国革命情况。随后,王稼祥还前往苏联,向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介绍了毛泽东及其代表的正确路线。任弼时、王稼祥的报告,使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对毛泽东的正确路线有了新的认识。 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会议第一天,刚从莫斯科回来的王稼祥转达了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口信:“必须在毛泽东领导机关的领导下解决,必须有领导机关要形成紧密团结的气氛。”季米特洛夫的话的核心观点是:共产国际承认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必须团结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这剥夺了王明共产国际“钦差大臣”的地位,巩固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当年出席会议的李维汉曾回忆:“季米特洛夫的话在会上起了很大作用,从此我们党进一步明确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解决了党的统一领导问题。”毛泽东还说:“虽然六中全会之前有一些著作,如《论持久战》,如果没有共产国际的指示,六中全会仍然很难解决问题。”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六中全会解决了今后谁来领导整风问题。至此,解决党的思想理论和政治原则重大问题的条件基本具备。毛泽东抓住这个机会,决定在党内开展大规模的整风运动。

善于抓住机遇。不具备条件时,不会发起党内大规模整风,而是耐心等待。当时机成熟、条件有利时,及时开展整风运动,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的领导艺术。

抓住关键

当时,党内不正之风的表现很多。整顿,到底是什么?整风开始前,毛泽东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梳理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终确定延安整风主要是克服教条主义,抓住了关键。

历史上,我们党犯过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而对我们党危害最大的就是“左”倾教条主义。当时,国共两党斗争的激烈程度是空前的。艰苦的斗争在党内产生了激进的情绪。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是否激进,曾一度成为很多人衡量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尺。在这种情况下,党内出现了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三个“左”倾错误。其中,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理论形式最齐全、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对中国革命造成的危害也最大。最明显、最严重的损失就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南方根据地丧失,全国红军由30万裁减到3万,减少了党员人数从30万增至4万。白人地区的党组织也几乎完全丧失。

从实践来看,当时党的军事路线已经解决,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党的政治路线基本解决。但思想路线问题尚未解决,“左”倾教条主义仍有很大市场。王明的小册子《争取布尔什维化》在延安得以再次出版,他的思想一度在党内盛行。这说明还有人相信和支持他的主张,说明党的思想路线问题还没有解决。解决。解决思想路线问题的核心是克服“左”倾教条主义。



◆毛泽东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培育,强调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图为毛泽东给陕北公学学生讲课。

“左”倾教条主义的出现是有国际背景的。这是:当中国共产党还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时,王明等人把共产国际的指示视为圣旨,自视为共产国际的“钦差大臣”。党内很多人也认为必须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思想根源上打破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教条化的氛围,改变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教条主义,避免中国革命重蹈覆辙。

当时党内存在各种不正之风,外在表现就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八股党文。这三种歪风本质上都是教条主义影响造成的。克服教条主义,也就解决了这三种不正之风。

毛泽东正是在深入研究党的历史问题、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不正之风、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后,确定延安整风主要是为了克服“左”倾倾向。教条主义。一旦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在领导延安整风运动时,善于抓住关键问题,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领导艺术,也展示了他伟大思想家的品格和智慧。

逐渐展开

一个人的想法是最难改变的。一个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最难解决的。毛泽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采取了渐进的整顿方法。这是他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的重要领导才能。

阶段性推进,是延安整风运动逐步开展的一个显着特点。毛泽东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开始是准备阶段。早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就号召全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举办学习竞赛。他还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上,毛泽东早就提出了通过学习整顿思想作风的问题。 1939年2月,中央成立干部教育部,领导和组织全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习。毛泽东主编了《六大以来》一书,提供给党的干部学习研究。这些任务都是整顿的思想和组织准备。接下来是动员和热身阶段。 1941年初,中共中央召开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学习马列主义有关著作和党的历史文献。 2月初,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和中央党校联合召开的宣传工作会议上作了《整顿学风、整党风、整文风》和《反对八党文》的报告。中央宣传部、中央出版局。 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革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正式提出反对主观主义的任务。 4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讨论中央决策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延安整风三项工作报告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整风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明确这次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反对宗派主义要整顿党风,反对八股党文要整顿文风。这既是一次动员,也是一次热身。接下来就进入以整顿三风为中心的内容阶段。毛泽东作报告后,各单位通报制定了学习计划和检查工作方案。全党系统学习了毛泽东讲话和中央文件,全党整风运动开始了。 1943年10月,整风运动进入总结经验阶段。主要任务是在整顿三风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历史上的几次重大路线错误。终于,我们进入了整改的最后阶段。 1944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学习与现状》报告,传达了政治局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对党的历史上若干重大问题的结论的方针。全党在学习这些文件的过程中,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于1945年4月20日召开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党在各个时期的经验教训。并分析了党的历史上的几个重大问题。作出结论,高度评价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至此,延安整风运动圆满结束。分阶段推进,不仅使整风运动的任务明确、方针政策明确,而且形成环环相扣的工作节奏,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领导艺术。

◆毛泽东在王家坪军委大院向全军科技干部作整改报告。

任务分解是延安整风运动逐步开展的另一个特点。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是长期历史形成的,许多问题相互交织。如果把这些问题放在一起试图在短时间内解决,就会造成混乱,导致无头绪、无原则的争论,最终无法解决。毛泽东在领导延安整风运动时,把要反对的“三流”划分为任务,放到三个不同的时期。 1942年4月至8月上旬,重点是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 1942年8月至12月中旬,重点是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 1942年12月中旬至1943年3月中旬期间,重点是整顿反对党的文风。这三个时期都不算努力,重点是第一个时期。因为主观主义是最有害的;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宗派主义是组织关系中主观主义的表现;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宣传工具和表现。如果第一个时期的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的任务解决了,那么接下来两个时期的任务就很容易解决了。分解任务、分时完成不同的任务,既可以集中时间解决具体问题,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又可以使延安整风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这体现了毛泽东的深谋远虑和深谋远虑。超越系统性的领导艺术。

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是延安整风运动逐步展开的一个重要特点。延安整风运动总共历时三年多。毛泽东把这三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2年2月到1943年7月,历时约一年半。第一阶段整风学习属于试点性质,参加本期整风学习的主要是党的中高层干部。其中,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有六七千人,占高中层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第二个时期是1943年7月至1945年4月。这两年,延安地区和陕甘宁边区全体党员干部都参加了这一时期的整风学习。参加两期整风学习的干部分为三个系统:一是直属、直军系统;二是直属系统。二是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系统;三是中央党校系统。其中,中央党校系统是重点,而中央党校第一学生部是重中之重。当时,中央党校有六个学生部,参加党的七大的代表基本集中在中央党校第一学生部。为了加强对全党整风运动的领导,党中央决定成立总学术委员会,由毛泽东担任主席。兼任中央党校校长的毛泽东在中央党校成立了总学术委员会,重点抓好第一学生部的整顿研究。阶段性整治已形成自上而下的整改方式;按系统推进,突出不同系统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突出重点单位,取得更加显着的整改成效。这是毛泽东重要的领导艺术。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延安整风运动要求全面发扬党内民主。但怎样才能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呢?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创造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并提前提出了重要原则。这是他高超的领导艺术的体现。

对于如何开展党内批评,毛泽东预先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批评必须实事求是。他强调:“讨论和批评的态度既要严肃、彻底、尖锐,又要真诚、诚实、善待他人。一切的冷嘲热讽、诽谤、指责、言辞都是徒劳。这是不正确的。”批评应该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而不应该基于“无知”。

◆延安整风期间,我们党强调要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内八股。图为我军某连指导员在整风运动中给战士们讲课。

延安整风运动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的批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进行的,大家的认识普遍提高了。它是结合党的历史经验进行的,是针对重大思想、理论、路线问题,而不是针对个人。 ,完全有道理,更重要的是,批评是有针对性的。参加整风的各单位都进行了批评,但中央领导机关是重点。中央领导的批评集中在中央整顿会议期间。采取的方法是:与会人员作一般性发言,有错误的同志进行整改检查,其他同志发言批评,帮助有错误的同志提高认识。

中央整风会议的批评不是一次就结束,而是边学习边进行。由于时间跨度较长,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9月7日至10月6日,主要是确定批评对象和主要问题。现阶段很清楚:批判的对象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需要解决的是王明等人把苏联经验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问题,从而引发了马克思主义是否应该中国化的问题。第二阶段会议时间为11月13日至月底。主要是通过批评来解决方法论问题。毛泽东根据党的经验讨论了许多方法论问题,如解决重大问题和其他问题一起解决的方法、等待的方法、分析综合的方法等。第三阶段会议从1944年2月下旬开始一直到五月下旬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之前。主要目的是对党的历史问题总结经验、得出正确结论,同时纠正前一阶段批评中的缺点。



毛泽东领导延安整风运动时,认识到光有批评是不够的,还要进行自我批评。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展党内民主。如何正确进行自我批评?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强调,正确自我批评的基本方法是“分析自己的工作、分析自己的历史”,目的是坚持真理、纠正错误。 “我们的工作肯定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分析、纠正。”如果你得到的东西是正确的,你必须承认它是正确的;如果做错了,就必须改正。”

◆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留影。

在自我批评方面,中央领导带头。毛泽东带头进行自我批评。他在延安整风期间评价自己:“决议(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很多好东西记在我的账上,我不反对,但这并不否认我有缺点、有错误,只是出于考虑,没有写上党的利益,这是大家必须清楚的,首先是我。”对于决议草案中提到的毛泽东思想概念,毛泽东说:“决议把一切好的事情都记在我的账上。所以我要发表评论。作为代表写是可以的,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这不会是一个聚会。”周恩来也是自我批评的典范,他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写了四篇五万多字的学习文章,两万多字的讲话提纲,检讨了我六届四中全会后的错误。并真诚地表示,今后我要读几本马列主义的书,特别是毛主席的全部文献,要读透、学习,一是提高思想方法。他反思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王明请病假,并没有出席会议,而是由他代写。给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的检讨信,表示要改革思想,纠正教条主义和宗派错误。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是毛泽东的发明,也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大特点。这样做不仅合理、有说服力,而且可以让人们真正了解党的历史经验和自身问题。还可以营造党内民主的氛围,使党内民主得以发扬光大。这是毛泽东领导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领导艺术。批评与自我批评后来成为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

“谨防后患,治病救人”

延安整风运动伊始,毛泽东就确立了“鉴古防患,治病救人”的方针。确定这项政策的基本目的是消除通过纠正损害当事方的机会主义,使当事方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界限并实现政党的团结。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不仅必须澄清我们的思想,而且还团结了我们的同志。这是毛泽东的扬扬纠正运动的重要领导艺术。

在延安纠正运动的早期,毛泽东清楚地说,我们必须粉碎“左”机会主义教条主义,但他也强调:我们用来粉碎它的方法是改变我们的思想,将马匹用作马匹作为武器,批评,我们自己和他人;我们只“纠正”我们的思想。我们不“对待”人,更不用说“对待他们死”了。进行批评是治愈疾病并拯救人们。这是通过学习和进行特定的分析工作,而不是随机击败人们。我们必须团结过去犯错并建立统一政党的同志。

但是,在纠正运动的关键阶段开始后,仍然出现了一些极端的评论。一些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第六届国民大会怀疑,并在中央委员会第四届全体会议后质疑中央临时政治局的合法性。他们批评王明和其他人犯了太尖锐和太高水平的错误。有些人对经验家进行的考试也有许多极端的评论。有人说:王明,博·瓜,温·天和贾江不再在党内遇到严重危险,但是经验主义的危险尚未过去,仍然是一个很大的危险。这种影响政党并过度批评并批评它对延安纠正运动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机会主义的趋势,也给检查员施加了压力。毛泽东迅速停止了这种趋势的发展。他说,六个基本政策是正确的。中央委员会的临时政治局是合法的;中央委员会的第四次全体会议与祖尼会议之间的工作不能完全否定,应承认所做的一切正确。王明和博格仍然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他们与过去出现在党中的叛徒根本不同。他们仍然是我们党的同志。当他们犯了错误时,党的同志犯了错误。他们的问题不是党内的问题,而是党内的问题。毛泽东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的主要危险是教条主义,我们的纠正运动主要是为了解决教条主义的问题。毛泽东进一步划分了将经验主义者错误分为两个部分的人。一部分是体面的人,大多数人,他们主要致力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另一部分是邪恶的宗派,例如张吉奥塔(Zhang )。毛泽东不仅对待党的历史以及那些以现实态度犯错的人,而且在以前的批评中否认了某些人的极端观点。

◆士兵正在学习纠正。

为了纠正纠正的方向,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并从未来的错误中学习,治疗疾病并拯救人们”的政策,他的报告“研究与当前情况”在1944年4月。处理问题注意这是我们党繁荣的标志之一。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揭露过去的错误,无情,并分析和批评过去的坏事。为了使后续的工作更加谨慎和更好。这就是“惩罚过去错误以避免未来的错误”的含义。但是,我们暴露错误和批评缺点的目的就像是医生治疗疾病。这完全是为了拯救人们,而不是折磨他们致死。

在整个Yan'an纠正的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强调:我们必须相信,超过90%的干部是好的,相对良好。大多数犯错的人都可以纠正他们。在我们的纠正工作中,我们主要通过研究提高意识形态水平。 “影响应该很小,教育应该广泛。”

毛泽东提出了“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从未来的错误中学习,治疗疾病和拯救人们”,这是根据我们党斗争的历史经历的深刻摘要提出的。实施这项政策可以实现澄清思想和团结同志的两个目标,并使党的事业更加繁荣。

在元安的后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参加纠正的同志们研究了中央委员会规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在研究和讨论时,他们提高了意识。到1945年2月下旬,整个党基本上已经就以下主要问题达成了共识:统一理解,这是:王明和其他人的错误不在政党之外,而是在党内;临时中央委员会,尽管中央委员会第五届全体会议的程序是不完整的,但这是合法的;必须澄清党历史上的意识形态问题,但是结论必须广泛,以便整个党可以团结和共同努力。该党的六个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确认。渐进角色;从第四届全体会议到祖尼会议的中心领导层不能完全否认,那些做正确的事情的人应得到肯定。这种理解的统一实现了澄清思想和团结同志的目的。这是实施“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和从未来错误中学习,治疗疾病和拯救人们的政策的结果”,并展示了毛泽东领导力艺术在平稳实施Yan'an  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是“政党历史广播”的原始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22:55 , Processed in 0.1671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