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0

己二腈国产化之路:英雄梦与黑夜的较量,中国企业的坚韧探索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903
发表于 2024-12-8 20: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己二腈背后有一个英雄梦想。

英雄冲向黎明,但让他成功的却是黑夜。 “己二腈国产化之路漫长而艰辛,但总有人咬紧牙关,勇往直前。”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对中国企业几十年来对己二腈国产化的不懈探索表示赞赏。他们大多认为,己二腈的全面国产化正沿着开拓者的脚步向前迈进。

十年面壁,力图破壁,纵然漂洋过海,也难获英雄奖。

无声的旅程,无尽的鼓点

据专家介绍,己二腈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包括己二酸催化胺化法、丙烯腈电解二聚法、丁二烯法和己内酰胺法。其中,己二酸催化氨化法的竞争力受原料价格影响较大,己内酰胺法的生产规模受原料来源的限制较大。丙烯腈电解二聚法与丁二烯法工艺流程短,原料消耗低,产品质量相近。但后者成本较低,是目前的主流工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研究员李文军向记者讲述了己二腈国产化的勘探案例。

辽阳石化公司率先“吃螃蟹”,于20世纪70年代引进国外技术(己二酸催化氨化法),建设了国内第一座己二腈生产装置。但由于经营不善和原材料成本高昂,该装置于2002年停产。 2015年8月,山东润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全国首套采用丙烯腈电解二聚法的10万吨己二腈生产装置。然而,在调试阶段发生爆炸,工厂就此停工。 2018年,重庆紫光化工有限公司建设了500吨/年丙烯腈电解二聚己二腈中试装置,但此后一直没有公开报道。

本地化的呼声仍在继续。 2019年10月,华峰集团采用己二酸催化氨化法建设的5万吨/年己二腈装置实现稳定运行,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己二腈产业化的企业。 2019年8月,天辰启翔新材料有限公司20万吨/年己二腈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采用目前国际主流的丁二烯法,备受期待。

近年来,己二腈项目遍地开花。 2020年,河南霞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5万吨/年己二腈装置(引进瑞典专利己二酸催化氨化法)、河南神马阿电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一期建设)一期5万吨/年己二腈项目(丁二烯法)当年4月,南京诚志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约,开发煤基己二腈技术,建设3000吨/年示范装置。

就在最近,有关己二腈国产化的消息频传。记者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己二腈项目已完成中试(技术路线未知)。 4月30日,北京道斯克矿山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以甲醇、丁二烯为原料的两步法生产己二腈工艺通过了中国化学工业信息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据介绍,采用该技术的500吨/年中试装置已实现稳定运行,万吨装置建设即将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5月5日,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旗下宁夏瑞泰科技有限公司尼龙66新材料项目开工。该项目可绕开己二腈原料限制,开创制备己二胺的新途径。

独自走在漫漫长夜,路上,一缕缕火苗点燃了燎原之火。

冷静思考,探究问号

项目热情高涨,但不少专家仍保持冷静。

“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经济竞争力都需要在工业生产中检验。”石化联合会副会长付祥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记者,“有人会说去年的效益很好,但去年是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响,海运集装箱“很难发现”,供应链中断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无法作为正常年份的参考。只有工业化生产设备正常运行,市场恢复正常,才能充分面对正常情况下的公平竞争。理性判断该项目是否成熟或成功。”

己二腈工业化有哪些难点?李文军认为,己二腈生产工艺流程长,催化剂体系复杂,技术壁垒高,工程放大难度极大。以目前主流的丁二烯法为例,其原料氢氰酸的剧毒性质让大多数研究机构望而却步。基于零价镍膦配合物的核心催化体系的开发在国内更是空白。

李文军建议企业做好技术路线选择和技术放大风险控制。同时,新项目必须认真分析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安全环境风险、知识产权纠纷等。

“我们也注意到,国内不少己二腈项目已开工建设,多种生产技术正在研发和试验,其中大部分以企业为主。”李文军表示,“这说明在这个领域,企业正在成为创新的主体,科技与金融越来越融合,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还有专家表示,己二腈行业应做好宏观规划,避免盲目投资扩张。

路漫漫其修远兮,关隘如铁,滴水穿石,行路须持之以恒。

未来的风景,进步的旗帜



上述己二腈产业化案例中,最受关注的是华峰集团和天辰齐翔。

“面对国外封锁、断供的不利形势,华峰集团在己二酸催化氨化生产己二腈工艺路线开发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辟和建设苯-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完整产业链。”华丰集团副总裁、重庆华丰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恩智表示。解决了己二腈是否可用的问题后,还需要解决其是否优良、是否具有竞争力。问题。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丁二烯法、丙烯腈电解二聚法的生产技术被国外100%垄断,但凭借相对成熟的技术基础及其原料优势,己二酸催化氨化法仍是国内领先的生产技术。可行的。选择。

天辰齐翔丁二烯法己二腈项目备受关注。董事长梁俊祥告诉记者,该项目一期将建设20万吨/年己二腈产能,其中约一半用于自用,一半用于出口。从己二腈到尼龙66的全产业链设计,可以充分抵御技术产业化初期外部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焦再跃介绍,在技术封锁下,几乎没有参考资料。中国天辰科研团队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己二腈生产。科技进步,积极推进产业化。据悉,天辰齐翔己二腈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将于近期完成投产调试。

“一旦装置成功建成投产,意味着行业连最难啃的骨头都攻破了,对下游产业链来说也将是一大利好。”李文军评价道,“两条技术路线并行运行,可以极大保障我国尼龙产业链的安全。”

一线曙光就在眼前,英雄们一起守黎明,太阳从东方升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23:05 , Processed in 0.0768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