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3|回复: 0

惠城文旅商业综合体港惠新天地三期人气爆棚,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139
发表于 2024-12-8 00: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惠城首个文旅商业综合体——港汇新天地三期人气​​极高。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全市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这里,三分之一的消费集中在这里。惠城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人口集聚、消费能力优良。我们在其他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这些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年来,惠城区积极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四大平台建设机遇这项工作的总体出发点,就是把建设“四惠城”、建设现代化一流中心区的任务要求与“百万工程”有机结合起来。 “ 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效。

南方日报记者 卢辉

通讯员 周文梅 钟昆林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五一假期期间,惠城各大商场人头攒动,各种精彩的互动体验活动充满节日气氛。在华茂天地,巴西教练带孩子体验足球、时装秀、音乐活动、牙科体验营等精彩活动;在惠州印象城,“3城闪耀,一切都好”系列活动,奶龙惠州首秀、咖啡冲泡体验等手工艺品活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在龙胜金山湖中心,快闪店、音乐会、新书分享会、欢乐剧场等活动相继上演;在港汇三期罗浮里,以“山灵蝴蝶谷”IP打造的惠州首个沉浸式主题区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惠城消费市场的热情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生动注脚。五年来,汇成加大力度,深化融入深圳和湾区,以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统计显示,五年来,惠城地区生产总值从2018年的771.73亿元,增长到2022年过千亿元,2023年达到1071.77亿元,五年增长21.4%。第三产业比重由2.8:26.6:70.6调整为3.4:27.9:68.7。五年来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五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2%。实体经济发展更加充分,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8年的685.87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98.53亿元,五年增长16.4%。

当前,新生产力在创造需求、塑造时尚、创造环境等方面加速“创造”,推动消费深刻变革,新消费成为热词。日前,惠城区迎来首个文旅商业综合体开业——惠州市重点项目港汇新天地三期(港汇罗富里)开门迎客,成为惠州市“年度文旅商业综合体”。汇成发展新消费的“亮点”。三期开业后,港汇新天地商业面积达25万平方米,品牌超过700个,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经营商业体量最大的购物中心湾区。 “港汇新天地不仅是商业综合体,更是热门文化旅游打卡点,成为惠州首个融合文化、商业、旅游三大元素的城市客厅。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社交、互动、放松、旅行,体验美好的事物,生活和体验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惠州港汇购物中心总经理、惠州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会长米海鹰说。



如今,江北CBD总部商务区、金山新城高端商务区、燕达综合商务区、西湖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务区等消费商圈已升级。惠城正在加快打造大湾区东部消费中心,推动一流中心城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惠城高新区荣获“最佳经济功能区”

惠城高新区鸟瞰,规划面积67.7平方公里,布局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生产性服务业。 “3+1+1”现代产业体系日益形成。在交通可达性方面,海陆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更是优势——距惠州机场仅10分钟车程,目前已开通国内40个城市47条航线;距惠州港仅30分钟车程。是珠江三角洲唯一拥有30万吨级泊位的港口,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48个,总吞吐能力达1.5亿吨/年。它不仅是惠州市七个重点千亿级产业园区之一,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认定的惠州市首个省级高新区。

乘着粤港澳大湾区东风,惠城产业园建设不断“强筋健骨”,产业平台建设驶入快车道。

五年来,惠城高新区累计购储土地2.13万亩,完成供地项目100个,实行“一采即动”;投资54.46亿元推进园区交通网络建设,建设东江湾大道、鹿港大道等51个项目。道路;狠抓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学校、综合服务中心、文化街区等生活配套设施。五年来,园区共引进工业用地供应项目81个、平台项目438个,总投资约486亿元。 2023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02.7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到217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比重超过50%,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增加到79家。2022年,园区成功申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区; 2023年被评为省级五星级服务园区、省级数据要素集聚开发区。

今年3月,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广东投资发展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创新实践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广东省企业投资促进会等单位,在广州召开。活动期间,惠城高新区荣获粤港澳大湾区“最佳经济功能区”奖。

“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创新实践评选活动旨在以评价促卓越、促进合作、驱动发展,不断发现和展示大湾区营商环境创新最佳实践,评选出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创新实践评选活动。来自投资者的项目。从场地的需求和角度出发,帮助大湾区的公园更加精细化。 “有特色、有竞争力、有温度的营商环境,有利于经济保持高质量发展。”惠城高新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浩宇表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大湾区优质企业来惠城投资兴业。

今年大湾区引进10余个产业项目

今年年初,广东大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智汽车”)投产仪式在高盛西湖智谷举行。大智汽车是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汽车影像、视觉、无线充电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随着大智汽车的落户投产,将吸引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惠城集聚。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大智汽车是高盛西湖智谷园区第23家投产企业,也是园区内第9家增资扩产的企业。近年来,高盛西湖智谷以电子信息、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相关产业为主导方向,主要承接深圳、东莞优质企业的产业溢出,赋能惠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包括引进高盛西湖智谷、新利康等,五年来惠城区不断加强与湾区先进城市的产业和空间对接,共引进粤港澳大湾区项目79个。大湾区预计投资额约1484.6亿元。产值约2064.5亿元。特别是2021年惠城区深圳市招商联络处成立以来,招商引资“铁军”挺进一线,已赴深圳及周边城市开展招商活动140次。其中的工业项目均为高新技术企业项目,不乏“专业”“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的身影,呈现出数量大、质量优的特点。

接下来,汇成将继续加强与大湾区城市产业联动,重点链接深圳、东莞等地的平台项目、商协会等产业资源,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引进10个产业项目。全年粤港澳大湾区。预计总投资超过15亿元。



在产业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的同时,惠城区科技创新能力也取得新进步。

走进惠州银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农科技”)位于惠城区马鞍镇的工厂,无异味、干净、规范的环境让你很难将这里与这里联系起来。一家农药制剂公司。拥有专利49项,核心发明专利41项,11个畅销农药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建成首家“黑光工厂”,实现无人化生产,年销售额近2亿元。三年内,将达到5亿元……作为工信部重点扶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银农科技正在加速对标国际农化巨头。

五年来,惠城区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带动,积极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和企业。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工程基本完成;河桥科教城总部区项目顺利举行交付仪式,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2023年底,全区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国家“小巨人”企业8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75家。到20​​23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562家,较2018年底翻一番;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6%,比2018年底提高13.4个百分点。

金山湖片区两座大桥将于6月底建成通车

在经济要素流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四通八达的交通铁路网影响巨大。五年来,惠城区积极参与“大湾区步入轨道”建设:全力推进甘深高铁、广汕高铁开通运营,东莞至惠州城际北延线全线建设;赣深高铁惠州北站将于2021年12月开通,至发车量由最初高峰日的3000人次增至每日最高到发车人次21000人次;广汕高铁惠州南站将于2023年9月通车,单日进发量约4000人次,容深至容湾半小时通勤圈建设加快推进。

同时,惠城区积极推进“丰”字交通主骨架建设,全力配合加快一批高速项目建设:惠霞高速惠城段及改扩建项目惠荷高速已全部移交,全线开工建设;绍惠高速公路龙门至惠州段正式通车,惠城区至龙门县全程缩短至40分钟左右;惠肇高速公路已完成土地收购协议的签署。

惠城区还不断完善过江通道,打造连接海峡两岸的新动脉,造福百姓、发展产业。记者近日走访金山湖片区一号桥、二号桥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人行景观桥和桥面铺装工程。正在建设的两座谭拱桥已初具规模,横跨金山湖。 “这座大桥计划于今年6月底建成通车,将连接河南岸麦地地区与金山湖岛、虎山地区,有效缓解三线交通压力。”绕城公路,完善区域交通网络,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惠城区交通事务中心交通规划建设事务部主任李建全介绍,大桥道路设计时速为40公里。每小时并采用双向六车道。主桥两侧设有3米宽的步行景观桥,方便行人欣赏金山湖的美景。 。

在加快推进交通互联互通“硬互联互通”的同时,汇成重点推进与大湾区在教育、文化、医疗等民生领域的交流合作,让“软互联”更加畅通。

五年来,惠城区不断加强与港澳教育交流。目前,全区已有9所学校与港澳学校结为姐妹学校。期间开展教学、教研交流、文化融合等活动不少于30项;惠城区持续深化大湾区医疗合作。服务融合,推动市第三人民医院与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成为首家县级医院与省妇幼保健院签订医疗联盟。医院单位,建立多个专科联盟;惠城区围绕人文湾区建设,着力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影响力。水东街道成功打造“全国旅游休闲街区”和“全国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祝愿五乡成功打造“省级旅游休闲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步道”。 2023年,广东省将新增两条步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步道,助力对接大湾区文化资源。 、家国感情和睦。

今年,惠城还将组织“万名青年走进惠州”、“智行湾区”等活动,组织港澳青年到惠城区开展乡村旅游、交流等综合实践活动。体验、项目考察、创新创业。同时,积极参与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展“大湾区旅游音乐会”等文化活动,提升惠城区文化软实力大湾区建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8 07:08 , Processed in 0.0886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