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8|回复: 0

读书与旅行:从母子对话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272
发表于 2024-9-15 08: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和旅行

我们先来看这个故事:一个静谧的夏日午后,一对母子并肩坐在院落的长椅上,正值风华的儿子在看报纸,已是暮年的母亲则静静地坐在他身边。这时,一只麻雀飞进了附近的草丛里。母亲喃喃自语:“那是什么?”儿子抬起头,往草丛里看了一眼,随口回答:“一只麻雀。”然后继续往下看。母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着草丛里摇晃树枝的麻雀,又问:“那是什么?”儿子无奈地再次抬起头,皱着眉头,“我刚才跟你说了‘是的,妈妈,它是一只麻雀’。”说完这句话,他晃了晃手中的报纸,继续看下去。麻雀飞了起来,落在不远处的草地上,妈妈的视线也上下浮动,看着地上的麻雀,妈妈好奇地微微探出身子,又问:“那是什么?”儿子不耐烦了,合上报纸,对妈妈说:“麻雀,妈妈,麻雀!”然后他指着麻雀,一字一顿地大声读道:“唵啊妈!齐跳麻雀!”说完,他转过身,老人没有看儿子,而是慢慢地转向麻雀,又问:“那是什么?”这可真是把儿子惹恼了,他挥舞着胳膊,比划着,生气地对着妈妈吼道:“你到底在干什么?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它是一只麻雀!”你不明白吗?”母亲二话不说站了起来,儿子疑惑地问:“你要去哪里?”母亲举起手示意他不要跟着她,走回屋里。麻雀飞走了,儿子无奈地扔掉了报纸,独自叹了口气。

过了一会儿,母亲手里拿着一本小书回来了。她坐下来,翻到一页,递给儿子,指着其中一段,说:“读一读!”儿子读道:“今天,我和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一只麻雀落在我们面前。他21次问我:“那是什么?”我21次回答他:“是一只麻雀。”每次他问,我都抱着他,一遍又一遍,一点也不觉得恼火,只是被他的纯真和可爱深深感动……”老人的眼角渐渐露出笑纹,仿佛又看到了昔日的一幕。儿子读完后,我羞愧地合上书本,忍住泪水,紧紧地抱住妈妈,深深地吻了吻她的脸颊……原来,妈妈并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只是看到麻雀让她想起了过去母子间的亲密,故意重复着日记里可爱的孩子如今已经长大,不再追着妈妈问“那是什么”,只是低头看报,不再在意身边的妈妈。昔日的温馨已成为回忆,如今被妈妈问了四遍,他却如此愤怒、如此不耐烦。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不到五分钟的篇幅,却浓缩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如果爱也有长度,儿女对父母的爱,与父母对儿女的爱,究竟有多大差别?21和4的差别,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爱;这是儿女一生都无法偿还的债,包含了太多太多……从幼年到成年,从出生到死亡,他们陪伴着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步,始终如一;父母深沉的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毫无保留,毫无怨言,因为他们不求任何回报,这更让这份爱难以表达。如果你的父母老了:不要责怪他们大小便失禁、弄脏衣服,因为他们也曾帮你清理过你的屎尿。不要责怪他们弯腰驼背、走路缓慢,因为他们也曾扶过你站直。不要因为他们把食物和口水洒在衣服上而感到恶心,因为他们也曾喂过你。不要因为他们唠叨、说话不清而感到恼火,因为在你刚学说话的时候,他们以为那是一首美妙的歌。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爸爸妈妈,你们一定要健康快乐!

每晚有一百万人和你一起读书。

看到一段话:“如果你没有经历过足够多的挫折,你会觉得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很麻烦。当你经历了更多的真与假,看清了人世间的真相,你就不会有那么多酸涩的感觉了,你越来越沉默,不想再多说了。”

是的,过了中年之后,你常常会感到孤独、沉默,因为每天当你睁开眼睛的时候,你身边都是依靠你的人,而你却没有人可以依靠。

我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愿意说话,因为我明白:生命来来去去,能走进我内心的人寥寥无几,不管你有多少痛苦和委屈,你都不用告诉所有人,别人会安慰你,也可能会嘲笑你,不管他们说的多么可笑,真正能治愈自己的,还是你自己。

其实沉默是一种成熟,意味着把很多事情看淡,看清很多人,意味着不吵不闹,不喧哗不吵闹,不喧哗就有自己的力量。

淡然世事,修平常心

小时候,我总是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会把闲话放在心上,被人误解了就会急于争辩,遇到一点小委屈就会跟别人说。

经历越多,越喜欢沉默。生活是自己的,没必要活给别人看,也没必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有时候,说得越多,错得越多。沉默比解释更有说服力。



人生,与其看透一切,不如淡然地看待一切。好事坏事,终究都会成为过去,所以没必要太过执着。不喜欢一个人,就默默转身离开;放不下一件事,就学会淡然;绕不开心痛,就学会放下。

人生几十年,在时间长河中不过是一瞬,回头想想,再大的事,也不过是小事,何必在意呢?

南怀瑾曾说:“学史三千年,方能成名富贵;悟道九万里,终能归诗酒田园。”

人生最珍贵的是修一颗平常心,无论得到还是失去,都能默默面对。把一切都看淡,把所有过往都当成笑话。

放下过去就是放下自己

以前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想找人倾诉,后来,我越来越喜欢沉默,越来越不愿意说话,因为放下,放下过去,就是放下自己。

我曾经读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苦恼中的男人问一位禅师:“我对有些人和某些事,永远都放不下。”禅师说:“这世上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那个男人说:“可是我就是放不下。”

禅师让病人拿着一个杯子,往杯子里倒热水,水满了,溢出来了。病人被烫伤了,立刻松开了手。禅师说:“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放手。”

人生总会经历一些欺骗、伤害,甚至背叛。如果你一直挣扎,最终会伤害到自己。放手不是原谅伤害你的人,而是温柔地对待自己,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

“优雅不在于口才,而在于沉默。”对于那些欺骗你、伤害你、辜负你的人,沉默是对你的极大蔑视。

放下过去,默默前行,才有可能在“山重水复一村,似无路可走”之后邂逅“柳暗花明的新村”,到达想去的地方。

如果你无法控制它,那就放手吧。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明白,这世上有很多事、很多事,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该发生的,就发生,不该发生的,就别强求,无法掌控,就顺其自然吧。

这些年,我经历过风风雨雨,有过泪水,有过痛苦。有些事无法触碰,所以只能沉默;有些人无可奈何,所以只能沉默。

习惯了人心的捉摸不透之后,选择沉默,顺其自然,也是一种洒脱的态度。

我越来越沉默,是因为我越来越成熟了。很多时候,事情并不如计划中的那样顺利。不可能一切都一帆风顺。控制不了,就只能顺其自然。不要抱怨,不要生气,不要强迫,不要伤心生气,顺其自然。。

三毛曾说过:“人情的冷暖,就好比花的盛开与凋零,不如把这种现象看作是一种必然的季节。”

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犹如人生四季,不断更迭。唯有顺应命运,才能让我们内心不再迷茫,不再被情绪所困,不再对未来心生畏惧,不再对过往念念不忘。

“有缘就留,无缘就走,让风把白云吹走。”学会顺其自然,是放下烦恼的第一步。

有人说:“没有人关心你半夜怎么哭泣,也没有人关心你怎样辗转反侧熬过秋千。外人只看结果,而你却要独自承受过程。当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在别人面前虚伪,到处讲故事寻求安慰了。”

当你变得越来越沉默的时候,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是生活教会你的克制与冷静,也是对他人最大的谦卑与宽容。

余生,愿你能静下心来,随遇而安,不为褒贬所惊,看庭院花开花落;无留亦无去,只随天上的云朵而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2 22:33 , Processed in 0.11706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