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中国农业由大转强的关键之路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075
发表于 2024-10-2 05: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业知识分享

农民丨农业企业丨农业创新丨农业圈

个体再小,也有自己的品牌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证明,农产品也可以成为强而暴利的产业,农民也可以成为社会的中高收入群体。那么,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农业如何由大变强、成为工业强国?

为什么农业是发达国家的强势产业?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农业国家。每年向世界提供的粮食总量约为3.5亿至4亿吨,人均占有粮食1200公斤。

但在我国,很多人认为农业是一个薄弱产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50%,但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不到10%。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农民根据市场供求优化调整生产。

价值链延伸带来的增收机会

我国现在能把农业强为工业吗?

张宏宇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管理司司长

农业产业一般讲农林牧渔业,但在提供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的同时,产业理念将发生重大转变,从保证物质生产向拓展其他新型非物质产业转变。比如互联网+、旅游休闲、体验农业等。未来农业领域致富商机在哪里?它绝不是种植和生产本身,而是品质农业、高端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为什么要用工业思维来看待农业?

但也有农户抱怨规模太小、产能不足、资金不够。

未来的趋势在于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养殖大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型经营主体”。只有逐步建设、适度规模培育、经营,才能打通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工业生产经济学中有一条“微笑曲线”,同样适用于农业。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发展农业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民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低端。左侧为输入环节(研发),右侧为输出环节(品牌建设)。整个农业产业链本身就是价值链的完善。

农产品出口商机



随着温室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物流的建设,许多农产品可以实现季节性生产和全年均衡供应。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南北半球的优质农产品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互换。农业“走出去”可以占领更大的市场、赚取外汇。这就是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强大的原因。

我国农业要想成为工业强国,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哪些比较优势?

1、农产品总产量居世界第一。去年占全球粮食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人均消费量也不低。

2、去年肉类总产量8625万吨,人均64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25公斤。

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 70%为养殖水产品,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带来的商机

目前,我国仍处于人口净增长阶段,特别是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随着消费能力显着提升,农产品需求也向多元化、高端化、品牌化、差异化方向转变。

可以利用国家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间窗口,以青贮玉米、杂粮豆类、优质饲料替代粮用玉米。事实上,我国的粮价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比较高的。为什么农民仍然觉得农业不赚钱?有以下三个原因。

1、规模发展

目前,我国农民人均土地面积仍不足10亩。如果全部用来种植粮食作物,自然赚不到钱。除了其他增收渠道外,国家目前鼓励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种植养殖大户的收入不会少。

张宏宇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管理司司长

中央文件明确提出,提高土地劳动生产效率、劳动生产效率、直接配置效率。随着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增加非农收入,农村土地规模密集扩张。

2、技术进步

农业科技包括生物技术、装备技术和信息技术,其中后两者更为重要。

1、农业领域有一个非常新潮的致富方式,叫做功能农业,就是说农产品要尽可能的营养、健康。比如硒、锌、铁、钙就必须通过技术来实现。

2、装备技术方面,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3、信息技术让“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农业,使智能化、精细化成为可能。



3.业务及品牌建设

农贸市场购买的农产品都是农民生产的,超市购买的农产品是企业、合作社生产的。这就是管理体制的创新。生产环节对于家庭经济可能是最好的,加工环节对于合作社来说可能是最好的,而实际销售到市场、营销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是最好的。

这几年,我们农民赶上了国家农业重大改革调整。土地确权了,土地宅基地可以有偿收回,玉米临时储备取消了,粮价下降了。我们农民突然感到困惑。我们不知道未来我们国家的农业会是什么样子。我应该去哪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2017年农民离开土地会发生什么?

食品价格仍然很低

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的钱包瘪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实。以前粮价都是国家扶持的,收成开得拼命增加。但现在我们已经支持不了了,国外的影响还很严重,所以一切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之前造成的伤口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愈合。

大量农民离开了土地

现在越来越多的村庄变成了空心村。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数量减少到270万个。十年间,90万个村庄消失。一天之内,近300个自然村消失。原因是什么?因为农民离开了土地,不再住在乡村了。粮价下降导致农民收入减少,土地流转快速推进又加速农民离开土地外出务工赚钱。

农民需要开始学习新的生存技能

大量农民离开了土地,但他们仍然要生活。唯一的出路就是进城打工。现在经济不景气,很难找到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赚大钱的工作。而且工资经常被拖欠,不得不离开土地。全国农民越来越多,怎么会有这么多低层次的工作岗位呢?然后农民必须学习其他工作技能,以便他们在离开土地后能够生存。

农民不能成为农民,也不能成为城市居民。

现在已有29个省市取消了非农户口,这意味着很大一部分农民的身份将消失,农民离开了土地。他们一年只在农村老家呆几天,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根本就不是一个农村人。不过,虽然没有农村户口,但国家已经陆续放开各种社会福利与城市对接,包括养老、医疗、教育等,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唯一担心的是财政能否负担得起它。因此,农民不再是农民,也不能完全成为流浪在边缘的城市人。

未来农民的路虽然坎坷,但总有希望!

写在最后

农业品牌联盟

个体再小,也有自己的品牌

国内首家农业自媒体矩阵布局提供商——农业深度研究平台!以“个体再小,都有自己的品牌”为理念,为新农民、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提供精准服务。深入解读农业品牌知识,智慧农业、订单农业、功能农业、共享农业,农业创业成功案例助力中国农业品牌!

中国农业深度研究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2 11:05 , Processed in 0.0595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