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0

高以翔猝死事件引发公众对院外急救措施的关注,呼吁公共场所配置AED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906
发表于 2024-12-4 22: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11月27日,35岁的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因心源性猝死去世,引发舆论对院外急救措施的强烈关注。无独有偶,两天后,北京地铁2号线一名乘客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据悉,该站未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55万人因心脏骤停猝死,抢救成功率不足3%。这也意味着几乎每分钟都会发生猝死事件。近年来,公民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日益受到重视,但公共场所AED的配置仍属空白。今年全市“两会”期间,多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普及急救”为重点,建议在超市、商场、学校、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逐步配置心脏骤停患者应急救援单位、机场、景区等“救生利器”AED。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负责人表示,我市已计划分批发放AED。

现状

目前,惠州公共场所尚无AED。

据了解,惠州市医疗机构已建立8个医疗急救科普培训基地和19个医疗急救科普服务队。市卫生局依托并整合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现有培训资源,从本市长期从事急诊科及相关临床科室的院前急救专家或医生中招募志愿者,成立179急救中心- 市应急小组。知识普及工作组负责对全市市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展急救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

同时,我市大力开展急救知识“五进”活动(进机构、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包括实施心肺复苏、使用急救知识等。自动体外除颤器(CPR+AED)。入门培训的基本内容。截至上月底,惠州市已针对医务人员、公安民警、学校学生、企业员工等群体开展急救培训活动80余场,培训人数15000余人次;惠州市8000余名社区居民、环卫工人、志愿者、志愿者研究者等团体进行了科普讲座,有效普及了急救知识和技能,为提高惠州市急救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AED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急救设备,常用于抢救因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它可以自动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进行电击除颤。非专业人士只需稍加培训即可使用。巧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命利器”。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提高公共场所急救设施和设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机场、车站、港口码头提供急救服务、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药品、设备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据了解,我国北京、深圳、上海、杭州、韶关等城市的多处公共场所已安装AED并投入使用。去年,深圳在公共场所投放了2000台AED,从原来的每10万人7.5台增加到17.5台左右。据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惠州公共场所没有AED。

代表推荐



将AED纳入城市公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惠州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几乎没有AED,远远落后于周边城市。”市人大代表李文荣准备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关于建设健康惠州推广AED使用的建议》,建议政府牵头明确AED覆盖要求,完成资金等工作分批分阶段规划、配置数量、培训体系、认证体系等。一期位于惠州机场、惠州火车站、市客运站、厦深铁路惠州南站、市体育馆、惠州会展中心、市行政中心、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东惠城铁西湖站、惠州西湖风景区等公共场所。 AED将在一些地方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将逐步推广到全市所有公共场所和社区。同时设立院前急救专项资金,建立多元化资助机制。除财政拨款外,还利用公益渠道,撬动社会资金投资AED。

“研究表明,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后3分钟内进行除颤,可使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至50%。”政协委员、惠州市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吴童童也非常关心公共场所的配置。 AED 问题。她在《公共场所安装自动除颤器推动本市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提案中建议,加强政府监管作用,将AED配置纳入本市公共应急救援建设系统和院前医疗急救布局规划。优先在远离医疗机构的人群密集场所部署,力争人群密集场所每5万平方米至少1台、景区每500米1台(3分钟可达)。通过完善AED配置,我市院前急救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在配置AED的同时,将进行急救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让操作人员能够一步步熟练地完成除颤。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将承担责任,普及AED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急救技能培训,让更多人掌握AED的使用。”吴桐桐说。

◎术语解释

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全称自动体外除颤器(英文:  ),可以自动分析患者的心跳和心电图,并在需要除颤时发出电击。被称为心脏骤停急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傻瓜的神器。”

◎部门回应

公共场所将分批安装AED

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负责人表示,我市按照“敢救、会救、肯救、能救”的理念,在群众中普及AED使用来拯救”。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考虑分批实施。一是部分商场、景区、学校、机场等公共场所将安装自动除颤器。



据了解,市卫生局将进一步加强急救队伍建设,培训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公益组织等急救师资,建立标准化培训基地,加大培训力度,让更多医务人员参与急救技能的推广。实现惠州急救科普标准化、技术化、网络化、社区化,最终建成惠州市大型社会医疗急救科普培训网络。市红十字会将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多形式、多渠道建立救援培训机构,与有条件的医院、学校、社会组织等单位合作建立救援培训基地,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救援培训工作正在进行中。

◎他山之石

深圳“公共电除颤计划”已救出20人

深圳AED配置走在全国前列。 2019年,深圳花费超过4000万元购买了2000台新型AED,并安装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预计本期AED设备项目完成后,深圳市每10万人配备AED数量将增至约17.5台(按服务人口2000万计算)。这也意味着深圳AED配置量将达到3500台左右。

据公开媒体报道,深圳自2017年启动“公共电动除颤计划”以来,公共场所安装的AED已参与现场救治20人次,成功救治8名患者。其中,非医务人员利用AED成功抢救2人。

协调惠州日报记者廖贵旭撰稿惠州日报记者张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7 23:19 , Processed in 0.0601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