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7|回复: 0

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家族式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与挑战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2607
发表于 2024-12-3 20: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当私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如果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其发展就会陷入困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欢迎阅读!

纵观改革开放后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基本采用家族式管理。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初期具有显着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一是“家庭主义”理念突出,家庭成员利益一致,齐心协力,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家务。不管加不加班,也不在乎工资,这种因家庭纽带而产生的团结和拼搏精神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一体化,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可以使企业以较低的代理成本保持较高的效率和竞争力。第三,公司对员工的管理层级较少,有利于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第四,人员的招聘独立、灵活、灵活。 “进口”和“出口”都是畅通无阻的。但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这种弊端就日益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现象。

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企业管理机制不科学。这就造成企业经营方式的不规范、无序,使企业的经济行为规范常常被道德规范所取代,很容易造成“人治”的局面。血缘关系阻碍了家庭成员之间真正的制衡和约束,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2、人才流动频次化与固化化并存。根据笔者多年在民营企业担任高管的工作经历以及相关数据调查分析发现,民营企业高级管理和科研技术人才的平均工龄为2至3年。年,最短的不到3个月。也就是说试用期还没有过去。过于频繁的人员流动不仅导致人力资本流失、成本增加,还会夺走公司的商机、技术秘密和客户,使公司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在家族成员的使用上呈现出固化的特点。企业呈现人员单向流动和只进不走的相对冻结状态。

3、企业老板的拨款主义十分严重,重使用人才、忽视人才发展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民营企业不愿意投入资金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导致民营企业人才储备相对较少,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相对缓慢。

4、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清晰,组织设计不到位。一些民营企业尚未接受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没有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仍处于十多年前的传统人事管理水平。仍处于管人、强制管理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严重脱节。 ,一方面造成企业缺乏人才,另一方面人才使用不当,造成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人才浪费。

5、激励机制不合理,公司缺乏科学的配置激励机制。在物质激励方面,存在分配不合理、承诺不兑现、员工贡献与薪酬无法挂钩等现象。在精神激励方面,经营者未能认识到人的社会属性和需求的多样性,将员工仅仅视为“经济人”,缺乏与员工的沟通和情感投入,或者存在做好事、做坏事的倾向。在传统的大锅饭管理阶段,尚未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员工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6、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完全依靠感觉和观察。系统的管理数据不用于绩效评估。一些中小企业各部门对数据的概念还很模糊,更不用说运用科学依据进行数据分析。一味地觉得忠诚度好就会促进忠诚度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忠诚度好那就是在胡闹,如果企业有良好的管理经验的话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导致优秀的管理人员或者员工流失,公司老板觉得忠诚度不好,这方面是我们现代私营公司老板和HR领导需要关注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公司老板本身也需要了解和理解:公司是否依靠你认同的人来推动公司的发展?或者它是否依赖于那些认同你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道时空】 ( 京ICP备20013102号-16 )

GMT+8, 2025-5-10 08:41 , Processed in 0.0836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